熱門搜索:

百家姓李姓專欄主要介紹李姓的起源知識及由來歷史資料,以及推薦多個好聽的李姓男孩/女孩名字。
  • 李姓來源

    李姓起源
    李姓來源有三
    一、為出自嬴姓,系皋陶之后
    相傳遠(yuǎn)古時,帝顓頊高陽氏生有兒子大業(yè),大業(yè)生子女華,女華再生子皋陶,傳說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東夷族首領(lǐng)少吳氏的曾孫,生于曲阜(今屬山東),曾繼任東夷族的首領(lǐng),因曲阜為偃地,所以被賜為偃姓。父系氏族社會后期,堯為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曾選拔皋陶幫助治理天下;舜繼堯為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后,任命皋陶為大理。大理也叫做“士”,是古時掌管刑獄的官,后來又稱為理官。皋陶以善理刑獄著稱于世,曾制定墨、劓、剩、宮、大辟5種刑罰,根據(jù)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質(zhì)、情節(jié)等進行公平處理,使天下人信服,因而安定了社會秩序。禹繼舜為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后,認(rèn)為皋陶最賢能,準(zhǔn)備讓皋陶做自己的繼承人,可是還未來得及禪讓,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的子孫,世襲大理之職,到了商代,便以官職命名本族姓氏,稱為理氏。為什么稱為氏而不稱為姓呢?原來先秦時的姓與氏,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起源于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與先民們的圖騰崇拜有關(guān)。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為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有某種血緣關(guān)系,往往以此作為本氏族的名稱,即氏族的徽號,這就是圖騰。“圖騰”系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

    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明確指出:“圖騰一詞表示氏族的標(biāo)志和符號。”有些圖騰,后來轉(zhuǎn)化為人的姓。由于那時的子女只知道母親而不知父親是誰,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guān)系的氏族稱號,也就是說,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出自一個母系祖先。“姓”字最早的形體是由“人”和“生”組成,意思是人所生,因生而為姓;后來變?yōu)橛?ldquo;女”與“生”組成,意思是女子所生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國早期的許多古姓,如姬、姒、媯、姜、嬴等,都帶有“女”字。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會,是姓衍生的分支,為古代貴族標(biāo)志宗族系統(tǒng)的稱號,也就是說,只有貴族才能稱氏。姓是決定能不能通婚的依據(jù)——同姓不能結(jié)婚,氏是用來區(qū)別貴賤的。戰(zhàn)國時期,隨著奴隸制宗法制度的崩潰,姓與氏已無什么區(qū)別,姓氏成為表明個人及所生家族的符號。從此以后,或說姓,或說氏,或兼說姓氏,都是一個意思,即實際是專指姓。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沉湎女色,使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個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說出紂王的錯誤,勸他改正,結(jié)果惹惱了紂王而被殺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聽到消息后,便帶著年幼的兒子利貞外出逃難。契和氏本是陳國(今河南淮陽)人,想逃回娘家,又怕連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逃,當(dāng)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經(jīng)居住過而后已經(jīng)荒廢了的地方)時,母子二人饑餓難忍,疲憊不堪,尤其是小利貞,餓得奄奄一息??墒?,這一帶荒無人煙,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發(fā)現(xiàn)附近的樹上結(jié)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來吃。就這樣,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們又到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yuǎn)的苦 (gu)縣(治所在今河南鹿邑縣東)安家落戶。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時也為了躲避紂王的追緝,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緣故,自利貞開始改理氏為李氏。
    二、為出自他族改姓
    三國時,諸葛亮平哀勞夷后,賜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族趙、張、楊、李等姓。
    北魏鮮卑族有復(fù)姓叱李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漢化政策,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唐李思摩,突厥頡利(東突厥)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其酋長稱頡利可汗,名咄(艸必)。頡利曾屢次擾唐,咄(艸必)與思摩于貞觀四年(630年)擾唐時被唐將俘獲并送往長安 (今西安市)。唐太宗李世民認(rèn)為思摩忠誠可嘉,于是賜為李氏,令他統(tǒng)領(lǐng)頡利舊部駐守河南之地。李突地稽 (革末)(革曷)(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龍江中下游)酋長,唐朝初建時即來唐朝貢,后曾擊敗進攻幽州的突厥兵,于貞觀初年被唐太宗李世民任為右衛(wèi)將軍,賜為李氏。李嘉慶 蛛鞘族人,本姓茹,名常,徙幽州,為朔方部將,以戰(zhàn)功被賜姓李,更名嘉慶。其子李懷光,唐德宗時被封為都虞侯。
    李國昌 本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長朱邪執(zhí)宜之子。唐懿宗咸通十年 (869年)任太原行營招討等職,因隨從康承訓(xùn)擊敗龐勛起義軍有功,升為單于大都護、振武軍節(jié)度使,被賜姓李名國昌。 回族李姓 7世紀(jì)以來,少數(shù)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來中國并定居;13世紀(jì)以來,又有一部分中亞細(xì)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在與漢、維吾爾、蒙古族相處的過程中形成回族,又稱“回回”。回族散布面廣,主要與漢族雜居,以西北地區(qū)及河南、河北、山東、云南、安徽、遼寧、北京等省、市分布較多,1982年統(tǒng)計約有721.9萬人。李姓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較高,有些直接來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詞人李?,其祖先就是波斯人,來中國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臺)。
    苗族李姓 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數(shù)以上在貴州,其余分布于湖南、云南、廣西、四川、廣東、湖北等省,與其他兄弟民族大雜居,小聚居,1982年統(tǒng)計約有503萬人。李姓在苗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寧地區(qū)的苗族中為大姓之一。漢姓李,苗姓為“孟恩路”,這是他們實行“子父連名制”的一種特殊寫法。苗族中的李姓,有些是民族融合的產(chǎn)物,有的已與李姓的原義無關(guān)。例如,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由張秀眉領(lǐng)導(dǎo)的貴州苗民起義中有個起義軍將領(lǐng)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語名字“擬”的訛寫,而“擬”在苗語中意為水牯牛,“洪基”為“彎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彎角水牯牛”。據(jù)有關(guān)學(xué)者考證,清代官府在登記戶籍冊時,用同音的漢姓代替男性戶主的單舌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漢姓。苗族中的一些李姓,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壯族李姓 壯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fā)展而成,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1982年統(tǒng)計約有1337.8萬人,90%以上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廣東等省。李姓在壯族中人數(shù)較多,曾出過一些有影響的人物,如太平天國著名將領(lǐng)李開芳、李錦貴、李文彩等,均為壯族李姓人。
    瑤族李姓 瑤族主要由古代“長沙武陵蠻”的一部分發(fā)展而成。1982年統(tǒng)計約有140萬人,分布在廣西、湖南、云南、廣東、貴州5省區(qū)的山區(qū),其中廣西瑤族人數(shù)約占總數(shù)的70冤強。李姓為瑤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瑤族原有12姓中居于第五位?,幾謇钚崭鶕?jù)血緣遠(yuǎn)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稱呼,輩分稱謂有“本頭”、“巴比”、“九古”等。瑤族李姓具有反抗封建壓迫的精神,清代有廣東八排瑤民反清首領(lǐng)李英,還有湖南瑤民起義首領(lǐng)李元發(fā)。
    白族李姓 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并散居于云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貴州省畢節(jié)等地,1982年統(tǒng)計約有113.1萬人。唐代史學(xué)家杜佑,曾任嶺南節(jié)度使,熟悉南方少數(shù)民族情況,他所寫的《通典》中記載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數(shù)十部落……有數(shù)十姓,以楊、李、趙、董為名家,各據(jù)山川,不相役屬。”從中可以看出李姓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在賜給世居云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以張姓時,又賜各酋長楊、李、趙等姓。這又說明1700多年前云南白族已有李姓。三國以后,有不少李姓漢人徙居云南,久而久之,與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貞觀年間的“西洱河蠻”中的楊、李、趙等姓,都自稱本來是漢人。難怪有人說云南的李姓不容易分清誰是漢族還是白族。在歷史上,白族李姓曾涌現(xiàn)出一些比較著名的人物,如宋代大理國有大臣李紫琮,明代有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李元陽,清代有學(xué)者李倬云、李根云、李崇階等?,F(xiàn)在,李姓仍為白族四大姓之一。
    畬族李姓 畬(she),意為燒榛種田,即在播種之前將田中的草木燒去,以灰作肥料。畬族即因從事畬耕(即刀耕火種)而得名,他們自稱“畬民”或“山客”,1982年統(tǒng)計約有36.8萬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5省60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qū),以福建、浙江兩省為最多。他們通用漢語,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長期和漢族人民雜居,關(guān)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縣畬族族譜中記有“唐光啟二年(886年),盤、藍(lán)、雷、鐘、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從閩王王審知為鄉(xiāng)道官,由海來閩”,這說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畬族李姓。元末有福建農(nóng)民起義首領(lǐng)李志甫,據(jù)說就是畬族人。
    猶太人中的李姓
    猶太人古稱“希伯來人”,公元前13世紀(jì)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來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公元前11世紀(jì)建立以色列王國,創(chuàng)猶太教。公元1至2世紀(jì)羅馬帝國統(tǒng)治期間,絕大部分被趕出住地,其中散入歐洲的受到迫害屠殺,或與當(dāng)?shù)孛褡褰Y(jié)合。猶太進入中國,約始于唐代;有較多的人來中國,是在北宋中葉。北宋時進入中國的這一批猶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2世紀(jì) 70年代離開猶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買地區(qū),在那里定居了1100多年之后,于 11世紀(jì)中葉或后葉,又循海道向東推進,到達(dá)了中國。

    他們來到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向皇帝殷勤致意,并進貢西洋布?;实劢邮芰怂麄兊呢暺罚馑麄?ldquo;留遺汴梁”。于是,這一支猶太人就在開封定居下來,并分別取了漢人的姓。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猶太人散居于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寧波、泉州等地,但人數(shù)最多是住在開封的猶太人。住在開封的這一支猶太人移民,以李姓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聶、金、張、左、白等 17姓,其中兩李、兩金、兩張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他們在開封上市子?xùn)|南(今南教經(jīng)胡同)購置土地,建筑寺院,取“清者精一無二,真者正而無邪”之意,名為清真寺,通稱禮拜寺,作為開封猶太人宗教活動的中心。這所寺院,是中國歷史上創(chuàng)建最早、保存時間最長、最為著名的中國猶太人的禮拜寺。到了明代,開封猶太人進入鼎盛時期,教徒發(fā)展到500余戶,約4000余人。崇禎十五年(1642年)九月,明軍掘黃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義軍,使開封淪為澤國,開封猶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開封城時,幸存的猶太人才隨同漢、回民返回開封,后又在寺院舊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清初,開封猶太人有李、艾、趙、張、高、金、石7大姓,李姓仍居首位?,F(xiàn)在,開封猶太人尚有4姓,仍有李姓,他們已完全接受了中國文化。
    三、賜姓改姓
    封建社會的賜姓,是最高統(tǒng)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將別人已有的姓抹掉,換成另一個姓;因皇帝的姓最為尊貴,稱為“國姓”,所以,皇帝賜給臣屬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賜姓,往往出于褒賞、恩惠、籠絡(luò),目的是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對被賜姓者來說,則是一種莫大的榮譽,會使全家全族感到無尚榮耀。唐朝皇帝賜姓之風(fēng),盛于以前咨朝,自開國皇帝李淵開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曄,一直綿延不斷。
    李勤(594—669) 本姓徐,名世-勛,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東南)人。家富有,初從翟讓起義,參加瓦崗軍,因功封東??す?,瓦崗軍失敗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淵任為右武侯大將軍,封曹國公,賜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單名(責(zé)力)。
    李粲 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衛(wèi)大將軍,唐高祖李淵入關(guān)后,率眾歸唐,被授宗正卿,封應(yīng)國公,賜姓李。
    李子和 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獻(xiàn)款,被任為靈州總管,后又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劉黑闥起義,因有功,被賜姓李,封夷國公。
    李抱玉 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時功臣安興貴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騎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戰(zhàn)河西有功,為他改名抱玉。安祿山叛亂時,安抱玉鎮(zhèn)守南陽,上書朝廷,說恥與逆臣安祿山同宗,要求改姓,于是唐玄宗賜他姓李。
    李忠臣 薊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時從軍,憨直不通書,但努力奮斗,因有戰(zhàn)功,被唐肅宗李亨賜姓李,賜名忠臣。
    李國臣 河西人,本姓安,膂(1u)力過人,積功升任云麾大將軍,被唐肅宗李亨賜姓李。
    李寶臣 奚族人,原為范陽守將張鎖高的養(yǎng)子,名忠志,字為輔,為安祿山、史思明的部屬,隨安、史叛唐。761年,史思明死,他獻(xiàn)恒、趙、深、定、易5州,唐代宗李豫升他為禮部尚書,賜姓李,賜名寶忠,封趙國公。
    李光進 其祖先為河曲(今青海省東南境黃河曲流處)羌族,姓阿跌氏,唐朝貞觀中期內(nèi)屬,以其地為雞田州,光進隨從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收復(fù)兩京有功,于大歷年間被唐代宗李豫賜姓李。
    李元諒 安息人,本姓安,少為宦官駱奉仙所養(yǎng),冒姓駱,名元光,勇敢有謀略,唐德宗時與李晟收京師,貞元年間因守備有方,避免了一次與吐蕃的戰(zhàn)爭,被賜姓李,賜名元諒。
    李全略 本姓王,名日簡,以功累官橫海軍節(jié)度使、滄德棣州觀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賜姓李,賜名全略。
    李茂勛 回鶻(即回紇)族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書張仲武的重用,后因積功較多,被唐宣宗李忱賜姓李名茂勛。

  • 李姓郡望堂號
    郡望堂號
    所謂郡望,即郡中之望族,也即郡中的顯貴姓氏。姓氏郡望,不僅是該姓發(fā)祥地的標(biāo)記,也是氏族人口、經(jīng)濟實力、政治地位與文化影響力等綜合族力強盛與否的反映。據(jù)《廣韻》記載,李氏共有十二個郡望。
    1、隴西郡:戰(zhàn)國時置郡。相當(dāng)于今天甘肅省東鄉(xiāng)以東至臨洮縣一帶隴西地區(qū)。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堂號“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2、趙郡:邯鄲一帶,漢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次子李牧。
    3、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晉武帝置。在今天河南省??h一帶。此支李氏隴西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1世孫李忠。
    4、渤??ぃ鳚h置。在今天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海灣沿岸一帶。
    5、中山郡:漢高帝置郡。相當(dāng)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縣一帶。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字李齊。
    6、廣漢郡:漢時置郡。漢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相當(dāng)于今天四川省廣漢縣一帶。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后,其開基始祖為李尚(李廣之父)。
    7、襄城,戰(zhàn)國時魏邑,秦置縣。歷代因之,清屬河南許州。
    8、江夏郡,漢高帝置。相當(dāng)于今天湖北省武漢一帶。
    9、梓潼,古縣名,漢代置。為廣州郡治,蜀漢置梓潼郡,在今天四川省梓潼縣。
    10、范陽郡,三國魏改涿郡為范陽郡,在今天河北省涿縣及北京市昌平、房山一帶。
    11、梁國,漢高帝將原來秦代的碭郡改為梁國,相當(dāng)于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碭山一帶。
    12、南陽郡,戰(zhàn)國時秦置。相當(dāng)于今天河南省南陽市一帶。
  • 李姓家乘譜牒
    李姓家譜介紹
    “家乘(sheng)”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北京,是從《乘》衍生出來的。春秋時晉國的史書名《乘》,后因稱史籍為史乘。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著有《宜州乙酉家乘》,是記載私家之事、日記性質(zhì)的作品。此后,有人撰寫家譜時,襲用“家乘”之名,意為家族之史。“譜牒”是古代記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書籍,因魏、晉、南北朝時特別重視門第,有司選舉必稽譜牒,所以古代的譜牒是地主官僚保持門閥的工具;這里所說的“家乘譜牒”,指記載一姓一族世系和有關(guān)事跡的書或圖表,即族譜或家譜、宗譜。
    李姓族譜種類繁多,數(shù)量驚人,據(jù)說美國猶他家州譜學(xué)會存有115種,北京圖書館收藏有67種,民間保存者不計其數(shù)。從時間上說,李姓族譜始于宋代,盛于明、清,還有一些是近現(xiàn)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續(xù)修、再修等版本。修譜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對宗族成員進行“尊尊親親之道”的倫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強宗族團結(jié),明確怎樣為人處事。族譜的主要內(nèi)容是記載李姓世系(即世代相傳的統(tǒng)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跡,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記祠堂、祖塋、輩分、族規(guī)、家訓(xùn)等。序文介紹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譜編修宗旨等。
    北宋景?二年(1035年)王曾、歐陽修分別為《李氏族譜》寫的序說:“皋陶大理氏支孫征,相夏,避難于長安李樹坡,指李為姓……”“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我李氏自隴西公、唐公、臨淮王光弼、隴西郡火德以來,王侯、尚書、宰相一時貴顯,世英與倫;其后,暫經(jīng)離亂、遷徙不一,由金陵、桂陵、西蜀、長安、長沙、洪州、吉安、撫州、福建、廣東、云南,莫非金陵之派……聞譜之為制,所以別世系、辨尊親而教愛之道存焉。”“凡例”說明本譜的體例及收錄范圍。例如,文川(今福建連城縣蓬峰鎮(zhèn))《李氏七修族譜》有這樣一些記載:“族譜橫圖所以明世次也,故每為一世為一層,條系于名下或一子至幾子而止,等而下之至五世為一截,又起而系六世,等而下之至十世為一截,自后十一世至數(shù)十世,俱照此式”;“橫圖書法先大書名諱,旁行細(xì)字分書某之幾子,次書字、書號及行履歷、生卒年月、配某氏、或繼娶某氏,俱書生卒及葬所”;“凡字號、行配、生卒、葬所、年月,考實則書,無考則闕”;“凡本族先世仕有清節(jié)雅望者,必詳傳其爵位、功德,未仕而有學(xué)行事功,可為世法者,亦傳其實”;“婦有美行及苦節(jié)可稱者,亦各為書”。
    祠堂、祖塋,有文字?jǐn)⑹?,還配有圖。李姓輩分排列有序,用字講究,為了便于記誦,大都編成詩、聯(lián)。例如,清道光《李氏宗譜》列李金脈派的輩次為:“榮升芳建定,萬代承宗明;世時乾坤太,子文應(yīng)必興”;清光緒《隴西郡李氏族譜》列李觀脈派班次(班列的次序)為:“紹祖隆先澤,道德傳家良;學(xué)士登魁首,榮華萬載香”;“光宗思繼述,世代發(fā)籍長;久遠(yuǎn)綿祖德,永賴振綱常”。這些詩、聯(lián),按先后順序拆開的每一個字,就是這一脈派下傳若干代每一代的字輩。
  • 李姓遷徙分布
    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
    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春秋時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傳的第一個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陽,外字聃,號老子,生于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書的史官),是春秋時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傳為《老子》一書的作者。古書有的說他是周平王時(春秋初期)人,又說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問禮,于是就說他活了160多歲或200多歲,是因為修道養(yǎng)壽才活了那么大歲數(shù)。《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經(jīng)典,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包含著某些樸素辯證法因素,對中國哲學(xué)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后來唯物、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據(jù)《新唐書》記載:李姓始祖李利貞也是娶陳國契和氏家的女兒,生兒子叫李昌祖,后在陳國任大夫,住在苦縣。李昌祖的兒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孫叫李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隸社會時期帝王或諸侯封給卿、大夫的連同土地上勞動的奴隸在內(nèi)的土地。)于苦縣。李碩宗的五世孫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這就是李耳的父親和母親。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國做官,被封于段,為干術(shù)大夫。李宗之子李同為趙國大將軍,孫李兌為趙相,曾孫李躋為趙國陽安君。李躋有兩個兒子:李云、李恪。
    李恪的兒子李洪,任秦國(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太子太傅,其孫李興族為秦將軍。李興族之子李曇,字貴遠(yuǎn),在趙國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曇有4個兒子:崇、辨、昭、璣。他們及其后代因分別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兩支:長子李崇,任隴西(治所在今甘肅臨洮縣)守,封南鄭公,為隴西房;四子李璣,戰(zhàn)國末任秦國太傅,李璣的二兒子李牧在趙國做官,定居在趙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鄲市西南),為趙郡房。后來,隴西房又分為39房,趙郡房又分為東、南、西3組。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漸增多。春秋時晉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東南)的理獄官李離、戰(zhàn)國時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遷入今山西境內(nèi)的李姓人;戰(zhàn)國時被秦昭王任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遷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孫李同,到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做官,是最早遷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孫李恪的兒子李洪,到秦國(都城在今陜西咸陽東北)做官,是最早遷入今陜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孫李曇,在秦國任御史大夫,其長子李崇開創(chuàng)隴西房,四兒子李璣的二兒子李牧開創(chuàng)趙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兩大支派。
    兩漢、三國時期
    兩漢、三國時期,李姓人又在許多地方開辟出新的聚居點。西漢時,李姓有徙居今山東、江西者,如李耳裔孫李解,因在膠西國做官,留居高密(今山東高密縣西南);更始初任軍師將軍的李淑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東漢、三國時,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東北已發(fā)展至今遼寧一帶,如東漢時率鄉(xiāng)勇抗擊海賊的李久為遼東 (今遼寧遼陽)人;向西北已發(fā)展至今寧夏一帶,如東漢末車騎將軍李催為北地(今寧夏吳忠西南)人;向東南又發(fā)展至今江蘇,如東漢時善風(fēng)角占候之術(shù)的李南為句容 (今屬江蘇)人;向南已發(fā)展至今廣東、湖南、湖北,如東漢時交趾刺史李進為高要 (今屬廣東)人,三國時吳丹陽太守李衡為襄陽(今屬湖北)人;向西南已發(fā)展至今云南,如三國時蜀漢興亭侯李恢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縣境)人。
    三國時,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設(shè)大中正,郡設(shè)中正,執(zhí)掌用人權(quán),從此形成把持政權(quán)的土族制度。在這個任人以“家世”為重的時代,“士族”行列里沒有李姓。東晉、南朝時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級,把北方山東(指崤山或華山以東地區(qū))在一郡之內(nèi)的大姓望族稱為郡姓,列王、崔、盧、李、鄭為大姓。因為士族門第大抵是由祖先有聲望、代代保持富貴、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習(xí)禮教的形式和表現(xiàn)異于常人的風(fēng)尚、能談?wù)?、?font color="#996633">文章等各種因素構(gòu)成的,說明李姓已經(jīng)崛起。但是,這里所列的大姓僅限于“山東”地區(qū),說明當(dāng)時李姓還不是全國的大姓。十六國時,先后出現(xiàn)了兩個李姓政權(quán)——大成國和西涼國,從而提高了李姓聲望。
    隋唐時期
    隴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為皇親國戚,官位顯赫,至隋末,在朝廷內(nèi)外已具有相當(dāng)雄厚的實力,因之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此外,這一歷史時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區(qū)外,又有今內(nèi)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區(qū)的李姓人載入史冊,但總的來說,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發(fā)展。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在這長達(dá)幾百年的時間內(nèi),雖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幾乎是默默無聞。
    隨陳化父子入閩 唐朝初期,朝廷派陳政任嶺南行軍總管,率兵往閩南鎮(zhèn)壓“蠻獠嘯亂”,后其子陳元光繼任,平定了局勢。固始籍將佐李伯瑤隨陳氏父子入閩開發(fā)漳州,功績卓著,留居當(dāng)?shù)?,其子孫散處龍溪、漳浦諸縣。
    武周時避禍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則天,690年廢睿宗李旦,自稱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她任用酷吏,屢興大獄,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牽連冤殺。為了避禍,宗室李姓部分人從長安、洛陽逃到比較安靜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亂”南遷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冬,平盧、范陽、河?xùn)|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山及其部將史思明,以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歷時八年方被平定。這場戰(zhàn)亂,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難,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將、營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寶末年任河?xùn)|節(jié)度使,與郭子儀一同平定“安史之亂”,因功被封為臨淮郡王。762年出鎮(zhèn)徐州,進封臨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從此子孫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李德裕貶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時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和以李德裕為首的朋黨之間將近四十年的斗爭,史稱“牛李黨爭”。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為相,李宗閔被貶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時,牛派得勢,李派則全遭罷斥,李派首領(lǐng)李德裕被貶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縣東南)司戶,于850年病死,其子孫有部分人留居當(dāng)?shù)?,成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br /> 隨王氏兄弟入閩 唐末至五代年間,因中原地帶長期動亂,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最后在福建創(chuàng)建閩國。河南一些李姓人隨王氏兄弟入閩,定居于莆田、晉江,后又分支寧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進而又向西發(fā)展,分布于廣東、廣西的一些地方。
    兩宋時期
    唐代以后,出于多種原因,李姓播遷更加頻繁,分布地更為廣泛。其中,遷徙人數(shù)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變”時的南遷。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次年4月,金國貴族俘獲宋徽宗、宋欽宗及其宗室、后妃等數(shù)千人,并掠走大批珍寶器物、皇家藏書,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1127年5月,康王趙構(gòu)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即宋高宗),史稱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遷揚州,后又逃到鎮(zhèn)江,再逃至杭州。這一時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規(guī)模南遷,有的追隨宋高宗趙構(gòu)的足跡,有的則自找去處,總的流向是長江以南地區(qū),其中有許多李姓官紳士民。此外,還有抗金義軍中的李姓人輾轉(zhuǎn)南遷。如王屋(今河南濟源)人李興,領(lǐng)導(dǎo)一支抗金義軍轉(zhuǎn)戰(zhàn)于黃河兩岸,因作戰(zhàn)失利,李興率領(lǐng)所部義兵萬余人南渡歸附南宋。遷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蘇者為多,其次還有遷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者。例如,覃懷(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舉家渡江后居嘉興 (今屬浙江),宋理宗寶佑年間舉進士,后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從開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陽),恭帝德?初知潭州;開封飲食業(yè)以烹飪羊肉著名的廚師“羊肉李七兒”、以善于用肉和各種萊肴做湯聞名的“雜菜羹李婆婆”等南遷后在杭州重操舊業(yè)。
    明清時,李姓已遍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
    移居臺灣
    明代,李姓已基本上遍布大陸各省,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xù)有人東渡臺灣海峽,到臺灣島求生存與發(fā)展。明朝天啟年間,顏思齊與福建南安人鄭芝龍設(shè)寨于臺灣的笨港(今北港),鄭芝龍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漢人到臺灣墾荒。當(dāng)時有李魁奇為鄭芝龍守寨,這是入臺最早的李姓人。
    1661年,鄭芝龍之子鄭成功率領(lǐng)將士數(shù)萬人進入被荷蘭人占領(lǐng)的臺灣,經(jīng)過8個月的戰(zhàn)斗,趕走了荷蘭侵略者,于1662年2月1日收復(fù)臺灣。此后,鄭成功在臺灣建立行政機構(gòu),推行屯田;隨從他前往的將士,也都留在了那里,共同開發(fā)臺灣。鄭成功在收復(fù)臺灣的5個月后病死,其子鄭經(jīng)嗣位,據(jù)守臺灣至1680年。鄭氏父子入臺、治臺時期,有許多李姓人追隨左右,在收復(fù)臺灣的戰(zhàn)斗及開發(fā)臺灣的事業(yè)中,做出優(yōu)異的成績。僅收入《臺南市志·人物志》中的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鋒鎮(zhèn)李茂,守衛(wèi)澎湖的右先鋒鎮(zhèn)領(lǐng)兵副總兵李錫,右沖鎮(zhèn)李昂,為鄭經(jīng)襲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師二鎮(zhèn)先鋒營副將李富,總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將李芳,果毅中鎮(zhèn)下部司李升,游兵鎮(zhèn)中營守備李忠,游兵鎮(zhèn)管炮守備李受等多人?!杜_灣通史》等文獻(xiàn)也有許多篇幅記述明鄭時期李氏的在臺活動,如:永歷(南明桂王朱由榔年號,始于1647年,鄭成功及子經(jīng)、孫克塊沿用至1683年)十八年,明朝遺臣李茂春隨鄭經(jīng)入臺,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歷二十二年,平和人李達(dá)入墾大糠榔西堡潭;永歷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滄,獲準(zhǔn)前往卑南(今臺東)采金。
    清政府領(lǐng)有臺灣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臺灣府,不久,閩、粵李姓移民接踵擁至臺灣中部;雍正、乾隆時入臺人數(shù)日漸繁多,墾殖地不斷擴展。至清末,臺灣的平原和盆地已經(jīng)被開拓殆盡,入臺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區(qū)求發(fā)展。對此,《臺灣篇》等文獻(xiàn)有較詳細(xì)的記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嬰進入鹿仔草堡開墾;康熙二十九年,閩人李陽,入墾他里霧堡田頭莊;康熙三十二年,閩人李云龍,入墾學(xué)甲堡(今臺南縣學(xué)甲鎮(zhèn));康熙六十年,粵籍義民李煥挺,居于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貴之亂有功;康熙末年,粵人李貞鎬,入墾哆噦咽堡前大埔莊;康熙年間,龍溪商人李元,入臺灣府(今臺南市)開設(shè)糖廊,號“李勝興”;康熙年間,南安人李碧,與黃放合墾于大糠榔西堡港尾寮莊;雍正九年,粵籍義民李伯壽,居于彰化阿束莊附近,大甲西社番變時不幸戰(zhàn)死;雍正末年,李、陳、郭、蔡、尤等姓,合墾于苗栗二堡苑里;嘉慶初年,李、謝、林三姓入墾東螺西堡寶斗莊;嘉慶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墾奇萊荒埔(今花蓮縣);嘉慶二十三年,李、王、張三姓計140人,合力開辟井子腳的新鹽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墾奇菜荒埔……總之,三百多年來,閩、粵李姓絡(luò)繹不絕于臺海道上,他們定居臺灣后,披荊斬棘,鑿山辟田,為開發(fā)和建設(shè)臺灣做出了應(yīng)有的貢獻(xiàn)。
    走向世界
    李姓向海外發(fā)展,早于向臺灣移民,除由于特殊歷史原因早已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鮮李姓外,最早移居海外的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人。這些人熟悉水性,善于駕船,去琉球國(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島)后,有李榮、李杰、李敬、李進、李隆、李陸、李珍、李華、李彌、李葉等人,曾受琉球國的派遣,作為出使明朝、清朝的通事?!睹鲿酚涊d的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賜給琉球國“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其中就有李姓人。這些李姓人,后來定居于今沖繩島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帶。 清代以來,尤其是鴉片戰(zhàn)爭以后,南方沿海一些居民開始渡海遠(yuǎn)徙,到南洋(亞洲東南部地區(qū),即“東南亞”)謀生,其中有許多李姓人。據(jù)有關(guān)史料顯示,早期下南洋的人,主要是福建漳州、泉州、福州及廣東廣州、惠州、潮州、嘉州、瓊州(今海南島)等地的男性青壯年,他們通過香港、澳門、廈門、汕頭等口岸出境,乘船南行,歷盡艱難曲折,到達(dá)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由于他們無力支付路費,絕大多數(shù)是以“傭工”的身份,通過中介機構(gòu)被轉(zhuǎn)販到南洋的。當(dāng)時的香港合安棧、新加坡廣福泰棧等,就是專門從事拐賣、販運華工的機構(gòu)。他們到達(dá)南洋諸國后,基本上都是做苦工,經(jīng)過一番艱苦勞動后,有的在經(jīng)濟上稍有積蓄,便做點小本生意,待有一定資金時,轉(zhuǎn)而經(jīng)營商業(yè),赴南洋者并非都能獲得成功。盡管如此,奔赴南洋人仍絡(luò)繹不絕,以致一浪高過一浪。在南洋諸國擁有較多人口的李姓華人,就是這一時期遷入的。
    李姓遠(yuǎn)涉重洋到大西洋西岸的歐、美各國,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1848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發(fā)現(xiàn)金礦,由于缺乏采礦勞力,便在中國東南沿海招募華工,其中有閩、粵等地的一些李姓青壯年,這些華工為美國西部的早期開發(fā)做出了極大的貢獻(xiàn)。此后他們在美國各地發(fā)展繁衍,人口不斷增加,從而使美國成為美洲李姓華人的主要聚居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英、法兩國為解決后勤勞力不足,經(jīng)中國政府允許,又在中國上海、天津、青島、河南等地招募華工25萬名,其中也有不少李姓人。當(dāng)時的蘇聯(lián)也曾在河南永城、夏邑等縣招募勞工,其中也有李姓人。
    越南李姓,越南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古代起,就同中國有密切關(guān)系。中國五嶺以南地區(qū)古稱交趾,遠(yuǎn)在上古時代,帝堯南撫,曾到交趾。
    公元前2世紀(jì)初,南越王趙佗置交趾,轄境相當(dāng)今越南北部。漢武帝時,交趾為13刺史部之一,轄境相當(dāng)今廣東、廣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治所在今越南河內(nèi)西北,東漢移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nèi)東天德江北岸),直到隋代,一度曾稱交州,長期為交趾郡。唐代,交趾為安南都護府地。10世紀(jì)30年代(五代后晉時)獨立,始形成封建國家。北宋封其王為交趾郡王,南宋改封安南國王,此后即稱其國為安南國,直到1802年才改國號為越南。正由于中國與越南這種密切關(guān)系,從秦漢時期開始,中原地區(qū)許多人持續(xù)不斷地遷往那里,其中就有李姓人。唐朝中葉,有唐太宗子曹王李明的后裔李象古,任安南都護,子孫留居安南。北宋時,李象古的裔孫李公蘊在前黎朝任殿前指揮使,住在安南北江古法,附近有一棵木棉樹被雷擊,留下斑斑痕跡,于是他就借機造成一段文字,中有“十八子成”、“天下太平”之語,利用人們迷信符瑞的心理,制造李氏應(yīng)為國王的輿論。1009年,黎臥朝帝死,李公蘊被擁立為帝,建立越南李朝,建都大羅城,改城名為升龍(今河內(nèi))。越地李朝歷8主216年,實行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制度大體都仿照中國。其中,曾長期采用賜姓的手段來加強統(tǒng)治,賜給有功的文臣武將以李姓,從而使李姓人口急劇擴充,發(fā)展成為越南的大姓。
    朝鮮李姓,朝鮮歷史和文化悠久,從古代起就同中國有友好往來。7世紀(jì)中葉,新羅統(tǒng)一朝鮮,與唐朝有密切聯(lián)系。據(jù)朝鮮著名地理學(xué)家李重?zé)ā稉窭镏尽份d:“自新羅末通中國而始制姓氏,然只仕宦士族略有之,民庶則皆無有也。”936年建立高麗王朝后,“始仿中國民族,頒姓于八路,而人皆有姓。”于此可見,古代朝鮮的姓氏,是仿效唐朝的姓氏而制定的。由于中國與朝鮮為唇齒相依的鄰邦,關(guān)系密切,長期以來有不少中國人移居朝鮮,其中就有李姓。據(jù)說李氏朝鮮的創(chuàng)建者李成桂,其先祖為遼東李氏的一支,后因躲避戰(zhàn)亂而遷至朝鮮。李成桂出身貴族,本為王氏高麗將領(lǐng),參與軍機中樞,1388年舉行兵變,廢舊王禍,立新王昌,次年廢昌立恭讓,獨掌大權(quán)。1392年,逐恭讓王,即位,改國號朝鮮,都漢城。李氏朝鮮歷27王519年,曾于1897年改國號為大韓,至1910年朝鮮被日本侵占,李氏朝鮮滅亡。李氏在統(tǒng)治朝鮮的500多年時間里,曾下令將王氏高麗所賜的王姓一律恢復(fù)其原姓,同時采取“賜姓”的辦法以加強統(tǒng)治,賜予許多人姓李,因而使朝鮮李姓人口急劇增加。
    明末清初,又有明將李如松的子孫及明廷遺臣李氏等一批李姓人避難遷入朝鮮。如今,在朝鮮常用的143個姓氏中,李姓為第二大姓。
  • 李姓男孩名字推薦
    李彥龍  李浩鵬  李天一  李鐵剛  李君昊  李國艷  李恩德  李文雅  李文軒  李文博  李文璇  李文萱  李文渲  李美紅  李雨潔  李詩蕊  李泊萱  李可昕  李章洪  李亞萍  李智博  李子宸  李鴻娜  李玉鎖  李宏娜  李金煜  李艾玲  李綠峰  李子昊  李建中  李亞蒙  李亞夢  李中山  李漢煜  李越澤  李維哲  李昱烔  李鴻崧  李凌咺  李雨桐  李沁鈺  李嘯林  李酉晨  李子辰  李子晨  李亦晨  李弈晨  李胤帖  李緇坐  李法民  李法敏  李國堯  李詠頤  李惠山  李思宇  李小寶  李恒世  李毛兒  李世恒  李毛小  李嘉浩  李李恒  李岳寧  李恒龍  李恒貴  李貴恒  李佳霖  李佳欣  李曜巖  李文恒  李雨函  李星澤  李星睿  李恒文  李晨軒  李李文  李文婍  李艾靜  李昂然  李晨晨  李佳晨  李小龍  李定軒  李浩宇  李昕陽  李昊宇  李舒飛  李亞駿  李泊顯  李漠煜  李凌薇  李佳雪  李景浩  李昱霖  李昱嫻  李金禹  李明澤  李澤曉  李錦澤  李夢潔   查看更多李姓男孩名字
  • 李姓女孩名字推薦
    李朵雯  李雨杭  李貞蓀  李瑾宛  李瀅玉  李美穆  李姍芝  李宛嬌  李箐思  李蕖姿  李雨昕  李若蘊  李些憶  李姐杼  李閶燕  李夢螈  李芳蘋  李宛靈  李菩婷  李若蘭  李妮里  李耿漫  李穎茜  李昕蔦  李艾蓮  李苑菲  李霓慧  李彩岑  李舒旬  李冰茵  李菲婷  李邢圻  李昕姍  李彗伶  李紫菽  李菀彗  李葉妃  李蓓蕾  李姍穎  李一萱  李婭縈  李雨岑  李非夢  李施蓓  李艷欣  李妃蕾  李旖雪  李娜萱  李艷妮  李月婷  李昕欣  李沁雨  李怡葶  李姍隴  李靈雪  李雨鶯  李薇竹  李俐貞  李菀窈  李邇菀  李叢蕓  李璐凝  李紫玉  李欣訖  李靜思  李旎收  李赪吝  李濼詩  李撰彤  李妃掎  李縈岑  李糍昕  李藐仙  李次焯  李竹茱  李彤少  李孔雅  李姐檜  李妲蔓  李蹄人  李秋漆  李思逸  李青霓  李艾紜  李妮欣  李佻芝  李雨芯  李嘉苓  李鵑彤  李竺甜  李靜蘆  李璐蔓  李香玉  李璐莎  李婧藐  李雨莫  李鸚尹  李蔓潁  李杼籬  李襲爍   查看更多李姓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