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古籍
集部
  •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為清代嚴可均所輯,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漢文》《全后漢文》《全三國文》《全晉文》《全宋文》《全齊文》《全梁文》《全陳文》《全后魏文》《全北齊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錄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傳,是迄今為止收錄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總集,同時也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涵蓋時間最長的一部文學(xué)總集,對唐以前歷史、文學(xué)、宗教、語言等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
    作者:
    嚴可均輯
  •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總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總集。清嘉慶十二年(1807),清仁宗以內(nèi)府所藏抄本《全唐文》一百六十冊體例未協(xié),選擇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由大學(xué)士董誥任總裁。董氏曾任《四庫全書》副總裁,有主編巨書的經(jīng)驗,故非徒以位高而領(lǐng)銜,具體規(guī)劃皆有裁定。全書凡六易寒暑,至嘉慶十九年(1814)成書,共計1000卷。和《全唐詩》相比,《全唐文》投入了更多的編撰力量。先后參與其事者近百人,其中既有詞章之士法式善、周之琦、秦恩復(fù)輩,又有淵博學(xué)者阮元、徐松、胡承珙等。這一人員組合,對本書的質(zhì)量起到了一定的保證作用。加上時當(dāng)乾嘉樸學(xué)鼎盛之時,編者又可以充分利用內(nèi)府圖書,文章本身也不像詩歌那樣流傳多歧而容易以訛傳訛,所以《全唐文》的質(zhì)量較之《全唐詩》要好得多。據(jù)黃永年、賈憲?!短剖肥妨蠈W(xué)》(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xué)史料學(xué)》(中華書局,2001年11月版)總結(jié),《全唐文》具有以下一些優(yōu)點:首先是搜采十分浩博。據(jù)清仁宗《御制全唐文序》、《全唐文。凡例》、法式善《校全唐文記》(《存素堂續(xù)集》卷二),編修官們曾從《四庫全書》中的別集,《古文苑》、《文苑英華》、《唐文粹》等總集,《永樂大典》,釋道兩藏中廣泛搜集唐五代文獻,而“天下府廳州縣”方志以及“散見于史子雜家記載、志乘金石碑版者”,亦在求訪之列。如李商隱文集久失傳,清代前期傳本注本《樊南文集》都是從《文苑英華》中抄出的本子,而《全唐文》則從《永樂大典》輯出多篇,錢振倫兄弟即據(jù)此作《樊南文集補編》的箋注。今《永樂大典》已殘存無幾,所以《全唐文》的這部分就特別珍貴有用?!度莆摹饭彩瘴?0025篇,作者3035人,俞樾云“有唐一代文苑之美,畢萃于茲,讀唐文者嘆觀止矣”(《唐文拾遺序》),誠非溢美。其次是考證??陛^為精密。在小傳的撰寫上,《全唐文》編者下了很多工夫。和《全唐詩》作者小傳相比,《全唐文》作者小傳不但更為翔實,而且糾正了前者不少錯誤。在文章辨?zhèn)畏矫?,《全唐文》對于作者有異說的,大都能通過考辨以定去取,而非不負責(zé)任地有見必錄。如《邕州馬退山茅亭記》既見于柳宗元《河?xùn)|集》,又見于獨孤及《毗陵集》,《故東州節(jié)度使盧公傳》、《楊烈婦傳》,李翱《李文公集》、李華《李遐叔文集》兩見,悉予訂正,前者歸河?xùn)|,后者歸李翱。在文字校錄方面,全書《凡例》規(guī)定:“碑碣以石本為據(jù),余則擇其文義優(yōu)者從之,若文義兩可,則注明一作某字存證”;“金石文字,類多剝蝕而版本完善足信者,即據(jù)以登載;其無可據(jù),則注明闕幾字存證;惟殘闕過甚僅留數(shù)字,無文義可尋者,不錄”;原書所用《文苑英華》為明刊閩本,“訛脫極多,今以影宋抄逐篇訂正,補出脫字”,為例甚善。

      但是本書工程浩大,加之出自眾手,因此疏忽在所難免,最為顯著的缺憾有兩條:一是輯錄不注出處,二是網(wǎng)羅尚有不少遺漏。前者已無法補救。后者同治年間古文獻學(xué)家陸心源掇拾遺文成《唐文拾遺》72卷、《唐文續(xù)拾》16卷,出處逐一寫明,收文約2500余篇,作者近310人,于光緒年間付梓。其次,在校訂上,文字訛誤和重出互見較突出,并有人名誤、題目誤、收錄誤現(xiàn)象。小傳敘述亦間有失實。清代考據(jù)家勞格深諳唐事,撰有《讀全唐文札記》、《札記續(xù)補》共130條,近代唐史名家岑仲勉繼撰《讀全唐文札記》310條,為其糾謬、正誤、質(zhì)疑,共涉及文章近400篇,作者130余人。

      本書版本主要有:(1)清嘉慶十九年(1814)揚州全唐文局刻本,版入武英殿;(2)光緒時廣州重刻本。(3)1983年中華書局影印嘉慶本,并附影光緒時陸心源的《唐文拾遺》72卷和《唐文續(xù)拾》16卷,全部斷句。(4)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jù)原刊本剪貼縮印,后附陸心源《唐文拾遺》、《唐文續(xù)拾》,勞格《讀全唐文札記》、岑仲勉《讀全唐文札記》等。
    作者:
    董誥等 纂修
  •    敦煌石室藏書的發(fā)現(xiàn),震動了國際學(xué)術(shù)界。其中最重要而絕傳已久的變文,尤為近代學(xué)人所注目。關(guān)於變文的名稱、體製、流變、範(fàn)圍,孫楷第、向達、王重民、周紹良等著名學(xué)者考證綦詳,發(fā)揮甚備,在此不擬多加討論。關(guān)於彙集變文材料,以供學(xué)人研究與參考者,前有周紹良編的敦煌變文彙錄,後有王重民等所合編的敦煌變文集。王編根據(jù)一百八十七個寫本,過錄之後,經(jīng)過互校,編成七十八種。每一種,篇中有旁注,篇末有校記。就資料供應(yīng),披閱便利方面看來,已被國際學(xué)者公認是所有變文輯本中最豐富的一部。王重民先生自己也稱:「這可以說是最後最大的一次整理?!挂虼?,自西元一九五七年出版以來,海內(nèi)外研究變文的學(xué)人,無不憑藉此書為立說的根據(jù)。無疑的,「敦煌變文集」在國際學(xué)術(shù)界中已建立了崇高卓越的地位。

      我在民國六十五年秋季,旅遊歐洲,賡續(xù)五六個暑假,曾將巴黎倫敦所藏的敦煌變文卷子,一卷一卷的和敦煌變文集校對,發(fā)現(xiàn)王重民等抄錄的錯誤非常的多。舉幾樁重大的來說: ?。ㄒ唬?biāo)題的錯誤。敦煌變文集卷四載祇園因由記一篇。王慶菽校記云:「本卷有兩本,今以編號伯二三四四卷為原卷,校以伯三七八四卷,今稱為甲卷。標(biāo)題原卷原缺,據(jù)甲卷尾題補。」我仔細觀察伯三七八四卷的尾題,是朱筆寫的「已上祇園●記」六字?!浮瘛故菆D的俗字,王氏誤認作「因由」二字。我們知道,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現(xiàn)存祇園記圖還不少。這篇祇園圖記可能是根據(jù)祇園圖而寫的記文。為了這個用朱筆寫的標(biāo)題,顏色非常黯淡,我還商請法國圖書館東方部隋麗玫主任,特別把原卷拿到顯微室紅外線影視機下透視,確實是「祇園●記」,而不是「祇園因由記」。

      (二)章句的錯誤。敦煌變文集卷七載左街僧錄大師壓座文,全文只存二十六句,是組合三首律詩和第四首律詩開頭兩句的殘卷。本來文意可通,被王慶菽誤改誤抄,以致不堪卒讀?,F(xiàn)在把原卷和王集的文字抄錄於後,作一比較。原卷沒有標(biāo)點,是我後加的。

      三界眾生多愛癡,致令煩惱鎮(zhèn)相隨?! 「念^換面無休日,死去生來沒了期。

      饒俊須遭更姓字,任奸終被變形儀。

      直教心裏分明著,合眼前程總不知。

      假饒不被改形儀,得個人身多少時,十月處胎添相貌,三年乳哺作嬰兒?! 師o命向臍風(fēng)謝,也有恩從撮口離,子細思量爭不怕,纔生便有死相隨?! ≡O(shè)使身成童子兒,年登七八歲髻雙垂。

      父憐編草竹為馬,母惜胭
    作者:
    敦煌變文集新書
  •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為清代嚴可均所輯,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漢文》《全后漢文》《全三國文》《全晉文》《全宋文》《全齊文》《全梁文》《全陳文》《全后魏文》《全北齊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錄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傳,是迄今為止收錄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總集,同時也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涵蓋時間最長的一部文學(xué)總集,對唐以前歷史、文學(xué)、宗教、語言等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
    作者:
    嚴可均輯
  •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總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總集。清嘉慶十二年(1807),清仁宗以內(nèi)府所藏抄本《全唐文》一百六十冊體例未協(xié),選擇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由大學(xué)士董誥任總裁。董氏曾任《四庫全書》副總裁,有主編巨書的經(jīng)驗,故非徒以位高而領(lǐng)銜,具體規(guī)劃皆有裁定。全書凡六易寒暑,至嘉慶十九年(1814)成書,共計1000卷。和《全唐詩》相比,《全唐文》投入了更多的編撰力量。先后參與其事者近百人,其中既有詞章之士法式善、周之琦、秦恩復(fù)輩,又有淵博學(xué)者阮元、徐松、胡承珙等。這一人員組合,對本書的質(zhì)量起到了一定的保證作用。加上時當(dāng)乾嘉樸學(xué)鼎盛之時,編者又可以充分利用內(nèi)府圖書,文章本身也不像詩歌那樣流傳多歧而容易以訛傳訛,所以《全唐文》的質(zhì)量較之《全唐詩》要好得多。據(jù)黃永年、賈憲?!短剖肥妨蠈W(xué)》(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xué)史料學(xué)》(中華書局,2001年11月版)總結(jié),《全唐文》具有以下一些優(yōu)點:首先是搜采十分浩博。據(jù)清仁宗《御制全唐文序》、《全唐文。凡例》、法式善《校全唐文記》(《存素堂續(xù)集》卷二),編修官們曾從《四庫全書》中的別集,《古文苑》、《文苑英華》、《唐文粹》等總集,《永樂大典》,釋道兩藏中廣泛搜集唐五代文獻,而“天下府廳州縣”方志以及“散見于史子雜家記載、志乘金石碑版者”,亦在求訪之列。如李商隱文集久失傳,清代前期傳本注本《樊南文集》都是從《文苑英華》中抄出的本子,而《全唐文》則從《永樂大典》輯出多篇,錢振倫兄弟即據(jù)此作《樊南文集補編》的箋注。今《永樂大典》已殘存無幾,所以《全唐文》的這部分就特別珍貴有用。《全唐文》共收文20025篇,作者3035人,俞樾云“有唐一代文苑之美,畢萃于茲,讀唐文者嘆觀止矣”(《唐文拾遺序》),誠非溢美。其次是考證校勘較為精密。在小傳的撰寫上,《全唐文》編者下了很多工夫。和《全唐詩》作者小傳相比,《全唐文》作者小傳不但更為翔實,而且糾正了前者不少錯誤。在文章辨?zhèn)畏矫妫度莆摹穼τ谧髡哂挟愓f的,大都能通過考辨以定去取,而非不負責(zé)任地有見必錄。如《邕州馬退山茅亭記》既見于柳宗元《河?xùn)|集》,又見于獨孤及《毗陵集》,《故東州節(jié)度使盧公傳》、《楊烈婦傳》,李翱《李文公集》、李華《李遐叔文集》兩見,悉予訂正,前者歸河?xùn)|,后者歸李翱。在文字校錄方面,全書《凡例》規(guī)定:“碑碣以石本為據(jù),余則擇其文義優(yōu)者從之,若文義兩可,則注明一作某字存證”;“金石文字,類多剝蝕而版本完善足信者,即據(jù)以登載;其無可據(jù),則注明闕幾字存證;惟殘闕過甚僅留數(shù)字,無文義可尋者,不錄”;原書所用《文苑英華》為明刊閩本,“訛脫極多,今以影宋抄逐篇訂正,補出脫字”,為例甚善。

      但是本書工程浩大,加之出自眾手,因此疏忽在所難免,最為顯著的缺憾有兩條:一是輯錄不注出處,二是網(wǎng)羅尚有不少遺漏。前者已無法補救。后者同治年間古文獻學(xué)家陸心源掇拾遺文成《唐文拾遺》72卷、《唐文續(xù)拾》16卷,出處逐一寫明,收文約2500余篇,作者近310人,于光緒年間付梓。其次,在校訂上,文字訛誤和重出互見較突出,并有人名誤、題目誤、收錄誤現(xiàn)象。小傳敘述亦間有失實。清代考據(jù)家勞格深諳唐事,撰有《讀全唐文札記》、《札記續(xù)補》共130條,近代唐史名家岑仲勉繼撰《讀全唐文札記》310條,為其糾謬、正誤、質(zhì)疑,共涉及文章近400篇,作者130余人。

      本書版本主要有:(1)清嘉慶十九年(1814)揚州全唐文局刻本,版入武英殿;(2)光緒時廣州重刻本。(3)1983年中華書局影印嘉慶本,并附影光緒時陸心源的《唐文拾遺》72卷和《唐文續(xù)拾》16卷,全部斷句。(4)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jù)原刊本剪貼縮印,后附陸心源《唐文拾遺》、《唐文續(xù)拾》,勞格《讀全唐文札記》、岑仲勉《讀全唐文札記》等。
    作者:
    陸心源
  •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為清代嚴可均所輯,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漢文》《全后漢文》《全三國文》《全晉文》《全宋文》《全齊文》《全梁文》《全陳文》《全后魏文》《全北齊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錄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傳,是迄今為止收錄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總集,同時也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涵蓋時間最長的一部文學(xué)總集,對唐以前歷史、文學(xué)、宗教、語言等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
    作者:
    嚴可均輯
  •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總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總集。清嘉慶十二年(1807),清仁宗以內(nèi)府所藏抄本《全唐文》一百六十冊體例未協(xié),選擇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由大學(xué)士董誥任總裁。董氏曾任《四庫全書》副總裁,有主編巨書的經(jīng)驗,故非徒以位高而領(lǐng)銜,具體規(guī)劃皆有裁定。全書凡六易寒暑,至嘉慶十九年(1814)成書,共計1000卷。和《全唐詩》相比,《全唐文》投入了更多的編撰力量。先后參與其事者近百人,其中既有詞章之士法式善、周之琦、秦恩復(fù)輩,又有淵博學(xué)者阮元、徐松、胡承珙等。這一人員組合,對本書的質(zhì)量起到了一定的保證作用。加上時當(dāng)乾嘉樸學(xué)鼎盛之時,編者又可以充分利用內(nèi)府圖書,文章本身也不像詩歌那樣流傳多歧而容易以訛傳訛,所以《全唐文》的質(zhì)量較之《全唐詩》要好得多。據(jù)黃永年、賈憲?!短剖肥妨蠈W(xué)》(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xué)史料學(xué)》(中華書局,2001年11月版)總結(jié),《全唐文》具有以下一些優(yōu)點:首先是搜采十分浩博。據(jù)清仁宗《御制全唐文序》、《全唐文。凡例》、法式善《校全唐文記》(《存素堂續(xù)集》卷二),編修官們曾從《四庫全書》中的別集,《古文苑》、《文苑英華》、《唐文粹》等總集,《永樂大典》,釋道兩藏中廣泛搜集唐五代文獻,而“天下府廳州縣”方志以及“散見于史子雜家記載、志乘金石碑版者”,亦在求訪之列。如李商隱文集久失傳,清代前期傳本注本《樊南文集》都是從《文苑英華》中抄出的本子,而《全唐文》則從《永樂大典》輯出多篇,錢振倫兄弟即據(jù)此作《樊南文集補編》的箋注。今《永樂大典》已殘存無幾,所以《全唐文》的這部分就特別珍貴有用?!度莆摹饭彩瘴?0025篇,作者3035人,俞樾云“有唐一代文苑之美,畢萃于茲,讀唐文者嘆觀止矣”(《唐文拾遺序》),誠非溢美。其次是考證校勘較為精密。在小傳的撰寫上,《全唐文》編者下了很多工夫。和《全唐詩》作者小傳相比,《全唐文》作者小傳不但更為翔實,而且糾正了前者不少錯誤。在文章辨?zhèn)畏矫?,《全唐文》對于作者有異說的,大都能通過考辨以定去取,而非不負責(zé)任地有見必錄。如《邕州馬退山茅亭記》既見于柳宗元《河?xùn)|集》,又見于獨孤及《毗陵集》,《故東州節(jié)度使盧公傳》、《楊烈婦傳》,李翱《李文公集》、李華《李遐叔文集》兩見,悉予訂正,前者歸河?xùn)|,后者歸李翱。在文字校錄方面,全書《凡例》規(guī)定:“碑碣以石本為據(jù),余則擇其文義優(yōu)者從之,若文義兩可,則注明一作某字存證”;“金石文字,類多剝蝕而版本完善足信者,即據(jù)以登載;其無可據(jù),則注明闕幾字存證;惟殘闕過甚僅留數(shù)字,無文義可尋者,不錄”;原書所用《文苑英華》為明刊閩本,“訛脫極多,今以影宋抄逐篇訂正,補出脫字”,為例甚善。

      但是本書工程浩大,加之出自眾手,因此疏忽在所難免,最為顯著的缺憾有兩條:一是輯錄不注出處,二是網(wǎng)羅尚有不少遺漏。前者已無法補救。后者同治年間古文獻學(xué)家陸心源掇拾遺文成《唐文拾遺》72卷、《唐文續(xù)拾》16卷,出處逐一寫明,收文約2500余篇,作者近310人,于光緒年間付梓。其次,在校訂上,文字訛誤和重出互見較突出,并有人名誤、題目誤、收錄誤現(xiàn)象。小傳敘述亦間有失實。清代考據(jù)家勞格深諳唐事,撰有《讀全唐文札記》、《札記續(xù)補》共130條,近代唐史名家岑仲勉繼撰《讀全唐文札記》310條,為其糾謬、正誤、質(zhì)疑,共涉及文章近400篇,作者130余人。

      本書版本主要有:(1)清嘉慶十九年(1814)揚州全唐文局刻本,版入武英殿;(2)光緒時廣州重刻本。(3)1983年中華書局影印嘉慶本,并附影光緒時陸心源的《唐文拾遺》72卷和《唐文續(xù)拾》16卷,全部斷句。(4)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jù)原刊本剪貼縮印,后附陸心源《唐文拾遺》、《唐文續(xù)拾》,勞格《讀全唐文札記》、岑仲勉《讀全唐文札記》等。
    作者:
    陸心源
  • [日本]金剛峰寺禪念沙門遍照金剛弘法大師空海(774-835),俗姓佐伯,貞元二十年(804)七月至中國。元和元年(806)八月回日本,做此書,專論南朝至中唐,分天地東南西北六卷。又簡寫為《文筆眼心抄》。所引資料,除皎然《詩式》外均佚,因而有重要參考價值。轉(zhuǎn)自xilubbs,待校。

    ●天卷
    ○序
    ○調(diào)四聲譜
    ○調(diào)聲
    ○詩章中用聲法式
    ○八種韻
    ○四聲論

    ●地卷
    ○十七勢
    ○十四例
    ○十體
    ○六義
    ○八階
    ○六志
    ○九意●東卷
    ○論對
    ○二十九種對
    ○《筆札》七種言句例

    ●南卷
    ○論文意
    ○論體
    ○定位
    ○集論

    ●西卷
    ○論病
    ○文二十八種病
    ○文筆十病得失

    ●北卷
    ○論對屬
    ○帝德錄

    ●天卷
    ○序  夫大仙利物,名教為基;君子濟時,文章是本也。故能空中塵中,開本有之字,龜上龍上,演自然之文。至如觀時變于三曜,察化成于九州,金玉笙簧,爛其文而撫黔首,郁乎煥乎,燦其章以馭蒼生。然則一為名始,文則教源,以名教為宗,則文章為紀綱之要也。世間出世,誰能遺此乎!故經(jīng)說阿毗跋致菩薩,必須先解文章。孔宣有言:“小子何莫學(xué)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人而不為《周南》、《邵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笔侵恼轮x,大哉遠哉!  

    文以五音不奪、五彩得所立名,章因事理俱明、文義不昧樹號。因文詮名,唱名得義,名義已顯,以覺未悟。三教于是分鑣,五乘于是并轍。于焉釋經(jīng)妙而難入,李篇玄而寡和,桑籍近而爭唱。游、夏得聞之日,屈、宋作賦之時,兩漢辭宗,三國文伯,體韻心傳,音律口授。沈侯、劉善之后,王、皎、崔、元之前,盛談四聲,爭吐病犯,黃卷溢篋,緗帙滿車。貧而樂道者,望絕訪寫;童而好學(xué)者,取決無由。  

    貧道幼就表舅,頗學(xué)藻麗,長入西秦,粗聽余論。雖然志篤禪默,不屑此事。爰有一多后生,扣閑寂于文囿,撞詞華乎詩圃;音響難默,披卷函杖,即閱諸家格式等,勘彼同異,卷軸雖多,要樞則少,名異義同,繁穢尤甚。余癖難療,即事刀筆,削其重復(fù),存其單號,總有一十五種類:謂《聲譜》,《調(diào)聲》,《八種韻》,《四聲論》,《十七勢》,《十四例》,《六義》,《十體》,《八階》,《六志》,《二十九種對》,《文三十種病累》,《十種疾》,《論文意》,《論對屬》等是也。配卷軸于六合,懸不朽于兩曜,名曰《文鏡秘府論》。庶緇素好事之人,山野文會之士,不尋千里,蛇珠自得;不煩旁搜,雕龍可期。

    ○調(diào)四聲譜  
    諸家調(diào)四聲譜,具例如左:  平上去入配四方?! |方平聲(平怦病別)  南方上聲(常上尚杓)  西方去聲(祛《麥去》去刻)  北方入聲(壬衽任入)  凡四字一紐。或六字總歸一紐。(紐,《玉篇》:“女九切,結(jié)也,束也?!保 』驶舞Z禾禍和  滂旁傍薄婆潑纟皮  光廣光郭戈果過  荒恍恍霍和火華  上三字,下三字,紐屬中央一字,是故名為總歸一入。  四聲紐字,配為雙聲疊韻如后:  郎朗浪落黎禮麗捩  剛[口岡]鋼各笄亻開計結(jié)  羊養(yǎng)恙藥夷以異逸  鄉(xiāng)響向謔奚{奚}喹纈  良兩亮略離邐詈栗  張長悵著知亻知智窒  凡四聲,豎讀為紐,橫讀為韻,亦當(dāng)行下四字配上四字即為雙聲。若解此法,即解反音法。反音法有二種:一紐聲反音,二雙聲反音。一切反音有此法也?! 【_琴良首書林  欽伎柳觴深廬  釋曰:豎讀二字互相反也,傍讀轉(zhuǎn)氣為雙聲,結(jié)角讀之為疊韻。曰綺琴、云欽伎,互相反也,綺欽、琴伎兩雙聲,欽琴、綺伎二疊韻。上諧則氣類均調(diào),下正則宮商韻切。持綱舉目,庶類同然。  
    崔氏曰:傍紐者:(已上三字無異本)。  風(fēng)小月膾奇今精酉  表豐外厥琴羈酒盈  紐聲雙聲者:(已上五字無異本)?! ⊥翢煛 √靿]  右已前四字,縱讀為反語,橫讀是雙聲,錯讀為疊韻。何者?土煙、天塢是反語,天土、煙塢是雙聲,天煙、土塢是疊韻,乃一天字而得雙聲疊韻。略舉一隅而示,余皆效此。

    ○調(diào)聲  或曰:凡四十字詩,十字一管,即生其意。頭邊二十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詩,二十字一管,即生其意。語不用合帖,須直道天真,宛媚為上。且須識一切題目義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須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檢。作語不得辛苦,須整理其道,格(格,意也。意高為之格高,意下為之下格。)律調(diào)其言,言無相妨,以字輕重清濁間之須穩(wěn)。至如有輕重者,有輕中重,重中輕,當(dāng)韻即見。且莊字全輕,霜字輕中重,瘡字重中輕,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輕,青字全濁。詩上句第二字重中輕,不與下句第二字同聲為一管。上去入聲一聲,上句平聲,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聲。以次平聲,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聲。如此輪回用之,直至于尾。兩頭管上去入相近,是詩律也?!  魑逖云筋^正律勢尖頭  

    皇甫冉詩曰:(五言)中司龍節(jié)貴,上客虎符新。地控吳襟帶,有光漢縉紳。泛舟應(yīng)度臘,入境便行春。何處歌來暮,長江建鄴人?! ?br>
    又錢起《獻歲歸山》詩曰:(五言)欲知愚谷好,久別與春還。鶯暖初歸樹,云晴卻戀山。石田耕種少,野客性情閑。求仲時應(yīng)見,殘陽且掩關(guān)?! ∮治逖越^句詩曰:胡風(fēng)迎馬首,漢月送娥眉。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
      
    又崔曙《試得明堂火珠》詩曰:正位開重屋,凌空出火珠,夜來雙月滿,曙后一星孤。天凈光難滅,云生望欲無。終期圣明代,國寶在名都?! ?br>
    又陳閏《罷官后卻歸舊居》詩曰:不歸江畔久,舊業(yè)已凋殘。露草蟲絲濕,湖泥鳥跡干。買山開客舍,選竹作魚竿。何必勞州縣,驅(qū)馳效一官?! ?br>
    △齊梁調(diào)詩  張謂《題故人別業(yè)》詩曰:(五言)平子歸田處,園林接汝濆。落花開戶入,啼鳥隔窗聞。池凈流春水,山明斂霽云。晝游仍不厭,乘月夜尋君?! ?br>
    何遜《傷徐主簿》詩曰:(五言)世上逸群士,人間徹總賢。畢池論賞詫,蔣徑篤周施。 又曰:一旦辭東序,千秋送北邙;客簫雖有樂,鄰笛遂還傷?! ∮衷唬禾崆倬腿罴d酒覓揚雄;直荷行罩水,斜柳細牽風(fēng)?! ?br>△七言尖頭律  皇甫冉詩曰:閑看秋水心無染,高臥寒林手自栽。廬阜高僧留偈別,茅山道士寄書來。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殘薄何時稱獻納,臨歧終日自遲回?! ∮衷唬海ㄋ皆疲哄X起之詩也。)自哂鄙夫多野性,貧居數(shù)畝半臨湍。溪云帶雨來茅洞,山鵲將雛上藥欄。仙滿床閑不厭,陰符在篋老羞看。更憐童子宜春服,花里尋師到杏壇。  元氏曰:聲有五聲,角徵宮商羽也。分于文字四聲,平上去入也。宮商為平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角為入聲。故沈隱侯論云:“欲使宮徵相變,低昂舛節(jié),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一簡之內(nèi),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惫讨{(diào)聲之義,其為用大矣?! ≌{(diào)聲之術(shù),其例有三:一曰換頭,二曰護腰,三曰相承?! ∫?,換頭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詩曰:  飄搖宕渠域,曠望蜀門隈,水共三巴遠,山隨八陣開。橋形疑漢接,石勢似煙回。欲下他鄉(xiāng)淚,猿聲幾處催?! 〈似谝痪漕^兩字平,次句頭兩字去上入;次句頭兩字去上入,次句頭兩字平;次句頭兩字又平,次句頭兩字去上入;次句頭兩字又去上入,次句頭兩字又平:如此輪轉(zhuǎn),自初以終篇,名為雙換頭,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則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輪轉(zhuǎn)終篇,唯換第二字,其第一字與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為換頭,然不及雙換。又不得句頭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頭用去上入,則聲不調(diào)也。可不慎歟!  二,護腰者,腰,謂五字之中第三字也;護者,上句之腰不宜與下句之腰同聲。然同去上入則不可用,平聲無妨也。  庾信詩曰:誰言氣蓋代,晨起帳中歌?!  皻狻笔堑谌?,上句之腰也;“帳”亦第三字,是下句之腰:此為不調(diào)。宜護其腰,慎勿如此。  三,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內(nèi),去上入字則多,而平聲極少者,則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術(shù),向上向下二途,其歸道一也。  三平向上承者,如謝康樂詩云:溪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 ∩暇湮ㄓ小跋币蛔质瞧?,四字是去上入,故下句之上用“云霞收”三平承之,故曰上承也?! ∪较蛳鲁姓?,如王中書詩曰:待君竟不至,秋雁雙雙飛?! ∩暇湮ㄓ幸蛔质瞧剑娜ド先耄氏戮淠半p雙飛”三平承之,故曰三平向下承也。

    ○詩章中用聲法式  凡上一字為一句,下二字為一句,或上二字為一句,下一字為一句。(三言。)上二字為一句,下三字為一句。(五言。)上四字為一句,下二字為一句。(六言。)上四字為一句,下三字為一句。(七言。)  三言一平聲:驚七曜詔八神轉(zhuǎn)金蓋  二平聲:排閶闔度天津紛上馱  四言一平聲:寶運惟顯世康禮博有穆晬儀槐棘愷悌  二平聲:凝金曉陸紫玉山抽丹羽林發(fā)顧惟輕薄  三平聲:高邁堯風(fēng)仁風(fēng)遐闡皮卿未群  五言一平聲:九州不足步目擊道存者  二平聲:玄經(jīng)滿狹室綠水涌春波雨數(shù)斜塍斷蒙縣闕莊子  永慚問津所詠歌殊未已百行咸所該  三平聲:披書對明燭蘭生半上階無論更漏緩天命多羸仄  終缺九丹成水潢眾澮來洊雷揚遠聲  四平聲:儒道推桓榮非關(guān)心尚賢  六言二平聲:合國吹饗蠟賓沙頭白鶴自舞次宿密懸花亭將士來迎道側(cè)  日月馳邁不停仰瞻梓柚葉青八花沸躍神散  三平聲:客行感思無聊停車向路不乘奄忽縱橫無益洞口青松起風(fēng)  憂從中發(fā)愴愴何不歸棲高觀不為時于所顧  四平聲:蒸丹暫來巖下柴門半掩恒云濛濛霖雨氣凝況又流飄他方  南至滎陽停息何為貪生自謫身為灰土消爛  五平聲:蓬萊方丈相通人生幾何多憂風(fēng)起塵興暝暝登高臨河顧西  七言二平聲:將軍一去出湖海信是薄命向誰陳井上雙桐未掩鳳  嫁得作賦彈琴聲寒雁一一渡遼水誰堪坐感篋里扇  三平聲:相抱長眠不愿起自有傾城蕩舟妾燕宮美女舊出名  復(fù)娉無雙獨立人二人拂鏡開朱幕都護府里無相識  岱北云氣晝昏昏自從將軍出細柳左掖深閨行且宜  聊看玉房素女術(shù)  四平聲:秋鴻千百相伴至曾舞纖腰入金谷妾用丹霞持作衣  燕山去塞三千里金門巧笑本如神洛城秋風(fēng)依竹進  玉釵長袖共留賓唯見張女玄云調(diào)河畔青青唯見草  前期歲寒保一雙  五平聲:高樓岧峣連粉壁可憐春日桃花敷忖時俱來堪見迎  鴛鴦多情上織機云歸沙幕偏能暗還嗟團扇匣中秋  深入遑遑偏易平將軍勒兵討遼川初言度燕征玄菟  六平聲:朝朝愁向猶思床桃花蓲蘛無極妍春山興云盡如羅

    ○八種韻  凡詩有連韻,疊韻,轉(zhuǎn)韻,疊連韻,擲韻,重字韻,同音韻,交鎖韻?! ∫唬B韻者,第五字與第十字同音,故曰連韻。如湘東王詩曰:ㄍ谷管新抽,淇園竹復(fù)修,作龍還葛水,為馬向并州。  此上第五字是“抽”,第十字是“修”,此為佳也。  二,疊韻者,詩曰:看河水漠瀝,望野草蒼黃;露停君子樹,霜宿女姓姜?! 〈藶槊酪印! ∪D(zhuǎn)韻者,詩曰:蘭生不當(dāng)門,別是閑田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謬接瑤花枝,結(jié)根君王池;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fēng)吹。余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 ∷模B連韻者,第四、第五與第九、第十字同韻,故曰疊連韻。詩曰:羈客意盤桓,流淚下闌干;雖對琴觴樂,煩情仍未歡?! 〈藶辂愐病! ∥澹瑪S韻者,詩云:不知羞,不敢留。但好去,莫相慮。孤客驚,百愁生。飯蔬簞食樂道,忘饑陋巷不疲。  此之謂也?! ∮衷唬翰恢撸豢狭?。集麗城,夜啼聲。出長安,過上蘭。指揚都,越江湖。念邯鄲,忘朝餐。但好去,莫相慮?! ×?,重字韻者,詩云:望野草青青,臨河水活活;斜峰纜舟行,曲浦浮積沫?! 〈藶樯埔??! ∑?,同音韻者,所謂同音而字別也。詩曰:今朝是何夕,良人誰難覿;中心實憐愛,夜寐不安席?! 〈松系谖遄诌€是“席”音,此無妨也?! “?,交鎖韻。王昌齡《秋興》詩云:日暮此西堂,涼風(fēng)洗修木。著書在南窗,門館常肅肅。苔草彌古亭,視聽轉(zhuǎn)幽獨?;騿栍嗨鶢I,刈黍就空谷。

    ○四聲論  論云:經(jīng)案陸士衡《文賦》云:“其為物也多姿,其為體也屢遷,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庇衷疲骸柏S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適變,曲有微情?;蜓宰径髑桑蚶順愣o輕,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譬猶舞者赴節(jié)以投袂,歌者應(yīng)弦而遣聲。”文體周流,備于茲賦矣。陸公才高價重,絕世孤出,實辭人之龜鏡,固難得文名焉。至于四聲條貫,無聞焉爾。李充之制《翰林》,褒貶古今,斟酌病利,乃作者之師表;摯虞之《文章志》,區(qū)別優(yōu)劣,編輯勝辭,亦才人之苑囿。其于輕重巧切之韻,低昂曲折之聲,并秘之胸懷,未曾開口??v復(fù)屈、宋奮飛于南楚,揚、馬馳騖于西蜀,或升堂擅美,或入室稱奇,爭日月之光,竦凌云之氣;敬通、平子,分路揚鑣,武仲、孟堅,同途競遠;曹植、王粲、孔璋、公干之流,潘岳、左思、士龍、景陽之輩,自《詩》、《騷》之后,晉、宋已前,杞梓相望,良亦多矣。莫不揚藻敷萼,文美名香,彩與錦肆爭華,發(fā)響共珠林合韻。然其聲調(diào)高下,未會當(dāng)今,唇吻之間,何其滯歟!  夫四聲者,無響不到,無言不攝,總括三才,苞籠萬象。劉滔云:“雖復(fù)雷霆疾響,蟲鳥殊鳴,萬籟爭吹,八音遞奏,出口入耳,觸身動物,固無能越也。唯當(dāng)形聲之外,言語道斷,此所不論,竟蔑聞于終古,獨見知于季代,亦足悲夫。雖師曠調(diào)律,京房改姓,伯喈之出變音,公明之察鳥語,至于此聲,竟無先悟。且《詩》、《書》、《禮》、《樂》,圣人遺旨,探賾索隱,亦未之前聞。宋末以來,始有四聲之目。沈氏乃著其譜論,云起自周。故沈氏《宋書》《謝靈運傳》云:“五色相宣,八音協(xié)暢,玄黃律呂,各適物宜。故使宮羽相變,低昂舛節(jié),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一簡之內(nèi),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諷高歷賞,子建函谷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荊零雨之章,正長朔風(fēng)之句,并直舉胸懷,非傍經(jīng)史,正以音律調(diào)韻,取高前式?!眲⑻弦嘣疲骸暗谜甙蹬c理合,失者莫識所由,唯知齬難安,未悟安之有術(shù)。若‘南國有佳人’,‘夜半不能寐’,豈用意所得哉!”蕭子顯《齊書》云:“沈約、謝朓、王融,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比粍t蕭賾永明元年,即魏高祖孝文皇帝太和之六年也。昔永嘉之末,天下分崩關(guān)、河之地,文章殄滅。魏昭成、道武之世,明元、太武之時,經(jīng)營四方,所未遑也。雖復(fù)網(wǎng)羅俊民,獻納左右;而文多古質(zhì),未營聲調(diào)耳。及太和任運,志在辭彩,上之化下,風(fēng)俗俄移。故《后魏文苑序》云:“高祖馭天鏡,銳情文學(xué),蓋以頡頏漢徹,淹跨曹丕,氣遠韻高,艷藻獨構(gòu)。衣冠仰止,咸慕新風(fēng),律調(diào)頗殊,曲度遂改,辭罕淵源,言多胸臆,練古雕今,有所未值。至于雅言麗則之奇,綺合繡聯(lián)之美,眇歷年歲,未聞獨得。既而陳郡袁翻、河內(nèi)常景,晚拔疇類,稍革其風(fēng)。及肅宗御歷,文雅大盛,學(xué)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鬃釉唬骸烹y,不其然乎!’”從此之后,才子比肩,聲韻抑揚,文情婉麗,洛陽之下,吟諷成群。及徙宅鄴中,辭人間出,風(fēng)流弘雅,泉涌云奔,動合宮商,韻諧金石者,蓋以千數(shù),海內(nèi)莫之比也。郁哉煥乎,於斯為盛!乃甕牖繩樞之士,綺襦紈之童,習(xí)俗已久,漸以成性。假使對賓談?wù)?,聽訟斷決,運筆吐辭,皆莫之犯。  又吳人劉勰著《雕龍篇》云:“音有飛沈,響有雙疊,雙聲隔字而每舛,疊韻離句其必睽;沈則響發(fā)如斷,飛則聲揚不還;并鹿盧交往,逆鱗相批,迕其際會,則往蹇來替,其為疹病,亦文家之吃也?!庇衷疲骸奥暠M妍嗤,寄在吟詠,滋味流于下句,風(fēng)力窮于和韻。異音相慎謂之和,同聲相應(yīng)謂之韻,韻氣一定,則余聲易遣,和體抑揚,故遺響難契矣?!贝苏?,理到優(yōu)華,控引弘博,計其幽趣,無以間然。但恨連章結(jié)句,時多澀阻,所謂能言之者也,未必能行者也。  

    潁川錘嶸之作《詩評》,料簡次第,議其工拙。乃以謝朓之詩末句多蹇,降為中品,侏儒一節(jié),可謂有心哉!又云:“但使清濁同流,口吻調(diào)和,斯為足矣。至于平上去入,余病未能?!苯?jīng)謂:嶸徒見口吻之為工,不知調(diào)和之有術(shù),譬如刻木為鳶,搏風(fēng)遠,見其抑揚天路,騫翥煙霞,咸疑羽翮之行然,焉知王爾之巧思也。四聲之體調(diào)和,此其效乎!除四聲已外,別求此道,其猶之荊者而北魯、燕,雖遇牧馬童子,何以解錘生之迷?;驈?fù)云:“余病未能。”觀公此病,乃是膏盲之疾,縱使華陀集藥,扁鵲投針,恐魂歸岱宗,終難起也。嶸又稱:“昔齊有王元長者,嘗謂余曰:‘宮商與二儀俱生,往古詩人,不知用之。唯范曄、謝公頗識之耳?!苯褡x范侯贊論,謝公賦表,辭氣流靡,罕有掛礙,斯蓋獨悟于一時,為知聲之創(chuàng)首也?! ?br>
    洛陽王斌撰《五格四聲論》,文辭鄭重,體例繁多,剖析推研,忽不能別矣。魏定州刺史甄思伯,一代偉人,以為沈氏《四聲譜》不依古典,妄自穿鑿,乃取沈君少時文詠犯聲處以詰難之。又云:“若計四聲為紐,則天下眾聲無不入紐,萬聲萬紐,不可止為四也?!苯?jīng)以為三王異禮,五帝殊樂,質(zhì)文代變,損益隨時,豈得膠柱調(diào)瑟,守株伺兔者也。古人有言:“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笨鬃釉唬骸皽毓识?,可以為師矣?!薄兑住吩唬骸耙婚_一闔謂之變,往來無窮謂之通?!闭绻苏?,恐未成變通矣。且天平上去入者,四聲之總名也,征整政只者,四聲之實稱也。然則名不離實,實不遠名,名實相憑,理自然矣。故聲者逐物以立名,紐者因聲以轉(zhuǎn)注。萬聲萬紐,縱如來言;但四聲者,譬之軌轍,誰能行不由軌乎?縱出涉九州,巡游四海,誰能入不由戶也?四聲總括,義在于此?! ?br>
    經(jīng)數(shù)聞江表人士說:梁王蕭衍不知四聲,嘗從容謂中領(lǐng)軍朱異曰:“何者名為四聲?”異答云:“‘天子萬福’,即是四聲?!毖苤^異:“‘天子壽考’,豈不是四聲也。”以蕭主之博洽通識,而竟不能辨之。時人咸美朱異之能言,嘆蕭主之不悟。故知心有通塞,不可以一概論也。今尋公文詠,辭理可觀;但每觸籠網(wǎng),不知回避,方驗所說非憑虛矣。  

    沈氏《答甄公論》云:“昔神農(nóng)重八卦,卦無不純,立四象,象無不象。但能作詩,無四聲之患,則同諸四象。四象既立,萬象生焉;四聲既周,群聲類焉。經(jīng)典史籍,唯有五聲,而無四聲。然則四聲之用,何傷五聲也。五聲者,宮商角徵羽,上下相應(yīng),則樂聲和矣;君臣民事物,五者相得,則國家治矣。作五言詩者,善用四聲,則諷詠而流靡;能達八體,則陸離而華潔。明各有所施,不相妨廢。昔周、孔所以不論四聲者,正以春為陽中,德澤不偏,即平聲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熾如火,即上聲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離本,即去聲之象;冬天地閉藏,萬物盡收,即入聲之象:以其四時之中,合有其義,故不標(biāo)出之耳。是以《中庸》云:“圣人有所不知,匹夫匹婦,猶有所知焉。斯之謂也?!薄 ?br>
    魏秘書常景為《四聲贊》曰:“龍圖寫象,鳥跡ゼ光。辭溢流徵,氣靡清商。四聲發(fā)彩,八體含章。浮景玉苑,妙響金鏘?!彪m章句短局,而氣調(diào)清遠;故知變風(fēng)俗下,豈虛也哉。齊仆射陽休之,當(dāng)世之文匠也,乃以音有楚、夏,韻有訛切,辭人代用,今古不同,遂辨其尤相涉者五十六韻,科以四聲,名曰《韻略》。制作之士,咸取則焉,后生晚學(xué),所賴多矣。齊太子舍人李節(jié),知音之士,撰《音韻決疑》,其序云:“案《周禮》:‘凡樂:圜鐘為宮,黃鐘為角,大蔟為徵,沽洗為羽?!滩缓下桑w與宮同聲也。五行則火土同位,五音則宮商同律,ウ與理合,不其然乎。呂靜之撰《韻集》,分取無方。王微之制《鴻寶》,詠歌少驗。平上去入,出行閭里,沈約取以和聲之,律呂相合。竊謂宮商徵羽角,即四聲也。羽,讀如括羽之羽,亦之和同,以拉群音,無所不盡。豈其藏埋萬古,而未改于先悟者乎?”經(jīng)每見當(dāng)世文人,論四聲者眾矣,然其以五音配偶,多不能諧;李氏忽以《周禮》證明,商不合律,與四聲相配便合,恰然懸同。愚謂鐘、蔡以還,斯人而已。


    ●地卷(論體勢等)
    ○十七勢  或曰:詩有學(xué)古今勢一十七種,具列如后:  
    第一,直把入作勢;第二,都商量入作勢;
    第三,直樹一句,第二句入作勢;
    第四,直樹兩句,第三句入作勢;
    第五,直樹三句,第四句入作勢;
    第六,比興入作勢;第七,謎比勢;第八,下句拂上句勢;
    第九,感興勢;第十,含思落句勢;第十一,相分明勢;
    第十二,一句中分勢;第十三,一句直比勢;第十四,生殺回薄勢;
    第十五,理入景勢;第十六,景入理勢;第十七,心期落句勢?! ?br>
    第一,直把入作勢。  
    直把入作勢者,若賦得一物,或自登山臨水,有閑情作,或送別,但以題目為定;依所題目,入頭便直把是也。皆有此例。
    昌齡《寄驩州》詩入頭便云:“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br>又《見譴至伊水》詩云:“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諾?!?br>又《題上人房》詩云:“通經(jīng)彼上人,無跡任勤苦?!?br>又《送別》詩云:“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氛氳。”
    又《送別》詩云:“河口餞南客,進帆清江水?!?br>又如高適云:“鄭侯應(yīng)棲遑,五十頭盡白?!?br>又如陸士衡云:“顧侯體明德,清風(fēng)肅已邁。”  第二,都商量入作勢?! ?br>都商量入作勢者,每詠一物,或賦贈答寄人,皆以入頭兩句平商量其道理,第三第四第五句入作是也。皆有其例。
    昌齡《上同州使君伯》詩言:“大賢奈孤立,有時起絲綸。伯父自天稟,元功載生人。”(是第三句入作)。
    又《上侍御七兄》詩云:“天人俟明略,益、稷分堯心。利器必先舉,非賢安可任。吾兄執(zhí)嚴憲,時佐能鉤深。”(此是第五句入作勢也)?! 〉谌?,直樹一句,第二句入作勢?! ?br>直樹一句者,題目外直樹一句景物當(dāng)時者,第二句始言題目意是也。
    昌齡《登城懷古》詩入頭便云:“林,藪寒蒼茫,登城遂懷古?!?br>又《客舍秋霖呈席姨夫》詩云:“黃葉亂秋雨,空齋愁暮心?!?br>又:“孤煙曳長林,春水聊一望?!?br>又《送鄢賁覲省江東》詩云:“楓橋延海岸,客帆歸富春?!?br>又《宴南亭》詩云:“寒江映村林,亭上納高潔?!保ù耸侵睒湟痪洌诙淙胱鲃?。)  
    第四,直樹兩句,第三句入作勢?! ?br>直樹兩句,第三句入作勢者,亦題目外直樹兩句景物,第三句始入作題目意是也。
    昌齡《留別》詩云:“桑林映陂水,雨過宛城西,留醉楚山別,陰云暮凄凄?!保ù耸堑谌淙胱鲃菀病# ?br>
    第五,直樹三句,第四句入作勢?! ?br>直樹三句,第四句入作勢者,亦有題目外直樹景物三句,然后即入其意,亦有第四第五句直樹景物,后入其意,然恐爛不佳也。
    昌齡《代扶風(fēng)主人答》云:“殺氣凝不流,風(fēng)悲日彩寒,浮埃起四遠,游子彌不歡?!保ù耸堑谒木淙胱鲃?。)
    又《旅次至周至過韓七別業(yè)》詩云:“春煙桑柘林,落日隱荒墅,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佇。故人家於茲,招我漁樵所?!保ù耸堑谖寰淙胱鲃?。)  

    第六,比興入作勢?! ?br>比興入作勢者,遇物如本立文之意,便直樹兩三句物,然后以本意入作比興是也。
    昌齡《贈李侍御》詩云:“青冥孤云去,終當(dāng)暮歸山;志士杖苦節(jié),何時見龍顏?”
    又云:“眇默客子魂,倏鑠川上暉,還云慘知暮,九月仍未歸。”
    又:“遷客又相送,風(fēng)悲蟬更號?!?br>又崔曙詩云:“夜臺一閉無時盡,逝水東流何處還?!?br>又鮑照詩曰:“鹿鳴思深草,蟬鳴隱高枝,心自有所疑,旁人那得知?!薄 ?br>
    第七,謎比勢。  
    謎比勢者,言今詞人不悟有作者意,依古勢有例。
    昌齡《送李邕之秦》詩云:“別怨秦、楚深,江中秋云起,(言別怨與秦,楚之深遠也。別怨起自楚地,既別之后,恐長不見,或偶然而會,以此不定,如云起上騰于青冥,從風(fēng)飄蕩,不可復(fù)歸其起處,或偶然而歸爾。)天長夢無隔,月映在寒水?!保m天長,其夢不隔。夜中夢見。疑由相會,有如別,忽覺,乃各一方,互不相見,如月影在水,至曙,水月亦了不見矣。)  第八,下句拂上句勢?! ?br>下句拂上句勢者,上句說意不快,以下句勢拂之,令意通。
    古詩云:“夜聞木葉落,疑是洞庭秋?!?br>昌齡云:“微雨隨云收,濛濛傍山去?!?br>又云:“海鶴時獨飛,永然滄洲意?!薄 ?br>
    第九,感興勢?! ?br>感興勢者,人心至感,必有應(yīng)說,物色萬象,爽然有如感會。亦有其例。
    如常建詩云:“冷冷七弦遍,萬木澄幽音,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br>又王維《哭殷四》詩云:“泱漭寒郊外,蕭條聞哭聲,愁云為蒼茫,飛鳥不能鳴?!薄 〉谑悸渚鋭??! ?br>含思落句勢者,每至落句,常須含思;不得令語盡思窮;或深意堪愁,不可具說。即上句為意語,下句以一景物堪愁,與深意相愜便道。仍須意出成感人始好。
    昌齡《送別》詩云:“醉后不能語,鄉(xiāng)山雨霧霧?!?br>又落句云:“日夕辨靈藥,空山松桂香?!?br>又:“墟落有懷縣,長煙溪樹邊?!?br>又李湛詩云:“此心復(fù)何已,新月清江長。”  

    第十一,相分明勢?! ?br>相分明勢者,凡作語皆須令意出,一覽其文,至于景象,恍然有如目擊;若上句說事未出,以下一句助之,令分明出其意也。
    如李湛詩云:“云歸石壁盡,月照霜林清。”
    崔曙詩云:“田家收已盡,蒼蒼唯白茅?!薄 〉谑痪渲蟹謩?。  
    一句中分勢者,“海凈月色真。”  

    第十三,一句直比勢。  
    一句直比勢者,“相思河水流。”  

    第十四,生殺回薄勢。  
    生殺回薄勢者,前說意悲涼,后以推命破之;前說世路伶俜榮寵,后以至空之理破之入道是也。  第十五,理入景勢?! ?br>理入景勢者,詩不可一向把理,皆須入景,語始清味;理欲入景勢,皆須引理語入一地及居處,所在便論之,其景與理不相愜,理通無味。昌齡詩云:“時與醉林壑,因之墮農(nóng)桑,槐煙漸含夜,樓月深蒼茫?!薄 〉谑?,景入理勢?! ?br>景入理勢者,詩一向言意,則不清及無味;一向言景,亦無味。事須景與意相兼始好。凡景語入理語,皆須相愜,當(dāng)收意緊,不可正言。景語勢收之便論理語,無相管攝。方今人皆不作意,慎之。
    昌齡詩云:“桑葉下墟落,鹍雞鳴渚田,物情每衰極,吾道方淵然?!薄 ?br>
    第十七,心期落句勢?! ?br>心期落句勢者,心有所期是也。
    昌齡詩云:“青桂花未吐,江中獨鳴琴?!保ㄑ郧喙鸹ㄍ轮畷r,期得相見;花既未吐,即未相見,所以江中獨鳴琴。)
    又詩云:“還舟望炎海,楚葉下秋水。”(言至秋方始還。此《送友人之安南》。)

    ○十四例(皎公《詩議》新立八種對十五例,具如后。十五例御草本消之。)  
    一,重疊用事之例;二,上句用事,下句以事成之例;三,立興以意成之例;四,雙立興以意成之例;五,上句古,下句以即事偶之例;六,上句立意,下句以意成之例;七,上句體物,下句以狀成之例;八,上句體時,下句以狀成之例;九,上句用事,下句以意成之例;十,當(dāng)句各以物色成之例;十一,立比以成之例;十二,覆意之例;十三,疊語之例;十四,避忌之例;(御草本消之。)十五,輕重錯謬之例?! ?br>
    一,重疊用事之例。詩曰:“凈宮鄰博望,香剎對承華。”  
    二,上句用事,下句以事成之例。詩曰:“子玉之?dāng)?,屢增惟塵?!保ㄉ暇涑觥秱鳌罚戮涑觥对姟?。)
    三,立興以意成之例?!对姟吩唬骸盃I營青蠅,止于樊,愷悌君子,無信讒言?!庇衷娫疲骸懊髟抡崭邩?,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四,雙立興以意成之例。《詩》曰:“鼓鐘鏘鏘,淮水湯湯,憂心且傷?!庇衷娫唬骸扒嗲嗔晟习?,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薄 ?br>五,上句古,下句以即事偶之例。詩曰:“昔聞汾水游,今見塵外鑣”  
    六,上句意,下句以意成之例。《詩》曰:“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薄 ?br>七,上句體物,下句以狀成之例。詩曰:“朔風(fēng)吹飛雨,蕭條江上來?!薄 ?br>八,上句體時,下句以狀成之例。詩曰:“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薄 ?br>九,上句用事,下句以意成之例。詩曰:“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薄 ?br>十,當(dāng)句各以物色成之例。詩曰:“明月照積雪,朔風(fēng)勁且哀。”  
    十一,立比以成之例。詩曰:“余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  
    十二,覆意之例。詩曰:“延州協(xié)心許,楚老惜蘭芳,解劍竟何及,撫墳徒自傷。”  
    十三,疊語之例。詩曰:“故人心尚爾,故心人不見?!庇衷娫唬骸凹葹轱L(fēng)所開,還為風(fēng)所落?!薄 ?br>十四,避忌之例。詩曰:“何況雙飛龍,羽翼縱當(dāng)乘。”又詩曰:“吾兄既鳳翔,王子亦龍飛。”  
    十五,輕重錯謬之例。陳王之誄武帝,遂稱“尊靈永蟄”;孫楚之哀人臣,乃云:“奄忽登遐?!保ㄗ忧G《王驃騎誄》。此錯繆一例也,見《顏氏傳》。)今於古律之上,始末酷論,以祛未悟,則反正之道,可得而聞也。


    ○十體(崔氏《新定詩體》開十種體,具例如后出右。)  
    一,形似體;二,質(zhì)氣體;三,情理體;四,直置體;五,雕藻體;六,映帶體;七,飛動體;八,婉轉(zhuǎn)體;九,清切體;十,菁華體?! ?br>
    一,形似體?! ⌒嗡企w者,謂貌其形而得其似,可以妙求,難以粗測者是。詩曰:“風(fēng)花無定影,露竹有余清?!庇衷疲骸坝称謽湟筛。朐品逅茰p。(如此即形似之體也。)  

    二,質(zhì)氣體?! ≠|(zhì)氣體者,謂有質(zhì)骨而作志氣者是。詩云:“霧烽暗無色,霜旗凍不翻,雪覆白登道,冰塞黃河源?!保ù耸琴|(zhì)氣之體也。)  

    三,情理體?! ∏槔眢w者,謂抒情以入理者是。詩云:“游禽暮知返,行人獨未歸?!庇衷疲骸八泥彶幌嘧R,自然成掩扉?!保ù思辞槔碇w也。)  

    四,直置體?! ≈敝皿w者,謂直書其事置之於句者是。詩云:“馬銜苜蓿葉,劍瑩鴨鵜膏。”又曰:“隱隱山分地,滄滄海接天?!保ù思词侵敝弥w。)  

    五,雕藻體。  雕藻體者,謂以凡事理而雕藻之,成于妍麗,如絲彩之錯綜,金鐵之砥煉是。詩曰:“岸綠開河柳,池紅照海榴。”又曰:“華志怯馳年,韶顏慘驚節(jié)?!保ù思词堑裨逯w。)  

    六,映帶體?! ∮硯w者,謂以事意相愜,復(fù)而用之者是。詩曰:“露花疑濯錦,泉月似沉珠?!保ù艘饣ㄋ棋\,月似珠,自昔通規(guī)矣。然蜀有濯錦川,漢有明珠浦,故特以為映帶。)又曰:“侵云蹀征騎,帶月倚雕弓?!保ā霸乞T”與“月弓”是復(fù)用,此映帶之類。)又曰:“舒桃臨遠騎,垂柳映連營?!薄 ?br>
    七,飛動體?! ★w動體者,謂詞若飛騰而動是。詩曰:“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庇衷疲骸霸鹿怆S浪動,山影逐波流?!保ù思达w動之體。)  

    八,婉轉(zhuǎn)體。  婉轉(zhuǎn)體者,謂屈曲其詞,婉轉(zhuǎn)成句是。詩曰:“歌前日照梁,舞處塵生襪?!庇衷唬骸胺荷蔁熍e,凝花菊露滋。”(此即婉轉(zhuǎn)之類。)  

    九,清切體?! ∏迩畜w者,謂詞清而切者是。詩曰:“寒葭凝露色,落葉動秋聲?!庇衷唬骸霸陈暢鰨{斷,月彩落江寒。”(此即是清切之體。)  

    十,菁華體?! ≥既A體者,得其精而忘其粗者是。詩曰:“青田未矯翰,丹穴欲乘風(fēng)?!柄Q生青田,鳳出丹穴;今只言青田,即可知鶴,指言丹穴,即可知鳳,此即文典之菁華。又曰:“曲沼疏秋蓋,長林卷夏帷?!保ㄇ?,池也。)又曰:“積翠微深潭,舒丹明淺瀨?!保ǖぜ聪迹浼礋熞?。今只言丹、翠,即可知煙、霞之義。況近代之儒,情識不周于變通,即坐其危險,若茲人者,固未可與言。)


    ○六義  一曰風(fēng),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一曰風(fēng)?! ◇w一國之教謂之風(fēng)?!蛾P(guān)雎》、《麟趾》文化,王者之風(fēng)也;《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fēng)也。王云:“天地之號令曰風(fēng)。上之化下,猶風(fēng)之靡草,行春令則和風(fēng)生,行秋令則寒風(fēng)殺,言君臣不可輕其風(fēng)也?!薄 ?br>
    二曰賦?! ○ㄔ疲骸百x者,布也。匠事布文,以寫情也。”王云:“賦者,錯雜萬物,謂之賦也?!薄 ?br>三曰比?! ○ㄔ唬骸氨日?,全取外象以興之,‘西北有浮云’之類是也?!蓖踉疲骸氨日撸北绕渖?,謂之比假,如‘關(guān)關(guān)雎鳩’之類是也?!薄 ?br>
    四曰興。  皎曰:“興者,立象於前,后以人事諭之,《關(guān)雎》之類是也?!蓖踉疲骸芭d者,指物及比其身說之為興,蓋托諭謂之興也。”  

    五曰雅。  皎曰:“正四方之風(fēng)謂雅。正有小大,故有大小雅焉?!蓖踉疲骸把耪撸?。言其雅言典切,為之雅也?!薄 ×豁??! ⊥踉疲骸绊炚?,贊也。贊嘆其功,謂之頌也?!别ㄔ疲骸绊炚撸菀?。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  古人云:“頌者,敷陳似賦,而不華侈;恭慎如銘,而異規(guī)誡。”以六義為本,散乎情性,有君臣諷刺之道焉,有父子兄弟朋友規(guī)正之義焉。降及游覽答贈之例,各于一道,全其雅正。

    ○八階(《文筆式》。又《詩格》轉(zhuǎn)反為八體,后采八階。御草本有此,而以朱銷之。)  一,詠物階;二,贈物階;三,述志階;四,寫心階;五,返讠州階;六,贊毀階;七,援寡階;八,和詩階。
      
    第一,詠物階。詩曰:“雙眉學(xué)新綠,二臉例輕紅,言模出浪鳥,字寫入花蟲。”又云:“灑塵成細跡,點水作圓文,白銀花里散,明珠葉上分?!薄 ♂屧唬郝勆駧X而賦金花,睹仙蓬以歌玉葉,或思今而染墨,乍感昔以抽毫。此乃詠物之階斯顯,即事之言是著?! ?br>
    第二,贈物階。詩曰:“心貞如玉性,志潔若金為,托贈同心葉,因附合歡枝。”又曰:“合瞑刺縫罷,守啼方達曙,帶長垂兩巾,代人交手處?!薄 ♂屧唬赫нz芳蘊之菉葉,時贈滴瀝之輕花,假類玉以制文,托如金而起詠,雖復(fù)表心著跡,還以贈物為名。  

    第三,述志階。詩曰:“有鳥異孤鸞,無群飛獨漾,鶴戲逐輕風(fēng),起響三臺上?!庇衷唬骸罢煞驊芽犊?,膽上涌波奔,只將三尺劍,決構(gòu)一朱門。”  釋曰:燕雀之為易測,鸞鳳之操難知,有如候雁銜蘆,騰龍附云,上哲托以呈抱,明賢因而表志,坦蕩之位既陳,慷慨之雄是立?!?br> 
    第四,寫心階。詩曰:“命禮遣舟車,佇望談言志,若值信來符,共子同琴瑟?!庇衷唬骸安寤ɑㄎ葱挂乱乱严?,望望遙心斷,凄凄愁切腸。”  釋曰:春光暖暖,托青鳥以通言;夏日悠悠,因紅箋而表意。若也招朋命侶,方事一斟兩酌;追舊狎新,如應(yīng)三揮四撫。既傾一樽若是,故以寫心為名。
      
    第五,返洲階。詩曰:“盛夏盛炎光,焦天焦氣烈?!庇衷唬骸扒咫A清溜瀉,涼戶涼風(fēng)入。”  釋曰:此述涼秋,彼陳盛暑,九冬雪狀凄人,三春風(fēng)光可玩。即二節(jié)各舉,且兩時互列,語既差舛,故以酬為名。
      
    第六,贊毀階。詩曰:“施朱桃惡采,點黛柳慚色。”又云:“皓,雪已藏暉,凝霜方疊影?!薄 ♂屧唬嘿澊司毟馃o方,毀彼羅紈取證,既近辱緹錦,亦遠恥霜雪。至如梁家畫黛,漢女久矣低顏;宋里施朱,江妃故宜斂色。且自重。又曰:褒貶之事既彰,贊毀之階是立。  

    第七,援寡階。詩曰:“女蘿本細草,抽莖信不功,憑高出嶺上,假樹入云中。”又云:“愁臨玉臺鏡,淚垂金縷裙?!薄 ♂屧唬旱菐r眺遠,陟嶺瞻高,此乃假彼敷榮,因他茂實。且復(fù)何異鸞鏡絕塵,遂寫如花之嫩頰;龍津屏浪,乃照似月之蛾眉。既憑有功,亦假托于信。(又曰而住。)  

    第八,和詩階。詩曰:“花桃微散紅,萌蘭稍開紫,客子情已多,春望復(fù)如此?!庇衷唬骸帮L(fēng)光搖隴麥,日華英林蕊,春情重以傷,歸念何由弭?!薄 ♂屧唬狐S蘭碧桂,風(fēng)舞葉上之飛香;紫李紅桃,日漾花中之艷色。彼既所呈九暖,此即復(fù)答三春。兼疑秋情,齊嗟夏抱。染墨之辭不異,述懷之志皆同,彼此宮商,故稱相和。王斌有言曰:“無山可以減水,有日必應(yīng)生月。”夫洲采答詩,言法語復(fù),但令切著,施教無兼。

    ○六志(《筆札》略同。)  一曰,直言志;二曰,比附志;三曰,寄懷志;四曰,起賦志;五曰,貶毀志;六曰,贊譽志?! ?br>
    一曰,直言志?! ≈毖灾菊?,謂的申物體,指事而言,不藉余風(fēng),別論其詠。即假作《屏風(fēng)詩》曰:“綠葉霜中夏,紅花雪里春,去馬不移跡,來車豈動輪。”  釋曰:畫樹長青,不許經(jīng)霜變色;圖花永赤,寧應(yīng)度雪改容。毫模去跡,(料判)未移蹤;筆寫行輪,何能進轍。如斯起詠,所例曰直,不藉煩詞,自然應(yīng)(格悟)。
      
    二曰,比附志?! ”雀街菊撸^論體寫狀,寄物方形,意托斯間,流言彼處。即假作《贈別》詩曰:“離情弦上急,別曲雁邊嘶,低云(百種千過)郁,垂露(幾千)行啼?!薄 ♂屧唬簾o方敘意,寄急狀于弦中;有意論情,附嘶聲于雁側(cè)。上見低云之郁,托愁氣以合詞;下矚垂露懸珠,寄啼行而奮筆。意在妝頰,喻說鮮花;欲述眉形,假論低月。傳形在去,類體在來,意涉斯言,方稱比附?! ∪唬膽阎?。  寄懷志者,謂情含郁抑,語帶譏微,事(側(cè)例)膏盲,詞褒譎詭。即假作《幽蘭》詩曰:“日月雖不照,馨香要自豐,有怨生幽地,無由逐遠風(fēng)。”  釋曰:“吝道日月不明,自表生于幽地;略述馨香有質(zhì),還論逐吹無由。猶屈原多俠,《離騷》之詠勃興;賈誼不申,《伏鳥》之歌云作。如斯之例,因號寄懷。  
    四曰,起賦志。  起賦志者,謂《斤斥》論古事,指列今詞,?!洞呵铩分f風(fēng),起筆札之新號?;蛑溉藶槎?,就跡行以題篇;或立事成規(guī),造因由而遣筆。附申名況,托志(浮流)言,例此之徒,皆名起賦。即假作《賦得魯司寇》詩曰:“隱見通榮辱,行藏備卷舒,避席談曾子,趨庭誨伯魚?!薄 ♂屧唬河械罒o道之說,備列前聞;用之舍之之事,名傳后代。曾參避席,文載《孝經(jīng)》;鯉也過庭,義班《論語》。如斯之例,事得成言,因舊行新,故名起賦者也。  

    五曰,貶毀志。  貶毀志者,謂指物實佳,興文道惡,他言作是,我說宜非。文筆見貶,言詞致毀,證善為惡,因以名之。即假作《田家》詩曰:“有意嫌千石,無心羨九卿,且悅丘園好,何論冠蓋生?!薄 ♂屧唬呵绺撸d言有棄;九卿位重,所愿無心。翻非冠蓋,例悅丘園,貶毀之情,自然隆著?!?br> 
    六曰,贊譽志?! ≠澴u志者,謂心珍賤物,言貴者不如;意重今人,云先賢莫及。詞褒筆味,玄欺豐歲之珍;語贊文峰,劇勝饑年之粟。小中出大,短內(nèi)生長,拔滯升微,方云贊譽。即假作《美人》詩,詩曰:“宋臘何須說,虞姬未足談,頰態(tài)花翻愧,眉成月倒慚。”  釋曰:宋臘無雙,播徽音于筆札;虞姬罕匹,飛令譽于含章。鮮花笑樹,刺施妝之未如;初月開云;信圖眉而莫及。俱論彼弱,玄識此強,假名具陳,方申指的。

    ○九意  一,春意;二,夏意;三,秋意;四,冬意;五,山意;六,水意;七,雪意;八,雨意;九,風(fēng)意。  
    △春意  
    云生似蓋,霧起如煙。(山行)  
    垂松萬歲,臥柏千年。(山行)  
    羅云出岫,綺霧張?zhí)臁#ㄉ叫校 ?br>紅桃繡苑,碧柳裝田。(游園)  
    風(fēng)生玉艷,日帶金妍。(野望)  
    窗中落粉,瑟上鳴弦?! 〕票稳眨τ陜A天。(大雨)  
    三山引霧,六澤浮煙。(望晴)  
    鴻歸塞北,雁入幽邊。(望晴)  
    蜂歌樹里,蝶舞花前。(游園)  
    悲瞻漢地,泣望胡天。(從戎)  
    秦娥鼓瑟,越女調(diào)弦。(席興)  
    離衿十載,別袂三年。(怨別)  
    風(fēng)飄綺袖,日照花鈿。(美人)  
    鳴鐘伏趙,摻鼓降燕。(劍騎)  
    三山帶霧,五仞含煙。(劍騎)  
    平原皎潔,下蔡芬芳。(游園)  
    金池水綠,玉苑花紅。(游園)  
    燈前覆盞,燭下傾觴。(夜飲)  
    鴻辭繡沼,燕入華梁。(傷別)  
    游蜂熠耀,舞蝶翱翔。(酣飲)  
    花開故苑,柳發(fā)新裝。(游池)  
    同觀比翼,共眺鴛鴦。(游池)  
    眉間葉綠,臉上花黃。(美人)  
    琴宜袖短,舞勢裙長。(妓女)  
    懸情憶土,舉目思鄉(xiāng)。(客怨)  
    云生鶴嶺,霧起鸞崗。(山行)  
    天開寶艷,日寫金光。(淵居)  
    風(fēng)飄洞戶,月照長廊。(淵居)  
    環(huán)欹照曜,佩動鏗鏘。(搗練)  
    蘭腰婀娜,玉手低昂。(搗練)  
    猿啼柏阜,鳥喚松崗。(山行)  
    三危鳥翅,九折羊腸。(山行)  
    鳴鳩振羽,噪雁番歸?! ★L(fēng)飄芍藥,日照墻微。(野望)  
    嬌同漢婦,態(tài)若湘妃。(美人)  
    朝悲鳳幕,夜泣鸞帷。(閨怨)  
    良人憫默,賤女歔欷。(送別)  
    娼人過漢,蕩婦桑媒。(寓目)  
    房櫳夜泣,洞戶朝悲。(閨怨)  
    持花夕返,采葉朝歸。(蠶婦)  
    孤眠繡帳,獨寢羅幃。(閨怨)  
    顏同趙燕,面似西施。(美人)  
    稚兒荷條,織女鳴機。(田家)  
    尋山采蕨,亙野收薇。(田家)  
    啼淹武服,泣爛戎衣。(從戎)  
    紅桃似頰,碧柳如眉。(游園)  
    萍開舊沼,藕發(fā)新泥。(游池)  
    黃禽命駕,紫燕相隨。(寓目)  
    丹桃曄曄,綠竹猗猗。(游池)  
    觀魚引詠,視鳥興詩。(同上)  
    桃蹊遣爵,菊浦酬卮。(園瞧)  
    風(fēng)光紫闕,日曜丹墀。(同上)  
    新梅婀娜,嫩柳逶迤?! ∫四旭厚唬倥畢⒉?。(芳草)  
    龍城馬倦,雁塞人疲。(從戎)  
    通情豆蔻,奇意相思。(美人)  
    云從浪覆,日逐波欹?! ∮蓙韽V額,本自長眉。(美人)  
    君心易改,妾意難移。(美人)  


    △夏意  煙云夕卷,火霧朝開?! ?br>招涼入苑,避暑登臺。(游園)  
    臨池命盞,入水呼杯。(池醮)  
    風(fēng)扌委翠柳,月灼芳梅。(游園)  
    單紗夜剪,輕縠朝裁。(妓女)  
    陽風(fēng)乍舉,炎氣翻來。(焰氣)  
    尋風(fēng)照灼,逐水徘徊。(游池)  
    浮瓜百只,沈李千枚?! ≈煜紪|起,赤日西頹。(日晚)  
    飄風(fēng)蝶起,拂水蓮開。(游園)  
    松禽風(fēng)響,柏鳥聲哀。(山行)  
    愁心叵卻,眼淚難裁。(閨怨)  
    榴觴滿榼,菊酒盈杯。(對酒)  
    酬觴玉德,獻雅金才。(敘觴)  
    同嘗鳳髓,共乳龍?zhí)?。(貴席)  
    時登水殿,或上風(fēng)臺。(避暑)  
    三桃宜獻,五柳堪酬。(望人)  
    巫山我愛,洛浦君求。(神女)  
    移床就沼,改幕依流?! √m池遜遁,金谷周游。(游園)  
    長宵繾綣,永夜綢繆。(美人)  
    胡城足怨,隴幕多愁。(客怨)  
    分桃入寵,割袖為儔。(美人)  
    臨池顧影,就水搔頭。(美人)  
    終輕七貴,焉重五侯。(逸仕)  
    眉造態(tài),雹粉倦羞。(美人)  
    江邊亂淥,溪上迷紅。(美人)  
    天開龍日,海放魚風(fēng)。(寓目)  
    追涼上苑,避暑幽宮。(避暑)  
    觀魚濠上,眺美桑中。(寓目)  
    閑門耿耿,寂帳忡忡。(有懷)  
    朝看列缺,暮望豐隆。(雨貌)  
    云從土馬,水逐泥牛。(雨貌)  
    元輕別鵲,本謝蜩蟲。(謙短)  
    金聲漏盡,玉潤番終。(傷情)  
    芳涼易竭,玉井先窮。(傷游)  
    秦庭奮猛,漢室馳雄?! ∠瘸謱殑Γ瑓s挽烏弓。  平生好怒,立性從戎?! 〔欧前遵R,智闕青牛。(謙短)  
    檐前花笑,戶外鶯嬌?! 』▓@命駕,綺殿相招?! 椙偃跬?,妙舞纖腰。(妓女)  興言嗚咽,發(fā)語號咷。  歌持越劍,舞拔吳刀。(劍騎)  
    池旁寄意,折藕相撩。(采蓮)  
    魚燈晃夜,龍燭明宵。(夜飲)  
    關(guān)山迢迢,津路遙遙。(遠移)  
    長安遠遠,白日迢迢?! ●Y輪漢室,策馬胡橋?! 〗K軍棄帛,司馬題橋。(求遷)  心存驥尾,意托鴻毛。(求遷)  
    △秋意  
    火云將閱,水月翻明?! ″\霞朝暗,碧霧霄清?! 〕靠炊妊悖挂曪w螢。  燈來若月,火度如星。(秋夜)  
    金風(fēng)乍動,縠袖時輕?! 』ǖ蛴裨?,月落金城。(傷逝)  
    鴻辭漢沼,燕別吳庭。(怨別)  
    秦宮振響,漢室揚名。(美人)  
    燈前滅影,燭下流形。(傷逝)  
    龍門泣淚,馬邑悲鳴。(從戎)  
    啼看繡帳,泣望花屏。(閨情)  
    能妝面貌,巧畫蛾眉。(美人)  
    能歌緩唱,妙舞腰輕。  蒲桃我酌,竹葉君傾。(樂飲)  
    蓬門匿影,甕牖藏形。(隱士)  
    桑中遣意,漢側(cè)留情?! ∽放笕罴?,命友劉伶。(飲士)  
    遲遲璧玉,映映羅云?! ▲櫄w熠耀,鶴度繽紛?! ∠x鳴東圃,蟬叫西園?! ★L(fēng)高塞邑,日慘函關(guān)?! ∮物L(fēng)索索,逝水渾渾?! 』ǖ蛳虏?,木落平原。  龍城念子,馬邑思君?! ∪鍧M榼,九醞盈樽。(樂飲)  
    蒲桃瀺灂,竹葉氛氳?! ▲Q弦雁塞,佩劍龍門?! ⌒脑箲崙?,眼淚渾渾。(愁意)  心羅天地,意網(wǎng)乾坤。(雄士)  
    晨招公子,夕餞王孫。(游遇)  
    山傍日暗,嶺上云昏。(山行)  
    風(fēng)驚樹動,水激雷奔。(山行)  
    踟躕三徑,涉獵幽蹊?! ×_云靄靄,玉露凄凄。  蟬鳴飲露,燕罷銜泥?! 〉巧斤魡?,入谷猿啼。(山行)  

    摧藏夜泣,悵望孤棲。(閨怨)  
    山斜馬惑,澗曲人迷?! 〗痫L(fēng)動壁,桂月霄低?! ★L(fēng)飄曲澗,水噎長溪。(山行)  無方日暗,有意云梯。(求士)  
    三虞風(fēng)一,五百聲齊。(美人)  
    揮戈出塞,拔劍龍蹊。(從戎)  
    風(fēng)飄綺袖,日照金堤。(美人)  
    衡門寂寂,白社棲棲。  朝瞻澗雉,曉候山雞?! ¢_門出獻,閉戶酬稽?! 』杌杈_帳,寂寂蘭閨。(閨怨)  
    朝悲[火帝]鼓,夕泣搖鞞。(從戎)  
    珠星皎皎,璧月朧朧?! ★L(fēng)飄紫柏,日翳青桐?! ⌒禄T綠,晚蕊開紅。  花飛木悴,葉落條空。  秋天秋夜,秋月秋蓬。  秋池秋雁,秋渚秋鴻?! 〕颇?,夕雨濛濛。  猿啼紫柏,蟬泣青松。(山行)  
    時迎牧子,乍送田翁。  南池養(yǎng)雁,北澤呼鴻?! 「栌Q,舞送玄龍。(愁意)  兒栽白薤,女蒔青蔥。(田家)  
    千愁入臆,百恨填胸。(愁意)  
    心悲易足,眼淚難供?! ”痉Q桃李,今謝芙蓉。(傷逝)  
    燈暉幕靜,月照人空。  眉如葉綠,頰類花紅。(美人)  
    呼歌八表,叱咤三公。(劍騎)  
    弓穿白虎,手制黃龍?! 【銉A鄭盞,共覆堯鐘?! ≤P躇陌上,搔手房櫳?! ⌒腥缭露?,立若花叢?! ?br>△冬意  瓊梅落葉,玉樹凋柯?! ”_雁沼,凍結(jié)鴛河?! ↓埑秋L(fēng)少,馬邑寒多。  重帷艷錦,復(fù)帳珠羅?! ≡颇遽?,霧結(jié)三河?! m商韻動,律呂調(diào)和。(奏樂)  方筵趙舞,曲宴韓娥。(妓女)  
    佯嗔怨少,笑語嬌多。(夜伎)  
    花仙妙舞,月燭清歌?! ∏чT涉獵,萬戶經(jīng)過。  持觴隱亞,促酒嵬峨。(飲)  
    松蹊萬仞,石水千過。(山行)  
    馳輿響轄,蹀馬聲珂。  盧龍惆悵,碣石呼嗟。(從戎)  
    蒙憐是笑,得寵由歌。(美人)  
    三危怨少,九折悲多?! ↓埲茫揸I新磨。(劍騎)  
    枯藤望郁,落樹希榮?! 『埔箶浚囔F朝驚。  燕風(fēng)蕭蕭,岱霧縱橫。  寒朝促日,冷夜延更?! 『坪担购??! ∨R池月出,照日花生。(明金)  
    才非郭太,智謝荀卿。(謙意)  
    游燕獨步,入洛孤行?! ∶奸g柳翠,頰上花生?! 街羞b見,路上逢迎。(美人)  西施越第,褒姒周京。(貴人)  
    胡笳切響,塞笛哀鳴。(從戎)  
    征云乍舉,陳火初驚。(從戎)  
    愁云夕起,苦霧朝興。  羊腸叵越,鹿徑難行。(從戎)  
    金壺獸炭,玉頂龍鐺?! ↓堥T日慘,兔苑風(fēng)酸?! ↓堥T水凍,兔苑幡凝。  園含白雪,池結(jié)清冰?! 『隙龋闺y勝?! ≡坪畮X,日照九層?! ÷褊櫸迕?,匿響三徵。(隱士)  
    平原宋鵲,上苑梁鷹。(田家)  
    悲看花燭,泣望蘭燈。(閨怨)  
    當(dāng)年婿寵,今日夫憎。(棄妾)  
    巫山忽倒,玉岫翻崩。(傷逝)  
    悲逢郭太,愧見孫登。(過德)  
    松間霧起,柏上云騰?! ″麩o常闕,笑罷金陵。(傷逝)  
    林玄霧映,樹白云飛?! 『櫤畤[,寒雁寒吟?! ⌒L(fēng)振野,白霧張林。  重帷雪入,復(fù)幔霜侵?! 〉裥界U火,鳳幕鴛衾?! ≤嚱?jīng)截霓,馬度嵚崟。(山行)  
    笙抽鳳響,笛發(fā)龍吟。(歡樂)  
    蒲桃我酌,竹葉君斟。(樂飲)  
    從時散誕,與日浮沉。(逸心)  
    懷金鵲起,蘊玉龍潛。(隱士)  
    君為柏意,妾作松心。(附意)  
    綢繆稱昔,態(tài)摘云今。(棄奴)  
    傾看劉醑,舞拍陶琴?! ∷砷L少日,澗曲多陰。(山行)  
    △山意  
    嵚崟碣巖,磥碨嵯峨。  
    春禽嘲哳,夏鳥嘍啰,  
    林高日少,樹密風(fēng)多?! ?br>青春鳥弄,朱夏禽歌。  
    人呼嶺應(yīng),馬叫山和。  
    浮丘涉獵,王晉經(jīng)過?! ?br>時稱鳳穴,亦謂龍窠?! ?br>開云若錦,引霧如羅?! ?br>能流萬水,巧納千河。  
    朝聞海嘯,夜聽禽歌?! ?br>黃熊西麓,白虎東阿?! ?br>望之郁郁,盼之峨峨。  
    涌川開瀆,納海吞河。  
    唐蒙附柏,松掛女蘿。  
    嶄巖岞峈,郁峍崆峒?! ?br>腰前萬柏,帶后千松?! ?br>齊君憫默,鄭后咨嗟?! ?br>千尋嶒騰,萬仞嵯峨?! ?br>或藏棲鳳,或隱游龍?! ?br>魚鱗百疊,鳥翅千重?! ?br>猿啼北岫,雉雊南峰?! ?br>招河引濟,納海吞江。  
    時逢赤子,數(shù)值黃公?! ?br>飛簾出岫,屏翳升峰?! ?br>豐隆南北,列缺西東。  
    春林照灼,夏卉青蔥?! ?br>凌明巧更,負局游蹤?! ?br>陽抽雪白,陰放花紅?! ?br>玄犀競?cè)耄谆幘??! ?br>黃熊東越,赤豹西逾。  
    狌狌殞命,狒狒殘軀?! ?br>巖棲六駮,岫隱騶虞。  
    時看麋鹿,乍見騊駼?! ?br>猿公騰跳,犭軍子趑趄?! ?br>文麟重踏,巨象踟躕?! ?br>神能致雨,涌氣成朱。  
    舒陽罄絕,奮足騰虛。  
    歌鸞棲蔭,舞鳳陽居?! ?br>王雎頡頏,鳷鵲翱翔?! ?br>鶢鶋寶艷,翡翠花光。  
    山雞或隱,澤雉翻藏。  
    孤鴻拂岫,旅雁游崗?! ?br>四文成體,五德為章。  聞弓睒眼,見彈侏張。(孤雁)  
    能依寒暑,善逐陰陽?! ?br>銜蘆意迫,刷羽神惶?! ?br>游燕為侶,出塞成行?! ?br>

    △水意  
    朝宗尾壑,派別昆侖。  
    千途浩浩,萬里渾渾?! ?br>聲淫宇宙,響震乾坤。  
    滉瀁霆激,浩汗雷奔?! ?br>清波瀄汩,綠浦潺湲?! ?br>泓澄沆瀁,泙湃漣漪?! ?br>蜃晽或滿,蚌水能虧。  
    云從浪覆,日逐波欹?! ?br>青楊映浦,綠竹生湄?! ?br>溝清沸瀆,含綠由潴?! ?br>澄如碧玉,皎若琉璃?! ?br>朝看白獺,暮視玄龜?! ?br>三眸竟出,六眼奔馳?! ?br>楚臣嗚咽,舜婦含悲?! ?br>彈琴就岸,寫曲臨池?! ?br>湘妃遙曳,洛女逶迤?! ?br>年來若此,歲去如茲?! ?br>鯤魚嗇鮫魚昔,鳣鮪鱒魴?! ?br>鯸鮐比目,魚弟鱧魚少鱨?! ?br>紫鱗素甲,春躍冬藏。  
    朱頭活活,頳尾洋洋?! ?br>聽琴踴躍,逐餌低昂。  
    時逢豫子,或值文王?! ?br>冠山跳吼,呼舳翱翔?! ?br>睛如兔影,目似烏光?! ?br>

    △雪意  
    光含秋月,麗若春霞?! ?br>飄飖天際,散漫欹斜?! ?br>從風(fēng)玉礫,逐吹瓊砂?! ?br>朝疑柳絮,夜似梅花?! ?br>花生桂苑,粉落田家?! ?br>看鴻入苑,望蝶歸花?! ?br>燕人憫默,漢使咨嗟?! ?br>同觀瑞鳥,共眺仙車?! ?br>寒添薄帳,冷足單家?! ?br>平原蕊落,上苑花開?! ?br>隨風(fēng)宛轉(zhuǎn),逐吹徘徊。  
    朝光玉殿,夜照瓊臺?! ?br>歸林蝶去,入苑鴻來?! ?br>登弦曲美,入調(diào)聲哀?! ?br>班婕扇至,洛媛裙開  
    凝階似粉,凍水如梅?! ?br>花飛染樹,蕊落遙天?! ?br>朝看玉扇,夜望瓊塵,  
    依樓玉砌,入野銀田?! ?br>霏霏戶際,皎皎檐前。  
    雰雰?nèi)胨?,沫沫登山?! ?br>還同碎玉,不異銀田。  
    先滋粟麥,亦表豐年。  
    芬芳入扇,婉約登弦。  
    林間皎潔,月下光鮮?! ?br>

    △雨意  
    山云靄靄,海氣濛濛?! ?br>投林亂鳥,入塞迷龍。  
    玉女之電,美人之虹?! ?br>夜瞻神女,朝看海童。  
    鸞崗住柏,鳳嶺傾松?! ?br>滂沱入海,瀺灂歸江?! ?br>南堂草碧,北苑花紅?! ?br>朝瞻白馬,夕眺玄龍?! ?br>霞游桂棟,礎(chǔ)潤蘭房?! ?br>林風(fēng)窈窕,山石玄黃。  
    不殊京縣,還如洛陽。  
    淋冷檀邑,霡霂金鄉(xiāng)?! ?br>分游洞澗,派入枯塘?! ?br>浮池汗汗,覆沼湯湯?! ?br>波中月動,水上云蕩?! ?br>宵埋兔影,晝掩龍光。  
    田農(nóng)獻疋,治粟酬觴。  
    能除蜀忿,巧滅齊遑?! ?br>云開斗上,月度星旁?! ?br>平原沛沛,下隰湯湯?! ?br>蕃人西怨,姬客東傷?! ?br>青牛道絕,白馬云行?! ?br>澆魚鳥吼,樹液龍驚?! ?br>添桃葉凈,灌李花明。  
    波中月出,浪里云生。  


    △風(fēng)意  
    游江入漢,拂水搖臺?! ?br>飄飖響竹,涉獵敲梅?! ?br>從花宛轉(zhuǎn),逐葉徘徊?! ?br>徑窗燭滅,入戶燈摧?! ?br>從弦逐管,合律應(yīng)灰?! ?br>過林響切,入樹聲哀?! ?br>升臺帳卷,入戶簾開?! ?br>嘆能葉舞,怨則林頹?! ?br>飄飄日去,颯颯時來?! ?br>無形無像,能重能輕?! ?br>冬涼白馬,夏暖朱青?! ?br>八方異號,四序殊名?! ?br>銅禽已舉,石燕翻零?! ?br>偏從暈月,好逐箕星?! ?br>颼飗馬叫,《風(fēng)瑟》《風(fēng)日》雷驚?! ?br>吹天西側(cè),鼓地東傾?! ?br>能馳嘯馬,巧運飛車。  
    指南指北,若有若無。  
    傾林若實,倒薄疑虛?! ?br>逢崖自卷,入野由舒?! ?br>升沉烈烈,上下徐徐?! ?br>經(jīng)過芍藥,參次芙蓉?! ?br>燈前舞鳥,燭下吟烏。


    ●東卷○論對   
    或曰:文詞妍麗,良由對屬之能;筆札雄通,實安施之巧。若言不對,語必徒申;韻而不切,煩詞枉費。元氏云:“
    《易》曰:‘水流濕,火就燥?!茝凝?,風(fēng)從虎?!?br>《書》曰:‘滿招損,謙受益?!私允プ髑袑χ病r乎庸才凡調(diào),而對而不求切哉!”  余覽沈、陸、王、元等詩格式等,出沒不同。今棄其同者,撰其異者,都有二十九種對,具出如后。其賦體對者,合彼重字,雙聲、疊韻三類,與此一名;或疊韻、雙聲,各開一對,略之賦體;或以重字屬聯(lián)綿對。今者,開合俱舉,存彼三名,后覽達人,莫嫌煩冗。

    ○二十九種對  
    一曰,的名對;(亦名正名對,亦名正對)。
    二曰,隔句對;
    三曰,雙擬對;
    四曰,聯(lián)綿對;
    五曰,互成對;
    六曰,異類對;
    七曰,賦體對;
    八曰,雙聲對;
    九曰,疊韻對;
    十曰,回文對;
    十一曰,意對。  
    右十一種,古人同出斯對?! ?br>十二曰,平對;
    十三曰,奇對;
    十四曰,同對;
    十五曰,字對;
    十六曰,聲對;
    十七曰,側(cè)對?! ?br>右六種對,出元兢《髓腦》?! ?br>十八曰,鄰近對;
    十九曰,交絡(luò)對;
    廿曰,當(dāng)句對;
    廿一曰,含境對;
    廿二曰,背體對;
    廿三曰,偏對;
    廿四曰,雙虛實對;
    廿五曰,假對?! ?br>右八種對,出皎公《詩議》?! ?br>廿六曰,切側(cè)對;廿七曰,雙聲側(cè)對;
    廿八曰,疊韻側(cè)對?! ?br>右三種,出崔氏《唐朝新定詩格》?! ?br>廿九曰,總不對對。  

     第一,的名對。(又名正名對,又名正對,又名切對)?! 〉拿麑φ撸?。凡作文章,正正相對。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東,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上句安正,下句安斜;上句安遠,下句安近;上句安傾,下句安正:如此之類,名為的名對。初學(xué)作文章,須作此對,然后學(xué)余對也。  
    或曰:天、地,日、月,好、惡,去、來,輕、重,浮、沉,長、短,進、退,方、圓,大、小,明、暗,老、少,兇、佇,俯、仰,壯、弱,往、還,清、濁,南、北,東、西。如此之類,名正對。  
    詩曰:“東圃青梅發(fā),西園綠草開;砌下花徐去,階前絮緩來?!薄 ?br>釋曰:上二句中:“東”“西”是其對,“園”“圃”是其對,“青”“綠”是其對,“梅”“草”是其對,“開”“發(fā)”是其對。下二句中:“
    作者:
    空海
  • 羅近溪先生明道錄(和刻近世漢籍叢刊本)目錄 仁博士標(biāo)點耿定向:題近溪子明道錄

    胡僖:敘近溪羅先生明道錄

    郭斗:刻近溪羅先生明道錄卷一

    古本《大學(xué)》通解

    《中庸》通解《大學(xué)》宗旨

    《大學(xué)》“止至善”解

    論《大學(xué)》無分經(jīng)、傳

    《大學(xué)》與“禮”的關(guān)系

    “至善”何以要求諸古圣?

    《大學(xué)》《中庸》乃孔子所著

    日用皆是性,人性皆是善

    說“恐懼”

    “喜怒哀樂”與“已發(fā)”、“未發(fā)”

    “致中和”之“致”解

    尊德性與道問學(xué)

    卷二

    顏子“不違如愚”解

    “知之為知之”解“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解

    鬼神與生死

    “明”解

    “仁,人心也”解“充”“達”仁義解“四書五經(jīng)”同是格物一義

    “易有太極”解

    “先王以至日閉關(guān),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解

    “時”解

    “克己復(fù)禮”解

    乾元之生理在人

    “乾乾”解

    論知能先后

    “道心人心”說

    卷三

    自述“宗旨”:“赤子之心,不慮不學(xué)”

    舟中問答

    “信”為由善入圣之門限

    “君子有三畏”解

    論“理之親切”

    捧茶童子是道

    “工夫”與“頭腦”

    吾儒衣缽

    坤“直方大,不習(xí)無不利”解

    “形色天性”解

    自述為學(xué)經(jīng)歷

    評告子"誠者自成"解中庸本自平常論“天”

    信而直任是工夫

    卷四

    堯夫“天根月窟”說

    再論“宗旨”

    如何“成人”

    父子之間如何相處

    通論“心”、“性”、“命”“時”義大矣哉!“天則”怎可“見”得?乾、坤之知、能有別乎?“復(fù)”、“禮”何以并言

    “敬畏”抵得百般工夫

    己所言“良知”與陽明“良知”異同

    “天命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通論

    如何悟得實落?無愁便是樂靜定如何可得?

    良知如何不慮而知學(xué)問如何不要著力仕優(yōu)則學(xué),學(xué)優(yōu)則仕

    卷五

    “君子反經(jīng)”何謂?

    識得本真

    心性分別何如?

    由當(dāng)下念頭識心體

    何謂“經(jīng)”?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解

    “慎獨”解“由仁義行”與“行仁義”何別?

    “人不知而不慍”非無動于中

    圣賢之“大”

    易與不易

    看書冊與面命之不同

    圣與凡若金與礦

    學(xué)“規(guī)矩”

    畏天命之嚴

    再論“時”

    從人去求仁

    身家不足為學(xué)累

    知與見聞

    卷六

    “多學(xué)”與“一貫”如何用“工夫”論“戒”

    看我此身“知”:為又為不得,蔽又蔽不得

    《中庸》首章解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心體之親切

    “心”:體與用·本體與工夫“深造以道”,其道是率性之道否?

    “萬物皆備”章解

    渾淪到底天若無知,也做主不成“可欲之謂善”,起手也在是,結(jié)果也在是

    心之宗法卷七

    《大學(xué)》宗旨:“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自述讀《論語》進境論周子、程子、朱子與陽明學(xué)之異同

    體貼“恕”上致力

    良知完具于人

    一切放下

    自赤子即已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也學(xué)亦只是學(xué)其不學(xué),慮亦只是慮其不慮

    良知面目

    招牌非可恥,鄉(xiāng)愿則可恥也

    由日用而不知到圣人

    以變幻為此心喜

    圣人吃緊著力處只在不厭不倦

    子貢到老不信夫子

    形色與天性

    仲尼祖述堯舜

    仁義是替孝弟安個名

    學(xué)問工夫

    迷與覺如冰之與水

    圣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常人者,圣人而不可安心者也。

    心之本明學(xué)必以習(xí),習(xí)必以苦

    卷八

    五華書院會講

    武定會講

    彌勒會講

    臨安會講謁廟會講洱海會講

    海春書院會講

    丁祭會講

    騰越會講

    鳳山書屋會講演武場會講近溪羅先生明道錄跋(杜應(yīng)奎)

    敘羅近師明道錄后(詹事講)

    孔子2000決定委托仁博士開始陸續(xù)標(biāo)點《羅近溪先生明道錄》,為盡量做得細一點,我們決定還是一點一點地上。所用本子亦系和刻近世漢籍叢刊本,以《明道錄》的體例不似一般的語錄的隨意性,似乎經(jīng)過精心的編撰,故擬就獨立成章者加上合適的題目。只是一種大概的設(shè)想,在實際運作中,我們可以一點點地調(diào)整。另外,聽說有羅近溪先生的全集本存世,望有關(guān)網(wǎng)友提供線索。另外,對這里的標(biāo)點工作有何意見,請立刻告知。同時也請廣大網(wǎng)友幫助校對。我們的力量有限,拜托了!

    仁博士點后綴語:今日點過二序,則此工作算是差強人意地告一段落了。其間艱辛不一一道,不如意處亦不一一說。俟諸他日,若有機會再作完善,若竟無此機會,亦可作罷,留待有心人。
    作者:
    羅汝芳
  • 此篇在網(wǎng)上流傳,多名《讓縣自明本志令》,記得幼讀《三曹文集》似名《讓縣自明志表》。藏書俱失,不能對正,存疑。曹操當(dāng)時任丞相,封武平侯,向漢帝上表章推讓封邑,所以,題目當(dāng)以后者為是。
    作者: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