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部
精選古籍
陸賈新語注釋
呻吟語摘
新語(簡繁對照)
菜根譚
袁氏世范
圍爐夜話
北溪字義
朱子治家格言
讀書分年日程
增廣賢文
負暄野錄
作者:
陳槱
陳槱,南宋紹熙年間書法家,陳幾之孫,長樂(今屬廣東)人。生平事跡不詳。
《負暄野錄》二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舊本題陳槱撰,不著時代,卷末有至正七年王東跋。是書上卷論石刻者五則,其前漢無碑及古碑毀壞兩說,未經人道。言篆法一則,謂作篆仍宜用筆尖,持論甚詳。言諸家書格者七則。下卷言學書之法者四則,言筆墨紙硯者十二則,俱甚精到。此書《宋史·藝文志》不為著錄。此選自《知不足齋叢書》,錄十四則,不分卷次。
總論古今石刻
古者金銅等器物,其款識文字皆以坯冶之后鐫刻,非若今人就范模中徑鑄成者。余于武陵郡開元寺鐵塔上見鐫刻經咒之屬,皆是冶鑄后為之。至于石刻,率多用粗頑石。又字畫入石處甚深,至于及寸。其鐫鑿直下,往往至底乃反大于面,所謂如蠹蟲鉆鏤之形,非若后世刻削豐上銳下,似茶藥碾槽狀。故古碑之乏也,其畫愈肥;近世之碑之乏也,其畫愈細。愈肥而難漫,愈細而易滅。余在漢上及襄峴間親見魏、晉碑刻如此。兼石既粗頑,自然難壞,后世石雖精好,然卻易剝缺。以是知古人作事不茍,皆非今人所能及也。前漢無碑
《集古目錄》并《金石錄》所載,自秦碑之后,凡稱漢碑者,悉是后漢。其前漢二百年中,并無名碑,但有金石刻銘識數處耳。歐陽公《集古目錄》不載其說,第于答劉原父書嘗及之。趙明誠云:“西漢文字世不多有,不知何為希罕如此,略不可曉?!比弧督鹗洝穮s載有陽朔磚數字,故云希罕,言不多,非無也。余嘗聞之尤梁溪先生袤云:“西漢碑,自昔好古者固嘗旁采博訪,片簡只字,搜括無遺,竟不之見。如陽朔磚,要亦非真。非一代不立碑刻,聞是新莽惡稱漢德,凡所在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嚴其禁’不容略留。至于秦碑,乃更加營護,遂得不毀,故至今尚有存者。”梁溪此言,蓋有所援據,惜不曾再叩之。余因記范石湖題虜中項王廟詩云:“人間隨事有知音。”新取秦,其事亦爾,可發(fā)識者一笑。近世洪景伯丞相著《隸釋》,卻有前漢哀帝元壽中郫縣一碑,或謂乃后人偽為者。按《石湖集》有七十二塚詩云:“一棺何用塚如林,誰夏如公負比心。為說群胡為封土,世間隨事有知音?!弊⒃啤霸谥v武城外,森然彌望,北人比常增封之”云云。此以為項王廟詩,恐是誤記。
古碑毀壞
趙德甫謂所著《金石錄》壽于二千卷所載之碑,由今觀之,信然。石刻固易朽之物,其如隨時廢興,摧毀非一。前輩所載,元祐中,丞相韓玉汝帥長安,修石橋,督責甚峻,村民急以應期,悉皆磨石刻以代之,前人之碑盡矣。余又聞蕭千巖云:“蔡拱之訪求石碑,或蹊田害稼,村民深以為苦,悉鑱鑿其文字,或為柱礎帛碪,略不容存留?!庇肿詠y離而來,所在城堡攻戰(zhàn)之處,軍兵率取碑鑿為炮石,摧毀無余。凡此皆是時所遭,其仆壞之門,殆非一端,蓋亦碑刻之一厄會也。
相關資料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負暄野錄》二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舊本題陳槱撰,不著時代,卷末有至正七年王東跋。是書上卷論石刻者五則,其前漢無碑及古碑毀壞兩說,未經人道。言篆法一則,謂作篆仍宜用筆尖,持論甚詳。言諸家書格者七則。下卷言學書之法者四則,言筆墨紙硯者十二則,俱甚精到。此書《宋史·藝文志》不為著錄。此選自《知不足齋叢書》,錄十四則,不分卷次。
總論古今石刻
古者金銅等器物,其款識文字皆以坯冶之后鐫刻,非若今人就范模中徑鑄成者。余于武陵郡開元寺鐵塔上見鐫刻經咒之屬,皆是冶鑄后為之。至于石刻,率多用粗頑石。又字畫入石處甚深,至于及寸。其鐫鑿直下,往往至底乃反大于面,所謂如蠹蟲鉆鏤之形,非若后世刻削豐上銳下,似茶藥碾槽狀。故古碑之乏也,其畫愈肥;近世之碑之乏也,其畫愈細。愈肥而難漫,愈細而易滅。余在漢上及襄峴間親見魏、晉碑刻如此。兼石既粗頑,自然難壞,后世石雖精好,然卻易剝缺。以是知古人作事不茍,皆非今人所能及也。前漢無碑
《集古目錄》并《金石錄》所載,自秦碑之后,凡稱漢碑者,悉是后漢。其前漢二百年中,并無名碑,但有金石刻銘識數處耳。歐陽公《集古目錄》不載其說,第于答劉原父書嘗及之。趙明誠云:“西漢文字世不多有,不知何為希罕如此,略不可曉?!比弧督鹗洝穮s載有陽朔磚數字,故云希罕,言不多,非無也。余嘗聞之尤梁溪先生袤云:“西漢碑,自昔好古者固嘗旁采博訪,片簡只字,搜括無遺,竟不之見。如陽朔磚,要亦非真。非一代不立碑刻,聞是新莽惡稱漢德,凡所在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嚴其禁’不容略留。至于秦碑,乃更加營護,遂得不毀,故至今尚有存者。”梁溪此言,蓋有所援據,惜不曾再叩之。余因記范石湖題虜中項王廟詩云:“人間隨事有知音。”新取秦,其事亦爾,可發(fā)識者一笑。近世洪景伯丞相著《隸釋》,卻有前漢哀帝元壽中郫縣一碑,或謂乃后人偽為者。按《石湖集》有七十二塚詩云:“一棺何用塚如林,誰夏如公負比心。為說群胡為封土,世間隨事有知音?!弊⒃啤霸谥v武城外,森然彌望,北人比常增封之”云云。此以為項王廟詩,恐是誤記。
古碑毀壞
趙德甫謂所著《金石錄》壽于二千卷所載之碑,由今觀之,信然。石刻固易朽之物,其如隨時廢興,摧毀非一。前輩所載,元祐中,丞相韓玉汝帥長安,修石橋,督責甚峻,村民急以應期,悉皆磨石刻以代之,前人之碑盡矣。余又聞蕭千巖云:“蔡拱之訪求石碑,或蹊田害稼,村民深以為苦,悉鑱鑿其文字,或為柱礎帛碪,略不容存留?!庇肿詠y離而來,所在城堡攻戰(zhàn)之處,軍兵率取碑鑿為炮石,摧毀無余。凡此皆是時所遭,其仆壞之門,殆非一端,蓋亦碑刻之一厄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