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 袁氏世范

    作者: 袁采
    《袁氏世范》寫于南宋淳熙五年,即公元1178年,作者袁采。據(jù)說,此人秉性剛正,為官廉明,頗有政績。
    宋代以前的家訓,雖數(shù)量不少,但大多意求“典正”,不以“流俗”為然。而南宋官吏袁采的這部家訓,卻一反前人,立意“訓俗”。故而書成之后,他將其取名為《俗訓》,明確表達了該書“厚人倫而美習俗”的宗旨。后來,袁采請他的同窗好友、權通判隆興軍府事劉鎮(zhèn)為自己的家訓作序,劉鎮(zhèn)在序中談到袁采的這部書,“其言精確而詳盡,其意則敦厚而委屈,習而行之,誠可以為孝悌,為忠恕,為善良而有士君子之行矣”(劉鎮(zhèn)《袁氏世范序》,《叢書集成初編》第974冊, 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頁。下引《袁氏世范》,只注篇名)。 他認為這部家訓不僅可以施之于袁采當時任職的樂清一縣,而且可以“遠諸四?!?;不僅可以行之一時,而且可以“垂諸后世”、“兼善天下”,成為“世之范模”,因而更名為《袁氏世范》?!对鲜婪丁饭踩?,分《睦親》、《處己》、《治家》三篇,內(nèi)容非常詳盡。《睦親》凡60則,論及父子、兄弟、夫婦、妯娌、子侄等各種家庭成員關系的處理,具體分析了家人不和的原因、弊害,闡明了家人族屬如何和睦相處的各種準則,涵蓋了家庭關系的各個方面。《處己》計55則,縱論立身、處世、言行、交游之道?!吨渭摇饭?2則,基本上是持家興業(yè)的經(jīng)驗之談。下面僅就其中的倫理教化思想作些分析闡述。

    (一)《睦親》篇

    在《睦親》篇中,袁采不是說教式的提出一些條文要求,而是從人的不同性格、性情的分析入手,深入剖析造成家庭失和的原因。他認為只有弄清癥結所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家庭不睦。按他的解釋,即使同一個家庭的成員,其“人性”也是不同的,“或寬緩、或褊急、或剛暴、或柔懦、或嚴重、或輕薄、或持儉、或放縱、或喜閑靜、或喜紛拿,或所見者小,或所見者大,所稟自是不同”。既然人的稟性有如此差異,假如做父親的硬要兒子的稟性適合自己、做兄長的硬要弟弟的稟性適合自己,那么對方未必心甘情愿。這樣“其性不可得而合,則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合之根源也”。況且臨事之際,有的認為是,有的認為非,有的認為應該先做,有的認為應該后做……這樣每個人各持己見,都想讓對方服從自己,必然會發(fā)生爭執(zhí)。一次次爭執(zhí)的結果,就會使彼此不睦乃至“終身失歡”。如何解決這個導致家人不和的根本問題,袁采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性不可以強合。為父兄和為子弟者,居家之道應該是尊重對方的人格和稟性,而不是要對方“同于己”、“惟己之聽”。二是善于反思自己。袁采提出為父者和為子者如果都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處理雙方的關系,待人如己,這樣的家庭沒有不睦之理。三是處家貴寬容忍讓。袁采認為,自古以來,人們的道德水平就有高低之分,家庭成員之間也是如此。這就要父子、兄弟、夫婦“寬懷處之”,互相忍讓。

    袁采在《睦親》篇中還提出了許多調(diào)適家人關系的行為準則。比如,在父母與子弟的關系上,他提出必須堅持兩個基本原則:一是父慈子孝;二是父母愛子要“貴均”。這兩個方面,前人的家訓中雖也曾論及,但袁采的道理講得更為入情入理、細致周到。他指出:“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賢父喻己父,則父慈而子愈孝,子孝而父益慈”,這樣,就“無偏勝之患也”。在父母對子女的憎愛方面,袁采以自己的經(jīng)驗體會,加上對當時社會民風的觀察,作了十分精辟的論述。他說,做父母的往往偏愛幼小的子女,特別關心憐恤子女中的貧窮者,而做祖父母的則不同,他們偏愛的往往是長孫。這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弄不好會成為兄弟不和的原因。故而做長輩的一般情況下應該對子弟一視同仁,不可偏憎偏愛,否則“衣服飲食,言語動靜,必厚于所愛而薄于所憎。見愛者意氣日橫,見憎者心不能平。積久之后,遂成深仇,所以愛之適所以害之也”。因此,做父母的應該“均其所愛”。不僅如此,為人父母者還要避免對子弟的“曲愛”、“妄憎”兩種錯誤傾向;要注意教子宜早、宜正,“子幼必待以平,子壯無薄其愛”。只有這樣處理父子關系,家庭才能和睦。

    在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上,《睦親》篇也提出了不少準則。如:分配財物要公平,不必斤斤計較;兄弟子侄同居“長幼貴和”,“相處貴寬”,“各懷公心”,不能私藏金寶,不可聽背后之言;對親戚故舊貧窮者要隨力周濟,收養(yǎng)年老而子孫不孝的親戚,當慮后患;對孤兒寡母要體恤照顧;因親結親,尤當盡禮;收養(yǎng)義子,應當避免爭端;父祖年高須早立公平遺囑,以免家人爭訟……(二)《處己》篇

    《處己》篇里,袁采對家人子弟立身處世的教誨,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處富貴不宜驕傲,禮不可因人分輕重。袁采從宿命論立場出發(fā)認為,“富貴乃命分偶然,豈能以此驕傲鄉(xiāng)曲”?如果本身貧寒而致“富厚”、“通顯”,也不應“以此取優(yōu)于鄉(xiāng)曲”;若是因為繼承父祖的遺產(chǎn)或沾父祖的光而成顯貴,在鄉(xiāng)親面前耍威風,那更是可羞又可憐。尤其可貴的是,袁采批評了一些勢利人的做法。這些人“不能一概禮待鄉(xiāng)曲,而因人之富貴貧賤,設為高下等級。見有資財有官職者,則禮恭而心敬,資財愈多,官職愈高,則恭敬又加焉。至視貧賤者,則禮傲而心慢,曾不少顧恤。殊不知彼之富貴,非我之榮;彼之貧賤,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別如此”?

    其二,人貴忠信篤敬,公平正直。袁采認為,忠信篤敬、公平正直是做人最重要的品德,是最重要的“取重于鄉(xiāng)曲之術”。但是,他對忠信篤敬的解釋與傳統(tǒng)的解釋很不相同,尤其是“忠”。他說:“蓋財物交加,不損人而益己,患難之際,不妨人而利己,所謂忠也。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所謂信也。處事近厚,處心誠實,所謂篤也。禮貌卑下,言辭謙恭,所謂敬也。”

    其三,嚴己寬人,過必思改。袁采認為,對忠信篤敬、公平正直這一做人的重要準則,應該自己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別人做到。所謂“勉人為善,諫人為惡,固是美事,先須自省”。他認為,人不能無過,但過必思改。同時要寬厚為懷,以直報怨,不要計較人情的厚薄。若“處己接物,常懷慢心、偽心、妒心、疑心者,皆自取輕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為也”。他還告誡子弟,要見得思義,以禮制欲。

    其四,謹慎交游,近善遠惡。在社會交往方面,袁采要求子弟近君子而遠小人,但不贊成有的人家為防子弟從事“酒色博弈之事”而“絕其交游”的做法,認為這樣不僅會使子弟缺乏社會閱歷,“樸野蠢鄙”,而且一旦“禁防一弛,情竇頓開,如火燎原,不可撲滅”,會干出更大的錯事。不如“時其出入,謹其交游,雖不肖之事,習聞既熟,自能識破,必知愧而不為”。這種積極疏導而不是消極防備的方法,可以不斷增強年幼子弟對不良行為的抵抗能力。

    其五,處事無愧心,悔心必為善。這是袁采對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的見解,他說:“今人有為不善之事,幸其人之不見不聞,安然自肆,無所畏忌。殊不知人之耳目可掩,神之聰明不可掩。凡吾之處事,心以為可,心以為是,人雖不知,神已知之矣;吾之處事,心以為不可,心以為非,人雖不知,神已知之矣?!边@種見解盡管是唯心主義的,但卻以樸素的語言,通俗地闡釋了在中國道德修養(yǎng)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儒家“慎獨”思想,因而更能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接著,袁采進一步表述了活到老修身到老的思想,這就是常具“悔心”,不斷反醒自己,長善救失。他指出:“人之處事,能常悔往事之非,常悔前言之失,?;谕曛从兄R,其賢德之進,所謂長日加益,而人不自知也。古人謂行年六十,而知五十九之非者,可不勉哉!”

    除了上述待人處世的重要原則之外,袁采還告誡子弟家人注意日常舉止、言談乃至服飾方面的小節(jié)。諸如:言談和顏悅色,不可“顏色辭氣暴厲”;經(jīng)市井街巷、茶坊酒肆應舉止端莊,遇到醉漢宜即回避;衣飾應整潔干凈,“不可鮮華”、“異眾”。
    (三)《治家》篇

    《治家》篇所論家政管理幾乎涵蓋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里僅舉部分,便可窺見袁采治家訓俗的良苦用心和可貴的人道情懷。

    家庭安全方面。從安居才能樂業(yè)出發(fā),袁采將家庭的安全放在家庭治理的首位加以強調(diào)。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袁采指出四點:一是宅舍堅牢。墻垣要高厚,藩籬要周密,門窗要牢固。二是山居須置莊佃。若是住在山谷村野僻靜的地方,要在附近蓋些房屋,請一些人口多的樸實人家居住,以便有個照應。三是防盜防火,多加巡視。四是家人尤其是年幼子弟的人身安全。袁采囑告家人,不要讓小孩戴金銀首飾,以免被賊人圖財害命;不要讓小孩單獨到街市上去,以免被人誘拐而骨肉離散。至于其他一些危險的地方,都要注意,“人之家居,井必有干,池必有欄,深溪急流之處,峭險高危之地,機關觸動之物,必有禁防”。

    奴婢和佃戶的管理方面。一般有家訓傳世的,大都家道富殷,至少也是中產(chǎn)之家,故而都雇傭奴婢供其使用,土地也租給佃戶耕種,這就牽涉到對他們的管理問題。對此,袁采花了不少筆墨談論。他認為雇傭仆人,要選那些“樸直謹愿、勤于任事”的,不要用“異巾美服、言語狡詐”的輕浮之人;雇用奴仆最好是本地的,外地的要問清來歷,并經(jīng)過中間人簽訂契約。對待奴婢要寬恕,有過錯要多教誨,不可動輒鞭打辱罵,即使犯有奸盜等罪,也要送官府治罪。要關心奴婢的生活,“衣須令其溫,食須令其飽”;奴婢的住處要經(jīng)常檢點,“令冬時無風寒之患”;奴婢有病應送外醫(yī)治。雇用女仆年滿要送還其家人。袁采深知佃戶的辛苦勞動是自己的“衣食之源”,因而要求家人體恤他們,視同骨肉,“遇其有生育婚嫁,營造死亡,當厚周之。耕耘之際,有所假貸,少收其息。水旱之年,察其所虧,早為除減。不可有非禮之需,不可有非時之役”。

    鄉(xiāng)親鄰里關系方面。袁采提出鄰居間要和睦相處,平日多加撫恤,有事相互照應。不要讓自家的小孩損壞鄰居的花果樹木,不要讓自家的牛羊雞鴨踐踏、啃啄鄰居的莊稼。鄉(xiāng)里有造橋修路的公益事業(yè),要盡力予以資助。
    其他家政管理涉及倫理教化的方面還有:置辦田產(chǎn),要公平交易;經(jīng)營商業(yè),不可摻雜使假;借貸錢谷,取息適中,不可高息;兄弟親屬分割家產(chǎn),要早印鬮書,以求公正免爭;田產(chǎn)的界至要分明;尼姑、道婆之類人等不可延請至家;稅賦應依法及早交納,等等。



    袁采作為封建地主階級的官僚、士大夫,所論睦親、處己、治家之道,不可能不打上時代的烙印,不可能不帶有階級的偏見?!对鲜婪丁分械娜毕莺驮闫芍饕腥齻€方面。首先,富貴命定的人生觀。袁采認為“富貴自有定分”、“死生貧富,生來注定”,都是造物主的安排。世事的變更,家族的成敗勝衰都是“天理”的規(guī)定,“人力不能勝天”,所以人應當順應天命,隨遇而安,逆來順受。
    其次,主張因果報應的輪回說。袁采宣揚善惡報應的觀點,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在其身,則在其子孫”(《處己》)。雖然這是唯心主義的觀點,但從勸人向善、增善少惡的目的看,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盡管袁采是個有神論者,但他同時認為,如果人做壞事而祈求神靈的庇佑,也照樣要受到神的懲罰。由此也可見其勸善的良好愿望。

    再次,鄙視奴婢下人。袁采畢竟是地主階級的官吏,他的家訓中盡管要求對仆人多加關心,但始終認為他們是愚笨的下等人。他說“奴仆、小人就役于人者,天資多愚,作事乖戾背違”,他們“性多忘”、“性多很”(《治家》),因而不能委以重任。他要求奴仆當使飽暖,還是為了“此輩既得溫飽,雖苦役之,彼亦甘心”(《治家》)的自家利益;他要求不可鞭撻奴仆,也是怕出意外。盡管如此,比起那些不將下人當人看的吝嗇、兇狠的地主來,袁采還算是比較開明和人道的。


    ==============================================================================


    作者:夏家善主編;賀恒禎,楊柳注釋前言:袁采,字君載,宋代信安檢(今屬浙江)人。隆興元年登進士第三,官至監(jiān)登聞檢院。曾任樂清縣縣令,廉明剛直,政聲頗佳。

    在樂清,袁采修縣志十卷,又著有《政和雜志》、《縣令小錄》等,可惜多亡失。《世范》一書就是作者在樂清時所著。

    由于袁采對為人處事、人倫教育特別感興趣,而且也很有研究。為了在樂清這個地方淳正風俗,化導人倫,他于宋孝宗五年寫成這本《世范》。最初書名叫《俗訓》。然而,出人所料的是,該書一成,遠近便爭相抄錄?!凹俣浿哳H多,不能遍應?!痹蛇@才開始刻版印刷。

    印行時由他的同學、府判劉鎮(zhèn)作序。劉鎮(zhèn)拿到此書時,愛不釋手,“詳味數(shù)月”,給這本書以很高的評價。認為這本書“豈唯可以行諸樂清,達諸四??梢玻回M唯可以行之一時,垂諸后世可也”。就是說袁采這部書其價值足以刊行全國,流傳后世。于是,劉鎮(zhèn)建議袁采將書名改為《世范》。袁采謙虛地認為言過其實,但最終還是同意更名為《世范》。后世又稱《袁氏世范》。

    《世范》共三卷,分睦親、處己、治家三門。這本書論述立身處世之道不同與一般著述,其語頗有見地,且深入淺出,極具趣味,極易領會和學習。《四庫全書》在《袁氏世范》提要里講:“其書于立身處世之道反覆詳盡?!庇终f:“大要明白切要,使覽著易知易從,固不失為《顏氏家訓》之亞也?!?br>
    卷一睦親,主要講家庭和睦相處的道理和方法;卷二處己,論述個人修養(yǎng)、為人處世之道,對人一生當中經(jīng)常遇到的富貴貧賤、成敗得失等都作了哲理性的闡述;卷三治家,是持家興業(yè)的一些道理,亦頗精彩?!妒婪丁芬粫恼摾聿⒉幌衿渌糯奚睚R家的書那樣古板正統(tǒng),相反,袁采思想非常激進,甚至敢于反傳統(tǒng)。他是從實用和近人情的角度來看待立身處世的原則的,而不是像一些老學究那樣,把“四書五經(jīng)”、孔孟之道那一套倫理強加在人們頭上。譬如,袁采的《世范》提倡家庭的成員應該是平等的,父子兄弟之間都是平等的,可以保持各自的性格特點,即便是家中的長輩,也要以自己超乎別人的修養(yǎng)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不能壓服別人。子女也沒必要屈從長輩的權威。

    《世范》里有許多句子確實都是金玉良言,如:“小人當敬遠”;“厚于責己而薄責人”;“小人為惡不必諫”;“家成于憂懼破于怠忽”;“黨人不善知自警”。等等,不勝枚舉?!妒婪丁穫魇乐?,很快便成為私塾學校的訓蒙課本。歷代士大夫都十分推重該書,都將它奉為至寶。今天我們在校點該書時,也深深地為書中的一些卓越深邃的見地所打動,為它對世態(tài)人倫的深刻認識所折服,認為該書的確堪稱立身處世的楷模。尤其是在今天,我們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和人際關系,瀏覽該書,如同交給你一把打開世態(tài)不解之門的鑰匙,使你能夠得心應手地處理各種復雜的世事,使你終身遠禍近福,萬事順達。

    袁采的《世范》面世以來,流傳甚廣,故版本較多,我們依據(jù)《四庫全書》所收《袁氏世范》為底本,進行校注。對于原書中的訛誤之處,隨手改正,不再另出??庇?。為便于讀者閱讀理解,譯文采用譯述的方法,旨在充分闡明其道理。同時,在每一篇之后,加點評文字,或錄歷代立身處世的故事,與正文相參;或剖析原文,以解讀者之惑。另外,為了讀者閱讀方便,我們在每一段原文之前都加擬了標題,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在此一并注明。由于學識水平有限,點校過程中,疏漏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方家不吝賜教。

    修遠于1998年11月3日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