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夫修身之士,不識丹田所在,咸指臍下一寸三分為言,謬乎!有傳此為氣稟之原,若果氣于蒂,坎離上下,以此為中宮,氣脈升降,以此為根地,根地否塞,則水火不能升降,心火炎熾,腎水枯竭,百病由此而生。上或頭暈眼花,下至腰疼疝凝痔結(jié),甚或真陽不固,多至夭折,良可悲乎!人誠能以卻病延年之法,敬而行之,或行或坐,或立或臥,念念不忘。日之間,血氣循視而不亂,精神內(nèi)固而不搖,衰者起,萎者愈。疲癃轉(zhuǎn)康健之軀,枯槁回溫潤之色,頓覺增精補髓,養(yǎng)氣助陽,眼目光明,疝痔消滅,身輕力健,百病咸除,功簡而效速,誠為保身之至道,卻病之秘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