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退思集類方歌注》 甘草瀉心湯

    作者: 王泰林

    治傷寒中風(fēng),誤下之后,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fù)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jié)熱,但以胃中虛故使硬也,宜此湯。

    半夏瀉心湯去人參,甘草加一兩,余各同法。

    半夏瀉心(湯)黃連芩,干姜甘草棗人參。(瀉心者,實(shí)瀉胃也。蓋胃居心下,“心下痞”,

    者為

    欲交

    甘草

    重用

    甘草

    姜瀉

    水,

    生姜)

    上逆,故

    生姜

    緩補(bǔ)

    則甘

    柴胡立

    開結(jié)、

    此以徹

    無邪,

    一證者

    操縱在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