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勿止”,見《素問》卷九第三十一《熱論篇》。篇末一句,見《素問》卷十六第六十一《水熱穴論》,又見《甲乙經(jīng)》卷七第一。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后夏至日者為病暑,病者當(dāng)與汗皆出,勿止。所謂玄府者,汗空。
冬傷于寒輕者,夏至以前發(fā)于病溫。冬傷于寒甚者,夏至以后發(fā)于病暑。暑病熱氣與汗俱出者,此為熱去,勿止。汗之空名玄府者,謂腠理也。
平按:《素問》、《甲乙》“病者當(dāng)與汗”作“暑當(dāng)與汗”?!都滓摇贰昂箍铡弊鳌昂箍滓病薄S帧端貑枴沸滦U龡钭?,“發(fā)”、“于”兩字均作“為”。
《普濟(jì)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本草綱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勿止”,見《素問》卷九第三十一《熱論篇》。篇末一句,見《素問》卷十六第六十一《水熱穴論》,又見《甲乙經(jīng)》卷七第一。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后夏至日者為病暑,病者當(dāng)與汗皆出,勿止。所謂玄府者,汗空。
冬傷于寒輕者,夏至以前發(fā)于病溫。冬傷于寒甚者,夏至以后發(fā)于病暑。暑病熱氣與汗俱出者,此為熱去,勿止。汗之空名玄府者,謂腠理也。
平按:《素問》、《甲乙》“病者當(dāng)與汗”作“暑當(dāng)與汗”?!都滓摇贰昂箍铡弊鳌昂箍滓病薄S帧端貑枴沸滦U龡钭?,“發(fā)”、“于”兩字均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