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萬(wàn)氏秘傳外科心法》 小便毒(便發(fā))

    作者: 未知

    小便毒,生于陰頭之上,乃人身腎脈之總司也。又名便發(fā)。因酒色過(guò)度,極熱流于下焦,或惹婦人陰蝕而生,或行經(jīng)時(shí)交合而生,受禍雖不同,其害則一,神方難醫(yī)。初起之時(shí),用紫花地丁、麝香三四分,生姜一片,煎水一碗,空心服之神效。如小便脛腫痛,宜服木香流氣飲、檳榔追毒飲。如燥爛亦宜敷貼,不然膿血塞竅,脹腫難禁矣。

    十六味木香流氣飲

    木香、木通、紫蘇、荊芥、半夏、豬苓、澤瀉、連翹、白術(shù)、赤芍、黃連、車前、穿甲、黃柏、茯苓、 蓄。

    燈草為引。

    空心服。

    九味檳榔追毒飲

    檳榔、牛膝、木通、草節(jié)、豬苓、連翹、生地、黃柏、二花。燈心引。

    空心服。

    五味敷方

    牛膝草(冬時(shí)取根)、通草、車前仁、二花膽草。

    共享酒浸,搗爛敷之。

    七味敷方

    雄黃、血蝎、螵蛸、兒茶、枯礬、黃連、乳香。

    共研細(xì)末,用黃蠟、白蠟熬溶,攤油紙上包裹前藥末,貼陰頭上甚效。

    試效方

    水粉、四六片、兒茶、虎耳草汁調(diào)搽。一方加松香,一方加青黛,一方加石膏。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