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鯰魚鰾
藥材基源:為鲇科動物鲇魚的魚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lurus asotus (Linnaeus)[Parasilurus asotu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后,剖腹取出魚鰾,洗凈,虹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庫,為中下層肉食性魚類,主要食一些小型魚類。
資源分布:我國除西部高原地區(qū)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鲇魚,體長,頭部平扁,尾部側(cè)扁??趯掗煛?诹严蛏蟽A斜,下頜突出明顯。上下頜及犁骨上有許多絨狀細齒。須2對。眼小,蓋有透明薄膜。位置接近頭側(cè),無鱗,皮膚富粘液腺,側(cè)線上有粘液孔1行。背鰭5,很小。臀鰭77-83,與毛鰭相連。幼小時背側(cè)部一般為黃綠色,隨著個體成長體色逐步加深變成黑褐色,額部為灰白色,各鰭灰黑色。
味甘;咸;性平
止血;斂瘡。主嘔血;陰瘡;瘺瘡
內(nèi)服:炙,研末,每次6g。外用:適量,煅炭研末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鯰魚鰾
來源藥材基源:為鲇科動物鲇魚的魚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lurus asotus (Linnaeus)[Parasilurus asotu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后,剖腹取出魚鰾,洗凈,虹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庫,為中下層肉食性魚類,主要食一些小型魚類。
資源分布:我國除西部高原地區(qū)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態(tài)鲇魚,體長,頭部平扁,尾部側(cè)扁??趯掗煛?诹严蛏蟽A斜,下頜突出明顯。上下頜及犁骨上有許多絨狀細齒。須2對。眼小,蓋有透明薄膜。位置接近頭側(cè),無鱗,皮膚富粘液腺,側(cè)線上有粘液孔1行。背鰭5,很小。臀鰭77-83,與毛鰭相連。幼小時背側(cè)部一般為黃綠色,隨著個體成長體色逐步加深變成黑褐色,額部為灰白色,各鰭灰黑色。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斂瘡。主嘔血;陰瘡;瘺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炙,研末,每次6g。外用:適量,煅炭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