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桂香散】治膈氣反胃.諸藥難效.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甚者食已輒出.其效如神.
水銀 黑錫(各三錢) 硫黃(五錢)
上三味.銚內(nèi)用柳木捶研.煞微火上.細(xì)研為灰.取出、后入丁香末二錢、桂末二錢、生姜末三錢.一處研勻.每服三錢.黃米粥飲調(diào)下.一服取效.病甚者再服.
【丁香附子散】治膈氣吐食.
丁香(半兩) 檳榔(一個.重三錢) 黑附(一個.重半兩.炮.去皮臍)舶上硫黃(去石研) 胡椒(各二錢)
上先將四味為末.入硫黃和勻.每服二錢.用附子一個去毛翅足腸肚.填藥在內(nèi).濕紙五七重裹定.慢火燒熱取出嚼.食后用溫酒送下.日三服.如不食葷酒.粟米飲下.不計時.
【漢防己散】治五噎.
官桂(去皮) 陳皮(各一兩.去白) 漢防己(五錢) 杏仁(湯浸去皮尖一兩)紫蘇 羚羊角(鎊) 細(xì)辛(各七錢半)
上七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七分.去渣.溫服.忌酸味生冷滑物.一日兩服.
【紅豆丸】治諸嘔逆膈氣.反胃吐食.
胡椒 縮砂 揀丁香 紅豆(各二十一粒)
上為末.姜汁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棗一個去皮.填藥.面裹煨熟.細(xì)嚼.白湯下.空心日三服.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總結(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桂香散】治膈氣反胃.諸藥難效.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甚者食已輒出.其效如神.
水銀 黑錫(各三錢) 硫黃(五錢)
上三味.銚內(nèi)用柳木捶研.煞微火上.細(xì)研為灰.取出、后入丁香末二錢、桂末二錢、生姜末三錢.一處研勻.每服三錢.黃米粥飲調(diào)下.一服取效.病甚者再服.
【丁香附子散】治膈氣吐食.
丁香(半兩) 檳榔(一個.重三錢) 黑附(一個.重半兩.炮.去皮臍)舶上硫黃(去石研) 胡椒(各二錢)
上先將四味為末.入硫黃和勻.每服二錢.用附子一個去毛翅足腸肚.填藥在內(nèi).濕紙五七重裹定.慢火燒熱取出嚼.食后用溫酒送下.日三服.如不食葷酒.粟米飲下.不計時.
【漢防己散】治五噎.
官桂(去皮) 陳皮(各一兩.去白) 漢防己(五錢) 杏仁(湯浸去皮尖一兩)紫蘇 羚羊角(鎊) 細(xì)辛(各七錢半)
上七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七分.去渣.溫服.忌酸味生冷滑物.一日兩服.
【紅豆丸】治諸嘔逆膈氣.反胃吐食.
胡椒 縮砂 揀丁香 紅豆(各二十一粒)
上為末.姜汁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棗一個去皮.填藥.面裹煨熟.細(xì)嚼.白湯下.空心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