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提學侍其公.年七十九歲.至元丙寅六月初四日中暑毒.霍亂吐利.昏冒終日.不省人事.時夜方半.請予治之.診其脈洪大而有力.一息七八至.頭熱如火.足寒如冰.半身不遂.牙關緊急.予思內經五亂篇中云.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冒氣逆行.亂于胸中.是謂大 云云.亂于腸胃.則為霍亂.于是霍亂之名.自此而生.蓋因年高氣弱.不任暑氣.陽不維陰則瀉.陰不維陽則吐.陰陽不相維.則既吐且瀉矣.前賢見寒多以理中丸.熱多以五苓散為定法治之.今暑氣極盛.陽明得時.況因動而得之.中暑明矣.非甘辛大寒之劑.則不能瀉其暑熱.墜浮焰之火而安神明也.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瀉熱補氣.加白茯苓以分陰陽.約重一兩.冰水調灌.漸漸省事而諸證悉去.后慎言語.節(jié)飲食.三日.以參術調中湯之劑增減服之.理正氣.逾十日后.方平復.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提學侍其公.年七十九歲.至元丙寅六月初四日中暑毒.霍亂吐利.昏冒終日.不省人事.時夜方半.請予治之.診其脈洪大而有力.一息七八至.頭熱如火.足寒如冰.半身不遂.牙關緊急.予思內經五亂篇中云.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冒氣逆行.亂于胸中.是謂大 云云.亂于腸胃.則為霍亂.于是霍亂之名.自此而生.蓋因年高氣弱.不任暑氣.陽不維陰則瀉.陰不維陽則吐.陰陽不相維.則既吐且瀉矣.前賢見寒多以理中丸.熱多以五苓散為定法治之.今暑氣極盛.陽明得時.況因動而得之.中暑明矣.非甘辛大寒之劑.則不能瀉其暑熱.墜浮焰之火而安神明也.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瀉熱補氣.加白茯苓以分陰陽.約重一兩.冰水調灌.漸漸省事而諸證悉去.后慎言語.節(jié)飲食.三日.以參術調中湯之劑增減服之.理正氣.逾十日后.方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