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科十三方考》 暗門閂癥

    作者:

    此病生于喉嚨小舌之上,左右各有一個(gè)肉球,塞住喉嚨,致水米不下,眼多有膿,形如爛東瓜狀。治法以竹管一枝,內(nèi)貯藥線一條,以鐵 頂住藥線,入肉球內(nèi),一日插入藥線一次,連插三日,其球即消,約六、七日間,即可痊愈八九;至喉嚨不痛,能進(jìn)硬食物時(shí),以天然散生肌、平口,內(nèi)服中九丸,兼服甘桔消痰飲

    桔梗 豆根(各一錢) 梔子 連翹 防風(fēng) 薄荷 甘草(各五分) 黃連(七分)大力子(一錢) 赤芍 白芷 川芎(各五分) 玄參 麥冬(各七分) 淡竹葉(五分,水煎服)

    吹藥

    熊膽(三分) 宮粉(一分) 冰片(一分) 甘石(一錢) 明雄(一錢) 朱砂(五分) 豆根(一錢)

    上共為末吹之,不過(guò)半月,即可痊愈,以加味天然散收口∶

    加味天然散(此與前方不同)

    赤石脂 龍骨 海螵蛸 冰片 兒茶 乳香 沒(méi)藥 血竭

    上共為細(xì)末,加入天然散中用之,功能生肌、平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