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此病生于喉嚨小舌之上,左右各有一個(gè)肉球,塞住喉嚨,致水米不下,眼多有膿,形如爛東瓜狀。治法以竹管一枝,內(nèi)貯藥線一條,以鐵 頂住藥線,入肉球內(nèi),一日插入藥線一次,連插三日,其球即消,約六、七日間,即可痊愈八九;至喉嚨不痛,能進(jìn)硬食物時(shí),以天然散生肌、平口,內(nèi)服中九丸,兼服甘桔消痰飲∶
桔梗 豆根(各一錢) 梔子 連翹 防風(fēng) 薄荷 甘草(各五分) 黃連(七分)大力子(一錢) 赤芍 白芷 川芎(各五分) 玄參 麥冬(各七分) 淡竹葉(五分,水煎服)
吹藥
熊膽(三分) 宮粉(一分) 冰片(一分) 甘石(一錢) 明雄(一錢) 朱砂(五分) 豆根(一錢)
上共為末吹之,不過(guò)半月,即可痊愈,以加味天然散收口∶
加味天然散(此與前方不同)
赤石脂 龍骨 海螵蛸 冰片 兒茶 乳香 沒(méi)藥 血竭
上共為細(xì)末,加入天然散中用之,功能生肌、平口。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陳復(fù)正(飛霞)著。六卷。辨驚風(fēng)及對(duì)小兒勿濫用寒涼,以免傷敗脾胃等,均有較好見解。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此病生于喉嚨小舌之上,左右各有一個(gè)肉球,塞住喉嚨,致水米不下,眼多有膿,形如爛東瓜狀。治法以竹管一枝,內(nèi)貯藥線一條,以鐵 頂住藥線,入肉球內(nèi),一日插入藥線一次,連插三日,其球即消,約六、七日間,即可痊愈八九;至喉嚨不痛,能進(jìn)硬食物時(shí),以天然散生肌、平口,內(nèi)服中九丸,兼服甘桔消痰飲∶
桔梗 豆根(各一錢) 梔子 連翹 防風(fēng) 薄荷 甘草(各五分) 黃連(七分)大力子(一錢) 赤芍 白芷 川芎(各五分) 玄參 麥冬(各七分) 淡竹葉(五分,水煎服)
吹藥
熊膽(三分) 宮粉(一分) 冰片(一分) 甘石(一錢) 明雄(一錢) 朱砂(五分) 豆根(一錢)
上共為末吹之,不過(guò)半月,即可痊愈,以加味天然散收口∶
加味天然散(此與前方不同)
赤石脂 龍骨 海螵蛸 冰片 兒茶 乳香 沒(méi)藥 血竭
上共為細(xì)末,加入天然散中用之,功能生肌、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