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溫熱經(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熱病著作,以《內(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隔蒜灸 元戎云。瘡瘍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內(nèi)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內(nèi)。內(nèi)出之而令外。故經(jīng)云陷者灸之。丹溪曰。癰疽之發(fā)。或因內(nèi)有積熱。或因外寒而郁內(nèi)熱。若于始發(fā)之際。外灸以散其毒。治之之早。亦可移重就輕。轉深于淺。東垣曰。初覺發(fā)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紙先干處。即癰頭也。取蒜切片如三錢濃。安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早覺早灸為上。一日三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過十數(shù)日不可灸。若有十數(shù)頭作一處者。用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燒之。亦能活也。若初發(fā)赤腫。中間有一黃粟米頭。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片濃薄。安頭上。著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本事方云。一人四月背疽。治之逾月益甚矣。以艾加瘡頭。自旦及暮。灸百五十壯。知痛乃已。明日鑷去黑痂。膿盡不痛。始別以藥敷之。日一易。易時旋去前黑爛。月余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