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古今議腫是脾虛.大抵多從濕熱為.十種根因各調治.詳分補瀉在臨機.
古方有十種論癥.然脈浮為風虛.沉伏為水?。羷t脈絡虛.伏則小便難.即為正水.脾脈虛大.多作脾腫.因循不治.乃致水腫.蓋脾屬土.喜燥而惡濕.土敗不能制水.則停蓄不行.留滯皮膚.故作浮腫.初得病時.是眼胞早晨浮突.至午后稍消.然此癥夏與秋冬治之頗易.惟春不然.蓋四時之水.無如春水泛溢.兼肝木旺而脾土受克.不能制水.所以難療.進退不常.須徐徐調理取效.大凡小兒浮腫.先用發(fā)散.然后行泄法.
治宜推三關(一百) 推脾土(一百) 黃蜂入洞(十下)運五經(五十) 二扇門(二十) 掏威靈(二十) 天門入虎口(二十) 肘(二十) 以上瀉法 瀉后補法推脾土(一百) 分陰陽(一百) 補腎(一百) 運土入水(四十) 天門入虎口 肘(各二十)
春夏用水.秋冬用姜蔥真麻油推之.再用酒一盞.飛鹽少許.皂角一片為末.黃土一鐘.同炒.布包倒合掌心.
掏大指節(jié).即消.
《針灸甲乙經》(公元282 年)晉.皇甫謐(士安)撰。十二卷。論述生理、病理、診斷、經絡、俞穴和針灸治療等方面,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古今議腫是脾虛.大抵多從濕熱為.十種根因各調治.詳分補瀉在臨機.
古方有十種論癥.然脈浮為風虛.沉伏為水?。羷t脈絡虛.伏則小便難.即為正水.脾脈虛大.多作脾腫.因循不治.乃致水腫.蓋脾屬土.喜燥而惡濕.土敗不能制水.則停蓄不行.留滯皮膚.故作浮腫.初得病時.是眼胞早晨浮突.至午后稍消.然此癥夏與秋冬治之頗易.惟春不然.蓋四時之水.無如春水泛溢.兼肝木旺而脾土受克.不能制水.所以難療.進退不常.須徐徐調理取效.大凡小兒浮腫.先用發(fā)散.然后行泄法.
治宜推三關(一百) 推脾土(一百) 黃蜂入洞(十下)運五經(五十) 二扇門(二十) 掏威靈(二十) 天門入虎口(二十) 肘(二十) 以上瀉法 瀉后補法推脾土(一百) 分陰陽(一百) 補腎(一百) 運土入水(四十) 天門入虎口 肘(各二十)
春夏用水.秋冬用姜蔥真麻油推之.再用酒一盞.飛鹽少許.皂角一片為末.黃土一鐘.同炒.布包倒合掌心.
掏大指節(jié).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