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去頭。糯米泔浸之,曬干。即山蔥也。
辛,苦,微寒,有毒。吐風(fēng)癇痰涎,疔疥癬惡瘡。
生泰山之谷,二八月采。今所在山谷皆有。苗葉似車前,莖似蔥白,有黑皮裹莖,似棕皮。
有花肉紅色。此有二種∶一種水藜蘆,莖葉大同,只是生在近水,根須百余莖,不中藥用。
今用者蔥白藜蘆,根須甚少。
中風(fēng)不省,牙急,每末服五分。以吐痰為度,不吐再服。(驗方第一。)
諸風(fēng)有痰。同上。(第二。)
久瘧痰多。同上。(第三。)
頭上生虱,為末摻之。(第四。)
反花惡瘡,為末,豬脂合敷。(第五。)
誤吞水蛭,為末水下,取吐。(第六。)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去頭。糯米泔浸之,曬干。即山蔥也。
辛,苦,微寒,有毒。吐風(fēng)癇痰涎,疔疥癬惡瘡。
生泰山之谷,二八月采。今所在山谷皆有。苗葉似車前,莖似蔥白,有黑皮裹莖,似棕皮。
有花肉紅色。此有二種∶一種水藜蘆,莖葉大同,只是生在近水,根須百余莖,不中藥用。
今用者蔥白藜蘆,根須甚少。
中風(fēng)不省,牙急,每末服五分。以吐痰為度,不吐再服。(驗方第一。)
諸風(fēng)有痰。同上。(第二。)
久瘧痰多。同上。(第三。)
頭上生虱,為末摻之。(第四。)
反花惡瘡,為末,豬脂合敷。(第五。)
誤吞水蛭,為末水下,取吐。(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