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為毛茛科植物新疆芍藥paeonia sinjiangensis K.Y.Pan的根。春、秋挖根,去凈殘質(zhì)后曬干。
生于山坡林下。主產(chǎn)新疆。
多年生宿根草本,全體無毛。根圓柱形,多分枝。莖高40~80cm。2回三出復葉,葉片輪廓闊卵形;小葉羽狀分裂,裂片狹披針形,全緣;葉柄長1~5cm?;t色單生莖頂;萼片5,卵形,苞片3~5,披針形;心皮2~4(~5);骨突果卵狀,種子黑色?;ㄆ?~7月,果期7~8月。
根呈圓柱形,稍扭曲,直徑0.5~4cm。表面灰褐色,皺縮,可見須根痕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有時可見栓皮脫落形成的片狀斑痕。質(zhì)硬而脆,斷面黃白色、淡紫色;皮部窄,有時與木部分離,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時木部的放射狀紋理間有裂隙。氣香、昧微甜、澀。
含芍藥甙(paeoniflorin),另含少量的羥基芍藥甙(oxypaeoniflorin)、芍藥內(nèi)酯甙(aibiriorin)及苯甲酸。
本品在新疆作赤芍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為毛茛科植物新疆芍藥paeonia sinjiangensis K.Y.Pan的根。春、秋挖根,去凈殘質(zhì)后曬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主產(chǎn)新疆。
原形態(tài)多年生宿根草本,全體無毛。根圓柱形,多分枝。莖高40~80cm。2回三出復葉,葉片輪廓闊卵形;小葉羽狀分裂,裂片狹披針形,全緣;葉柄長1~5cm?;t色單生莖頂;萼片5,卵形,苞片3~5,披針形;心皮2~4(~5);骨突果卵狀,種子黑色?;ㄆ?~7月,果期7~8月。
性狀根呈圓柱形,稍扭曲,直徑0.5~4cm。表面灰褐色,皺縮,可見須根痕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有時可見栓皮脫落形成的片狀斑痕。質(zhì)硬而脆,斷面黃白色、淡紫色;皮部窄,有時與木部分離,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時木部的放射狀紋理間有裂隙。氣香、昧微甜、澀。
化學成分含芍藥甙(paeoniflorin),另含少量的羥基芍藥甙(oxypaeoniflorin)、芍藥內(nèi)酯甙(aibiriorin)及苯甲酸。
功能主治本品在新疆作赤芍用。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