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易讀》 烏梅二百四十二

    作者: 汪讱庵

    去核炒用。

    酸,澀,微寒,無毒。入足厥陰肝。下氣退熱,除嘔殺蛔。止燥渴而泄煩滿,平久嗽而住渴痢,清痰涎而消腫痛,蝕惡肉而點黑痣。收二便之下血,除偏風之不仁;松霍亂之轉(zhuǎn)筋,開痰厥之牙關(guān)。

    生漢中川谷。五月采實。襄漢、川蜀、江湖、淮嶺皆有之。樹、葉皆似杏,采梅實半黃者,以煙熏之為烏梅。取青大者,以鹽汁漬之,日曬夜?jié)n,十日則成白梅,主治略同。

    諸瘡 肉,烏梅肉燒末敷之。(驗方第一。)

    渴痢,水煎代茶飲。(第二。)

    痢膿血,凈肉燒末,每米湯下二錢。(第三。)

    久痢不止,凈肉二十枚,水煎服。(第四。)

    大便血,凈肉三兩,燒末醋煎,米湯丸服。(第五。)

    小便尿血。同上。(第六。)

    崩血不止,凈肉燒末米飲下。(第七。)

    蛔蟲上行,退場門鼻,煎湯服且含之。(第八。)

    心腹脹痛,短氣欲絕,凈肉二七枚煎沸,納銅錢二七枚煎服。(第九。)

    久嗽不已,凈肉炒,蜜粟殼同炒末,蜜湯下。(第十。)

    金瘡折傷,燒末敷之,白者亦可。(十一。)

    白梅同用。

    烏梅丸烏梅 人參 細辛 桂枝 附子 黃柏 當歸 川椒 黃連 干姜治厥陰病,氣上沖胸,心痛熱,消渴,食即煩生而吐蛔。(諸方第一。)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