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cè)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原注∶又名長(zhǎng)平、脅)。灸百壯。主腸鳴,盈盈然,食不下,脅痛不得臥,煩熱口干,不嗜食,胸脅支滿,喘息心痛,不得轉(zhuǎn)側(cè),傷飽身黃,羸瘦賁豚,腹腫脊強(qiáng),四肢懈惰,善恐少氣,厥逆,肩臂不舉,咳逆吐食,噦噫,食入還出,熱中,苦吞而聞食臭,寒中,洞泄不化,胸滿,嘔無(wú)所出,身潤(rùn),石水,身腫,諸漏。
在監(jiān)骨腰中,季脅本,俠脊。(原注∶又名氣俞、氣府)。(灸三壯。)主腰痛不得俯仰,寒熱脹,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黃,小腹急痛腫,腸鳴洞泄,髀樞引痛,肩背寒痙,肩甲內(nèi)廉痛,脊痙反折,體痛。
在季肋下一寸八分。灸五壯。主婦人小腹堅(jiān)痛,月脈不調(diào),帶下赤白,里急,螈。
在帶脈下三寸。一云水道下一寸半。灸五壯。主男子寒疝,陰卵上入小腹痛,婦人赤白
在章門下五寸三分。灸三壯。主嘔逆不止,三焦不調(diào),水腫,不嗜食,咳逆不止。
在長(zhǎng)平下八寸三分,監(jiān)骨上陷中。灸三壯。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臂攣急,手臂不得舉而至肩。
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得之(原注∶又名淵腋)。不灸。
在泉腋下三寸。脾之大絡(luò),布胸脅中,出九肋間。灸三壯。主腹有大氣,氣不得息,胸脅中痛,內(nèi)實(shí)則身盡痛,虛則百筋皆縱。
在腋下三寸,復(fù)前一寸,著脅。灸三壯。主胸中暴滿,不得臥,喘息。
在乳后一寸,腋下著脅(原注∶又名天會(huì))。灸三壯。主寒熱,胸膈煩滿,頭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胸中有聲,喉中鳴。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wèn)》、《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jiàn)。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duì)于溫病、報(bào)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cè)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原注∶又名長(zhǎng)平、脅)。灸百壯。主腸鳴,盈盈然,食不下,脅痛不得臥,煩熱口干,不嗜食,胸脅支滿,喘息心痛,不得轉(zhuǎn)側(cè),傷飽身黃,羸瘦賁豚,腹腫脊強(qiáng),四肢懈惰,善恐少氣,厥逆,肩臂不舉,咳逆吐食,噦噫,食入還出,熱中,苦吞而聞食臭,寒中,洞泄不化,胸滿,嘔無(wú)所出,身潤(rùn),石水,身腫,諸漏。
在監(jiān)骨腰中,季脅本,俠脊。(原注∶又名氣俞、氣府)。(灸三壯。)主腰痛不得俯仰,寒熱脹,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黃,小腹急痛腫,腸鳴洞泄,髀樞引痛,肩背寒痙,肩甲內(nèi)廉痛,脊痙反折,體痛。
在季肋下一寸八分。灸五壯。主婦人小腹堅(jiān)痛,月脈不調(diào),帶下赤白,里急,螈。
在帶脈下三寸。一云水道下一寸半。灸五壯。主男子寒疝,陰卵上入小腹痛,婦人赤白
在章門下五寸三分。灸三壯。主嘔逆不止,三焦不調(diào),水腫,不嗜食,咳逆不止。
在長(zhǎng)平下八寸三分,監(jiān)骨上陷中。灸三壯。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臂攣急,手臂不得舉而至肩。
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得之(原注∶又名淵腋)。不灸。
在泉腋下三寸。脾之大絡(luò),布胸脅中,出九肋間。灸三壯。主腹有大氣,氣不得息,胸脅中痛,內(nèi)實(shí)則身盡痛,虛則百筋皆縱。
在腋下三寸,復(fù)前一寸,著脅。灸三壯。主胸中暴滿,不得臥,喘息。
在乳后一寸,腋下著脅(原注∶又名天會(huì))。灸三壯。主寒熱,胸膈煩滿,頭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胸中有聲,喉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