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xué)》 玉米須

    【基原】為禾本科植物玉蜀的花柱及柱頭。

    【異名】又叫玉麥須、棒子毛。

    【性味歸經(jīng)】甘、淡、平,歸膀胱、肝、膽經(jīng)。

    【功效】利尿消腫,利膽退黃,降血糖,降血壓。

    【應(yīng)用】

    1. 玉米須湯:玉米須50克,煮湯代茶飲,忌鹽,用于水腫,腎炎,糖尿病等。

    2. 玉米茶:玉米、玉米須,煮湯代茶飲,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經(jīng)驗(yàn)方》)

    3. 玉米須燉豬肉:玉米須、豬肉燉食,用于糖尿病。(《嶺南采藥錄》)

    4. 玉米須西瓜皮香蕉湯:玉米須、西瓜皮、香蕉,煮湯食,用于原發(fā)型高血壓病。(《四川中藥志》)

    【使用注意】

    常用量為15~60克。

    【按語】

    為清熱利尿保健品,服之可清熱利尿,寬腸下氣,健脾益胃。常用食療方如玉米須茶,玉米須燒河蚌。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