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摘粹》 口病

    作者: 未知

    口病者,足陽明之不降也。脾竅于口,脾與胃同氣,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升濁降,而口唇無病,且口中清和而無味。若己土下陷,戊土上逆,而甲木不降,相火上炎,于是唇口腫疼,諸病作矣。且木郁而口作酸,火郁而口作苦,金郁而口作辛,水郁而口作咸,土郁而口作甘,以五臟之郁而生五味也。土者水火之中氣,水泛于土,則濕生。火郁于土,則熱作。濕熱熏蒸,則口氣腐穢而臭惡。蓋脾病則陷,胃病則逆,口唇之病,燥熱者多,濕寒者少。然上熱亦有因于下寒者,清上焦之燥熱,不助下焦之濕寒,則得之矣。如濕熱熏蒸,口氣穢惡者,以甘草黃芩湯主之。如口瘡熱腫者,以貝母元參湯主之。如脾胃濕寒,膽火上炎而生口瘡者,以桂枝姜苓湯主之。

    甘草黃芩湯

    甘草(二錢) 黃芩(二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石膏(三錢) 水煎大半杯,熱服。

    貝母元參湯

    貝母(三錢) 元參(三錢) 甘草(二錢) 黃芩(二錢) 水煎半杯,熱漱徐咽。熱甚加黃連、石膏。

    桂枝姜苓湯

    芍藥(四錢) 桂枝(二錢) 干姜(二錢)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元參(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