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綱目》 虛羸

    作者: 樓英

    〔錢〕虛羸,脾胃不和,不能食乳,致肌瘦,亦因大病,或吐瀉后,脾胃尚弱,不能傳化谷氣。有冷者,時時下痢,唇口青白。有熱者身壯熱,肌肉微黃,此冷熱虛羸也。冷者,木香丸主之,夏月不可服,如有證則少服之。熱者胡黃連丸。冬月不可服,如有證則少服之。(虛羸與疳門同治也。木香丸、胡黃連丸方并見疳條。)

    〔湯〕小兒疳積,其狀漸黃瘦,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乃積而生熱成疳也,宜服蘆薈丸、露星膏。

    蘆薈丸

    龍膽草 黃連 蕪荑(去皮,先炒黃色,次入前二味,一處炒赤色。各一兩)

    上為末,另入蘆薈一分,和勻,爛飯丸如黍米大。三歲兒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露星膏

    黃 (蜜水炙) 胡黃連 地骨皮 柴胡(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隔宿酒浸,露一宿,次日澄去酒,薄荷湯浸服之。

    〔錢〕橘連丸治疳瘦,久服消食和氣,長肌肉。

    橘皮(一兩) 黃連(米泔浸一宿,一兩半)

    上為細末。另研入麝香五分,用豬膽七個,分藥入膽內(nèi),漿水煮,候臨熟,以針微刺破,以熟為度,煮粟米粥,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飲下,量兒加減,無時。(海藏云∶黃連苦燥可以瀉脾火,長肌肉。)

    二圣丸治小兒臟腑,或好或瀉,久不愈,羸瘦,宜常服。

    黃連(去須) 黃柏(去粗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豬膽內(nèi),重湯煮熟,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量兒加減,頻服無妨。

    〔潔〕小兒疳病,肌羸,血氣不足,同大人勞瘵之疾治之。

    上以潔古此言論之,不拘冷熱虛羸,皆用四君子、地黃丸與前藥相兼服為得也。

    〔圣〕又方 治小兒尸疰勞瘦,或時寒熱。方用鱉頭一枚,燒灰杵末,新汲水下五分匕,立可。

    〔《明》〕羸瘦不生肌膚∶胃 (灸一壯。)

    〔田〕小兒疳瘦。于胸下骨尖上灸三壯,次于脊下端尾翠骨尖上灸三壯。

    小兒疳瘦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悴,諸方不瘥者,取尾翠骨上三寸骨陷中灸三壯。

    小兒身羸瘦,賁豚腹腫,四肢懈惰,肩背不舉,章門二穴,各灸七壯。

    〔世〕母氣不足,則羸瘦肉極。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女科寶鑒》是以中醫(yī)方法論述女性生殖器相關疾病的探索性新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七十多種常見女性生殖器相關病證,其中包括女科雜病、性病、月經(jīng)病和中醫(yī)藥避孕、中醫(yī)藥抗早孕等。各病證以病機要點為中樞,展開對理、證、法、方、藥的論述,同時,引進中醫(yī)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臨床指導性和收藏價值。

    縱覽全書,具有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點。全書共約25萬字。

    讀者對象:中西醫(yī)臨床工作者、醫(yī)學院校師生及廣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立齋
  • 作者:
    雪巖禪師
  • 作者:
    宋仲甫
  • 作者:
    輪印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