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綱目》 滯頤

    作者: 樓英

    (口角垂涎是也)

    〔肅〕清心導(dǎo)痰丸 治舌縱涎下。(方見大人門。曾用甚妙。)

    〔湯〕小兒滯頤者,多涎流出,積于頤上,此由脾胃冷,涎多故也。脾之液為涎,緣脾胃虛冷,不能制其津液,故流出于頤,法當補脾。(按《內(nèi)經(jīng)》云∶舌縱涎下皆屬熱。此恐湯氏之偏見,今兩存之,以備參考。)

    張渙溫脾丹治滯頤效。

    白術(shù) 青皮(各半兩) 半夏曲 丁香(各一兩) 干姜(炮,半兩)

    上為細末,糊丸如黍米大,一歲兒十丸,二歲二十丸,米飲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