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清臣曰:有物有聲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聲無物為噦(音yuě,干嘔),噦即干嘔也。
三者雖有分別,無不由胃氣不和所致。主治之法,先辨外感內(nèi)傷,及寒熱虛實,更詳他證所因,斯對證立方,隨手奏效。至面青爪黑,腹痛肢厥,立見險危矣。
外感風(fēng)寒,小柴胡湯,加陳皮、茯苓,或藿香正氣散。
內(nèi)傷飲食,枳術(shù)二陳湯,加香、砂、曲、麥;或和胃飲,加砂、半、藿香。
胃寒嘔吐,生姜飲:生姜一兩、半夏五錢、橘紅三錢、藿香二錢,丁香二分?;蛏鞍肜碇袦?,加白蔻、丁香。
胃熱嘔吐,石膏一兩、麥冬五錢、炒梔三錢、黃連二錢、枇杷葉?;驕啬憸狱S連、麥冬、竹心。
胃虛嘔吐,四君加沉香、丁香;或六君,加炮姜、廣香。
胃實嘔吐,三一承氣湯;或二陳湯加枳實、大黃。
蟲積嘔吐,四君,去草,加烏梅、花椒;或理中,去草,加榧子、雷丸。
停水嘔吐,四苓散,加陳皮、半夏、生姜;或平胃散,加苓、夏、藿、砂、烏梅、炮姜、生姜。
痰飲嘔吐,控涎丹見痰證;或香砂六君子湯。
百藥不效,汞硫散,水銀一錢、硫磺二錢,研末,姜汁開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