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咯與嗽為一類,皆因有痰而欲出之,或費力,或不費力,總以出痰為主,非欲出其血也。因值其失血,故血隨痰出耳。唾與吐為一類,此則因血而然。緣血為火所涌,上升出至咽喉,多則吐,少則唾,并不費力,皆系純血,無痰涎夾雜。
吐唾既為一類,吐不定屬胃,唾獨必屬腎乎?古謂唾血屬腎者,因《經》論五液,謂腎主唾(水泛于上也。)故耳,不可泥??┘扰c嗽為一類,舊分嗽屬肺,咯屬腎,亦非。
腎脈上入肺中,病則俱病,腎亦有嗽,肺亦有咯也。然則何以別之?曰∶血證由于火,驚則火起于心,怒則火起于肝,悲傷火起于肺,思慮火起于脾,房勞火起于腎,審察病因自見,言不能盡也。張景岳謂失血證,凡見喘滿咳嗽,及胸膈左右皆隱隱脹痛者,此病在肺也。若胸膈、膻中間覺有牽痛,如縷如絲,或懊 嘈雜不可名狀者,此病在心包絡也。若胸腹膨脹,不知饑飽,食飲無味,多涎沫者,此病在脾也。若雨脅肋牽痛,或多怒郁,往來寒熱者,此病在肝也。若氣短似喘,聲啞不出,骨蒸盜汗,咽干喉痛,動氣上沖者,此病在腎也。若大嘔大吐,煩渴頭痛,大熱不臥者,此病在胃也。若有兼證,則病不止在一臟。肺病宜清降,不宜升浮。心主病宜養(yǎng)營,不宜耗散。脾病宜溫中,不宜酸寒。肝病或宜疏利,或宜甘緩,不宜秘滯。腎病宜壯水,宜滋陰,不宜香燥克伐。胃病或宜大瀉,或宜大補,當察虛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五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于2001年2月28日修訂通過,現(xiàn)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
2001年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1年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修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咯與嗽為一類,皆因有痰而欲出之,或費力,或不費力,總以出痰為主,非欲出其血也。因值其失血,故血隨痰出耳。唾與吐為一類,此則因血而然。緣血為火所涌,上升出至咽喉,多則吐,少則唾,并不費力,皆系純血,無痰涎夾雜。
吐唾既為一類,吐不定屬胃,唾獨必屬腎乎?古謂唾血屬腎者,因《經》論五液,謂腎主唾(水泛于上也。)故耳,不可泥??┘扰c嗽為一類,舊分嗽屬肺,咯屬腎,亦非。
腎脈上入肺中,病則俱病,腎亦有嗽,肺亦有咯也。然則何以別之?曰∶血證由于火,驚則火起于心,怒則火起于肝,悲傷火起于肺,思慮火起于脾,房勞火起于腎,審察病因自見,言不能盡也。張景岳謂失血證,凡見喘滿咳嗽,及胸膈左右皆隱隱脹痛者,此病在肺也。若胸膈、膻中間覺有牽痛,如縷如絲,或懊 嘈雜不可名狀者,此病在心包絡也。若胸腹膨脹,不知饑飽,食飲無味,多涎沫者,此病在脾也。若雨脅肋牽痛,或多怒郁,往來寒熱者,此病在肝也。若氣短似喘,聲啞不出,骨蒸盜汗,咽干喉痛,動氣上沖者,此病在腎也。若大嘔大吐,煩渴頭痛,大熱不臥者,此病在胃也。若有兼證,則病不止在一臟。肺病宜清降,不宜升浮。心主病宜養(yǎng)營,不宜耗散。脾病宜溫中,不宜酸寒。肝病或宜疏利,或宜甘緩,不宜秘滯。腎病宜壯水,宜滋陰,不宜香燥克伐。胃病或宜大瀉,或宜大補,當察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