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太陽、陽明,咽痛各一,悉屬陽證。少陰咽痛有六∶陽熱四證,治以豬膚湯、甘草湯、桔梗湯、苦酒湯;陰寒二證,治以桂枝干姜湯、真武湯、四逆湯。厥陰咽痛者一,亦陽證也,治以桔梗湯。夫咽痛皆是陽證,少陰內有二證屬寒者,一以汗多亡陽,一以陰盛格陽也。成氏云∶甘草湯,主治少陰熱壅咽痛者;桔梗湯,主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者;半夏散,主治少陰客寒挾痰咽痛者。吳氏云∶凡陰證咽痛,用以上諸法。若陽證咽痛,當用甘露飲、元參湯。按∶三陰里證咽痛者多,三陽表證咽痛者少。然太陽表寒外束里熱,少陽里有郁熱外冒表邪,陽明胃有積熱外冒表邪,皆有咽痛。
若無汗惡寒、脈浮緊者,太陽表證為重,宜先散表,羌活沖和湯加甘、桔;陽明里熱者,用清胃湯加甘、桔;少陽里熱者,用柴胡清肝飲。(《傷寒大白》)
傷寒他經,皆不言咽痛,惟少陰有咽痛之證,因少陰之脈循喉嚨故也。非大熱,則為大寒,治之一誤,死生立判,不可概為風熱而混治之。(鄭重光)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及生平經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太陽、陽明,咽痛各一,悉屬陽證。少陰咽痛有六∶陽熱四證,治以豬膚湯、甘草湯、桔梗湯、苦酒湯;陰寒二證,治以桂枝干姜湯、真武湯、四逆湯。厥陰咽痛者一,亦陽證也,治以桔梗湯。夫咽痛皆是陽證,少陰內有二證屬寒者,一以汗多亡陽,一以陰盛格陽也。成氏云∶甘草湯,主治少陰熱壅咽痛者;桔梗湯,主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者;半夏散,主治少陰客寒挾痰咽痛者。吳氏云∶凡陰證咽痛,用以上諸法。若陽證咽痛,當用甘露飲、元參湯。按∶三陰里證咽痛者多,三陽表證咽痛者少。然太陽表寒外束里熱,少陽里有郁熱外冒表邪,陽明胃有積熱外冒表邪,皆有咽痛。
若無汗惡寒、脈浮緊者,太陽表證為重,宜先散表,羌活沖和湯加甘、桔;陽明里熱者,用清胃湯加甘、桔;少陽里熱者,用柴胡清肝飲。(《傷寒大白》)
傷寒他經,皆不言咽痛,惟少陰有咽痛之證,因少陰之脈循喉嚨故也。非大熱,則為大寒,治之一誤,死生立判,不可概為風熱而混治之。(鄭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