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白魚、壁魚、蠹魚。
「氣味」咸、溫、無(wú)毒。
「主治」
1、小兒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魚干十個(gè)、濕者五個(gè),加乳汁研勻灌下。
2、小兒疾。用衣魚七個(gè)、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溫服。此方名“白魚散”。
3、目中浮翳。取書中衣魚末,點(diǎn)少許在翳上。一天點(diǎn)二次。
4、小便不通。有衣魚、濃石亂發(fā),等分為散。每服半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魚散”。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bǔ)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釋名」白魚、壁魚、蠹魚。
「氣味」咸、溫、無(wú)毒。
「主治」
1、小兒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魚干十個(gè)、濕者五個(gè),加乳汁研勻灌下。
2、小兒疾。用衣魚七個(gè)、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溫服。此方名“白魚散”。
3、目中浮翳。取書中衣魚末,點(diǎn)少許在翳上。一天點(diǎn)二次。
4、小便不通。有衣魚、濃石亂發(fā),等分為散。每服半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