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 雄黃

    「釋名」亦名黃金石、石黃、熏黃。

    「氣味」奪、平、寒、有毒。

    「主治」

    1、骨蒸發(fā)熱(按:即今之肺結核)。用雄黃一兩,加入小便一升中。另取方圓尺的石板一塊,以炭火燒熱,把雄黃尿汁淋在石上,墊上薄氈,令病人解衣頂被坐石上,勿使漏風。幾次之后,病狀即逐漸減輕。

    2、傷寒咳逆。用雄黃一錢、酒一杯,同煎,病人趁熱嗅其氣。

    3、陰部蝕爛,痛癢不已。用雄黃半兩燒于瓶中,熏下部,有效。

    4、偏頭風。用雄黃、細辛,等分研細。每次取二、三分吹入鼻中,左痛吹右,右痛吹左。此方名“至靈散”。

    5、腹脅痞塊。用雄黃、白礬各一兩,共研為末,加而糊調成膏,攤紙上,貼痞塊處。貼至大便暢泄乃愈。

    6、脅下痃癖(按:脅下覺有積聚,呼吸時常抽痛)。用雄黃一兩、巴豆五錢,同研細。加白面二兩,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四丸。以開過幾次再放冷以后的水沖服。大便暢通,病即轉好。此方名“煮黃丸”。

    7、酒癖(飲酒過度引起頭暈、惡心、嘔吐,長期不愈)。用皂角子大的雄黃六小塊、巴豆(連皮油)十五個、蝎子尾巴十五個,共研為末,加面粉五兩半,滴水做成丸子,如豌豆大。丸子將干時放于麩中炒香。炒后,取丸子放水里觀察。凡是浮在水面的就是好的,收存起來。每服二丸,溫酒送下。此方名“酒征丸”。

    8、油癖(特別喜歡吃油,缺油即?。?。用雄黃半兩,研末,水調服。

    9、癥瘕積聚。用雄黃二兩,研細。水飛九次,放入新竹筒中,以蒸餅一塊封住筒口,蒸七次。再用上等粉脂一兩,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七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10、陰腫。用雄黃、礬石各二兩,甘草一尺,加水五升,煮成二升,浸腫處。

    11、食物中毒。用雄黃、青黛,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送下。

    12、蟲毒。用雄黃、生礬等分,加蠟做成丸藥,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開水送下。

    13、便血。用雄黃不拘多少,放入棗內,用線捆好,煎湯。另用鉛一兩,熔化后,倒入湯中同煮。自早至晚,不斷添開水。煮畢,取出研細,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用原有的鉛湯送下。三服血止。

    14、暑天泄痢。用雄黃水飛九次,放在竹鉛內蒸七次,研末,與蒸餅混合,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甘草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15、瘋狗咬傷。用雄黃五錢、麝香二錢,研細,酒送下。分二次服完。

    16、百蟲入耳。燒雄黃熏耳內,蟲自出。

    17、馬汗瘡(按:牧馬人多生這種瘡,初起腫痛,后感煩熱,重者可致死)。用雄黃、白礬各一錢,烏梅三個,巴豆一個,合研為末,油調敷瘡。

    18、刀傷。用雄黃一粒,半豆大,放入傷口內,另取雄黃五錢,小便送服。凡刀傷感染,毒入內部者,服此藥有效。

    19、打傷發(fā)腫。用雄黃二分、密陀僧一分,共研為末,水調敷傷處。極見效。

    20、白禿頭瘡。用雄黃、豬膽汁調勻敷上。

    21、眉毛脫落。用雄黃末一兩,調醋搽。

    22、疔瘡惡毒。先用針剌毒瘡的四邊及中心,再以雄黃粉敷上。又方:用雄黃、蟾蜍各五分,共研為末,和蔥、蜜搗丸,如小米大。以針剌破瘡頂,將藥插入。

    23、喉痹(按:此即喉風。喉部不能吞咽,氣閉欲死)。用雄黃磨新汲水一盞灌下,吐出惡物即愈。

    24、牙痛。用雄黃和棗肉,捏成小丸,塞牙齒空洞中。

    25、走馬牙疳,臭爛出血。用豆大的雄黃七粒,每粒包入一個去了核了的淮棗中,再用鐵絲把棗子穿成一串,燒化為末。每次取少量搽患處,讓涎流出。搽藥至病愈為止。

    26、耳流膿汁。用雄黃、雌黃、硫磺,等分為末,吹耳內。

    27、多年臁瘡。用雄黃二錢、陳皮五錢,卷入布中成精捻子,燒煙熏瘡,令熱水流出。

    28、紅鼻頭。用雄黃、硫磺各五錢,水粉二錢,乳汁調敷。三、五次后可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治,也強調外治,既主張早期手術,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下頷正復術、死骨剔除術、鼻瘜肉摘除術、痔漏手術等有所發(fā)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人體內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整體觀念,倡導攻補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 而成書。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