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潔古〕
黃湯
治小兒咳嗽喘逆,身熱鼻干燥者,是熱入肺經(jīng),為客熱,呷呀有聲。
黃(二兩)人參(二錢半)地骨皮(五錢)桑白皮(三錢)甘草(二錢半)上咀。水煎。放溫,頻頻服之。
〔海藏〕
加味四君子湯
治涎嗽。
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甘草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半夏曲(減半)水煎服。
又治咳嗽,用四君子末,煎紫蘇湯調(diào)下。
〔張渙〕
蟬殼湯
治肺氣不利病。
蟬殼(微炒)五味子(湯洗七次,焙干)人參(去蘆。各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干)甘草(炙。
各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煎生姜湯調(diào)下。
白術(shù)五味湯方
治咳逆氣逆上喘。
五味子白術(shù)丁香人參(去蘆頭)款冬花(各半兩)細辛(去土,一分)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入生姜三片,煎至四分,去滓放溫,令時時呷之。
人參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
人參橘紅甘草(炙)地骨皮(各五分)茯苓知母(炒。各七分)五味子(炒)天門冬(去心)青皮(各四分)桑白皮(炒,一錢)上,每服一二錢,水煎。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原機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潔古〕
黃湯
治小兒咳嗽喘逆,身熱鼻干燥者,是熱入肺經(jīng),為客熱,呷呀有聲。
黃(二兩)人參(二錢半)地骨皮(五錢)桑白皮(三錢)甘草(二錢半)上咀。水煎。放溫,頻頻服之。
〔海藏〕
加味四君子湯
治涎嗽。
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甘草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半夏曲(減半)水煎服。
又治咳嗽,用四君子末,煎紫蘇湯調(diào)下。
〔張渙〕
蟬殼湯
治肺氣不利病。
蟬殼(微炒)五味子(湯洗七次,焙干)人參(去蘆。各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干)甘草(炙。
各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煎生姜湯調(diào)下。
白術(shù)五味湯方
治咳逆氣逆上喘。
五味子白術(shù)丁香人參(去蘆頭)款冬花(各半兩)細辛(去土,一分)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入生姜三片,煎至四分,去滓放溫,令時時呷之。
人參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
人參橘紅甘草(炙)地骨皮(各五分)茯苓知母(炒。各七分)五味子(炒)天門冬(去心)青皮(各四分)桑白皮(炒,一錢)上,每服一二錢,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