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瘍醫(yī)大全》 陰腫如斗門主方

    作者: 顧世澄

    男子陰腫如斗,其色紅赤不能治者馬鞭草搗爛敷之,或煎洗亦效。

    陰腫大如斗核痛。

    白礬(二兩) 雄黃(一兩) 甘草(五錢)

    水煎,先熏后洗,神效。

    囊腫秘方(《錦囊》)

    川椒 麥芽(炒焦) 地膚子(各一兩) 蔥白頭(連須者二十一根,去土凈不必洗)

    煎湯淋洗囊上良久,次日再洗,以消為度。

    小兒風(fēng)熱,外腎 赤腫痛,日夜啼哭,不數(shù)日退皮如雞卵殼狀。(《回春》)老杉木燒灰入膩粉,清油調(diào)敷之,神效。

    陰 腫大不消 硼砂水研涂之,大有效。

    小兒坐地多時(shí),或風(fēng)邪,或蟲蟻吹呵,陰囊腫硬 蟬蛻五錢,水一大碗煎洗,不過三次腫消痛止,更服五苓散加燈心,煎服。

    又方 蔥園中蚯蚓屎研細(xì),以甘草湯調(diào)敷。

    小兒外腎赤腫。

    老杉木(煨存性) 宮粉(各等分)

    研細(xì),清油調(diào)搽。并治大人繡球風(fēng)。

    腎囊睪丸腫大 棉花子仁一兩煎湯常洗自消。

    氣卵胞 老絲瓜皮,老生姜皮,共入鍋中炒,沖生白酒熱服,得汗即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