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要藥分劑》 血竭

    味甘咸。性平。有小毒。稟土氣而兼水化。降也。陰也。得密陀僧良。

    【主治】主心腹猝痛。金瘡血出。破積血。止痛生肉。祛五臟邪氣。(開寶)傷折打損一切疼痛。血氣攪刺。內(nèi)傷血聚。補虛。并宜酒服。(李)補心包絡肝血不足。(好古)敷惡瘡疥癬久不合。性急不可多使。卻引膿。(大明)【歸經(jīng)】入肝心包二經(jīng)。為和血之品。(專除血痛散瘀生新)【前論】李曰。血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味甘咸而走血。肝心包皆主血。故入之。

    河者【禁忌】經(jīng)疏曰。凡血病無瘀積者忌。一名麒麟竭。

    【炮制】雷公曰。先研粉篩過。入丸散中。若同眾藥搗。則作塵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