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繩·幼科》 語遲

    作者: 王肯堂

    五臟有五聲,心聲為言,若兒稍長,應語而語遲,由在胎時,母卒驚怖,內(nèi)動兒臟,邪乘于心,心氣不和,舌本無力,故語遲也。

    〔錢〕菖蒲丸治小兒心氣不足,五六歲不能言。

    石菖蒲(三錢) 人參(切去蘆,焙,半兩) 丹參(二錢) 天門冬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 赤石脂(三錢)

    《直指》有當歸、川芎、朱砂。

    上,同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或麻子大。溫水下五七丸至一二十丸,不計時候,日三四服。久服取效。又有病后腎虛不語者,宜兼服錢氏地黃丸。海藏云∶地黃丸足少陰也,與菖蒲丸上下通經(jīng)。

    〔張〕菖蒲丹治數(shù)歲不能語。

    菖蒲(一寸九節(jié)者) 遠志(去心) 桂心(各一兩) 人參(去蘆) 黃連(去須)酸棗仁(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如芡實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煎生姜湯化下,不拘時候。

    《圣惠》治舌本無力,語遲。芍藥散

    赤芍藥(一兩) 黃 (七錢半) 犀角(鎊) 檳榔 甘草(炙微赤。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不計時分加減,溫服。

    〔錢〕病吐瀉及大病后,雖有聲而不能言,又能咽藥,此非失音,為腎怯不能上接于陽故也,當補腎地黃丸主之。失音,乃猝病耳。口噤不止,則失音,聲遲亦同。

    雞頭丸治小兒諸病后不能語。

    雄雞頭(一個,炙) 鳴蟬(三個,炙) 大黃(取實處,濕紙裹,煨熟) 甘草(銼、炙。各一兩) 黃 (切,焙) 川芎 遠志(去心) 麥門冬(去心) 當歸(去蘆,焙。各七錢半) 人參(去蘆) 木通(各半兩)

    上,同為細末,煉蜜、丸小豆大。平旦用米飲下五丸,空心,日三四,兒大者加之。久服取效。雞、蟬二物,宜求死者用之,不可旋殺,孫真人所謂∶殺生求生,去生更遠。不可不知也。

    《明堂》治五六歲兒不語者,灸心俞三壯。莊氏,灸兩足踝各三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