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經(jīng)解》 石斛

    作者: 葉桂

    名醫(yī)別錄稱生六安山谷.蘇頌謂廣南者佳.綱目謂蜀中者勝.今真石斛干者色正黃.形如蚱蜢髀.所謂金釵石斛也.其生者高不及寸.極似矮小瓦松.叢生連根.種之磁盤.亦堪愛玩.然六境罕有.產(chǎn)英邑深山中.峭壁千尋.可望而不可即.采者自巔頂縋巨 而下及山腰.用器極力搜剔.令紛紛墜落.始就澗谷檢取.亦至危險矣.且每斤干才數(shù)兩.故采者絕少.今地志誤為合肥方物.好事者間向征求.李虛舟大令云.境無崇山.何由得此.每用為笑.近友人歸自粵西.偶及三七.云彼地亦甚貴.以上官熬膏.需索無厭也.取之銖錙.用之土苴.吾鄉(xiāng)玉面金芽.尤物非幸.其不及此.猶喜未有讀本草者耳.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張杲
  •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作者:
  • 作者:
    程杏軒
  •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是總論病證,是治療法則,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作者:
  • 作者:
    趙濂
  • 作者:
  • 《原機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