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zhǔn)繩·幼科》 心疳

    作者: 王肯堂

    楊氏云∶由乳食不調(diào),心臟受熱所致也,蓋其血?dú)馕炊?,乳哺有傷,易生壅滯,?nèi)有滯熱,未得疏通,故心神驚郁,而作驚疳之候。外證身體壯熱,臉赤唇紅,口舌生瘡,胸膈煩悶,小便赤澀,五心皆熱,盜汗發(fā)渴,嚙齒虛驚是也。錢氏,安神丸主之。薛氏,用安神丸以治心,異功散以補(bǔ)脾。楊氏,以茯苓丸、錢氏安神丸主之。曾氏,寧心用茯神湯。

    朱砂安神丸治心疳,怔忡,心中痞悶。

    朱砂(四錢) 黃連 生地黃(各半兩) 生甘草(二錢半) 蘭香葉(二錢,燒灰) 銅青 輕粉(各五分)

    上為末。干敷上。

    茯苓丸治心疳,驚疳。

    茯神 蘆薈 琥珀 黃連(凈) 赤茯苓(各三錢) 釣藤皮 遠(yuǎn)志肉(姜制,焙干) 蝦蟆灰(各二錢) 石菖蒲(一錢) 麝香(少許)

    上為末,粟米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

    茯神湯治心氣不足,虛而驚悸,日常煩哭。及嬰孩生下羸瘦多驚,宜子、母同服,自然有效。

    茯神(去皮木根,一兩) 人參(去蘆) 當(dāng)歸(去蘆尾,酒洗。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

    上件 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wú)時(shí)溫服。有微熱煩躁,入麥門冬去心同煎。

    〔張渙〕參黃丹治驚疳挾熱,夜臥驚悸。

    干蝎(二十一個(gè),微炒) 天漿子(一十四個(gè),干者,微炒) 人參 胡黃連(各一兩) 天竺黃(半兩,研。以上為細(xì)末,次入) 青黛 朱砂(各一分) 龍腦(一錢。并細(xì)研)

    上件一處拌勻,煉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人參湯下,量?jī)捍笮〖訙p。

    天竺黃丹

    天竺黃(一兩,細(xì)研) 晚蠶蛾(微炒) 白僵蠶(微炒) 川黃連(各半兩。以上搗羅為細(xì)末,次用) 朱砂青黛 麝香(各一分,并細(xì)研)

    上件拌勻,粳米飲和,如黍米大。每服七粒至十粒,煎人參湯下,量?jī)捍笮〖訙p。

    《仙人水鑒》治小兒驚疳。

    朱砂丸五歲至十五歲并宜服之。

    朱砂(三錢,研) 青黛(一兩,研) 黃連 郁金(為末) 夜明砂(用炒焦黑。各半兩) 麝香 熊膽(用冷水一雞子多,浸一宿。各一錢)

    上,同研如粉,次入浸熊膽水和為丸,如綠豆大??招呐R臥,金銀薄荷湯下三丸至五丸。切忌生冷油膩神效。

    《萬(wàn)全方》真珠散治小兒心疳,體熱黃瘦。

    真珠(末) 麥門冬(去心。各半兩) 天竺黃 金銀箔(各研五十片,臨和加入諸藥末內(nèi)) 牛黃 麝香(各細(xì)研) 胡黃連 甘草(炙) 羚羊角(屑) 川大黃(炒) 當(dāng)歸(微炒) 朱砂 雄黃 茯神 犀角(屑。各一分)

    上,搗羅為散。每服以茵陳湯調(diào)半錢,量?jī)捍笮》?/p>

    〔朱氏〕治小兒肚大項(xiàng)小,即是驚疳方釣藤 甘草(各二分) 人參 栝蔞(各一分)

    上件為末。以水一茶碗,入藥二錢,煎取六合,去滓,重煎,溫服。

    治五疳八痢心藏?zé)岱教J薈(半兩,研) 輕粉 青黛 香墨 飛羅面(各一錢) 使君子(一個(gè)) 蝸牛(五個(gè),和肉炒焦,細(xì)研) 麝香(半錢)

    上為末,研細(xì),滴水為丸,芥子大。生地黃汁化下一丸至二丸,薄荷湯亦得。(莊氏第九候用此方。)

    麝香丸治小兒一切驚疳等病。

    草龍膽 胡黃連(各半兩) 木香 蟬蛻(上頭足,洗凈。各一錢) 瓜蒂 龍腦 麝香 牛黃(各一錢并各細(xì)研)

    上,豬膽為丸,如桐子及綠豆大。驚疳,或秘或?yàn)a,清米飲送下,小兒五七粒至一二十粒。眼疳,豬肝湯下。疳渴 豬湯下,豬肉湯下亦得。驚風(fēng)發(fā)搐,眼上竄,薄荷湯下一丸,更水研一丸滴鼻中。牙疳瘡,口瘡,研貼。蟲痛,苦楝根湯或白蕪荑湯送下。百日內(nèi)小兒大小便不通,水研封臍中。有蟲候,干漆、麝香各少許,并入生油一兩點(diǎn),溫水化下一大丸。慢驚勿服。

    睡驚丸治小兒一切驚疳、食積、風(fēng)癇之證。

    使君子(五十個(gè)燒) 香墨(棗大一塊) 金銀箔(各七片) 膩粉(二錢)

    上,先將使君子存性,同墨研細(xì),次入金銀箔,乳缽內(nèi)研,次入膩粉,并麝香少許,研令極細(xì),稀糊丸,如桐子大,陰干。每服一丸,薄荷湯磨下,一歲以下半丸。一名青金丹。極效。

    治小兒因吃著患熱病奶次腹痛,并及驚風(fēng)毒奶,便乃下痢吐逆,又名奶疳。

    桃仁(去皮尖,炒) 胡黃連(各半兩) 沉香 朱砂(別研。各一分) 金箔(五片)

    上,為末,軟飯丸,麻子大。米飲下五丸,奶汁下亦得。(莊氏第十一候用此方)

    治小兒胃疳及進(jìn)食方胡黃連 蘆薈(各一分) 肉豆蔻(一個(gè)) 檳榔 干蟾(炙。各半個(gè)) 夜明砂(半分,炒) 朱砂 麝香(各半錢)

    上為末,煉蜜丸,綠豆大。一歲一丸,米飲及乳汁下亦得。如是疳盛,次加二丸至三丸,取下蟲屎為驗(yàn),五日一服。

    桃花丸治小兒心藏積熱生疳。

    寒水石(一兩,用炭火燒,熟研如面細(xì)) 朱砂(半錢,細(xì)研,合和如桃花色)

    上為末,水浸蒸餅丸,如粟米大。冷水下三五丸。服旬日,自然安妙。(莊氏第二十四候用此方。)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