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飲食須知》 酒類

    作者: 賈銘

    甚多,其味有甘苦酸淡辛澀不一,其性皆熱,有毒。多飲助火生痰,昏神軟件,損筋骨,傷脾胃,耗肺氣,夭人壽。飲冷酒同牛肉食,令人生蟲。同乳飲,令人氣結(jié)。同胡桃食,令咯血。酒醉臥黍穣,食豬肉,患大風(fēng)。酒同芥食,及合辛辣等物,緩人筋骨。酒后飲茶多,傷腎聚痰,成水腫及攣痛,腰腳重墜,膀胱疝證,腹下冷痛,消渴痰飲。久飲過度,令人精薄無子。醉臥當(dāng)風(fēng),成癜風(fēng)癱瘓。醉后浴冷水,成痛痹。凡用酒服丹砂、雄黃等藥,能引藥毒入四肢,滯血,化為癰疽。

    中一切砒蠱等毒,從酒得者不治。凡飲酒宜溫,不宜熱,宜少不宜多。飲冷酒成手戰(zhàn)。有火證、目疾、失血、痰嗽、痔漏、瘡疥者,并宜忌之。飲酒者喜咸惡甘,勿同甜物食。枳 、葛花、赤豆花、綠豆粉皆能醒酒解毒。酒漿照人無影,及祭酒自耗者,勿飲。酒酸以赤小豆一升,炒焦入罐內(nèi),可變好。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