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蒙筌》 景天

    作者: 陳嘉謨

    味苦、酸,氣平。無毒,一云有小毒。人家園亭,多以盆植。莖葉堅濃,隨插隨生。

    俗名掛壁青,謂無土養(yǎng)不瘁。又名慎火草,因治火瘡立差。煎湯浴小兒熱刺痱瘡,搗爛敷小兒赤游丹毒。金瘡蠱毒兼療,風驚熱燥總醫(yī)。香細淺紅,帶赤白能止。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寶詒
  •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鈞
  •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