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黃連、天花粉
為黃連天花粉丸(方見卷三眼科方歌·瀉火劑)中二味主藥。黃連苦寒,天花粉苦微甘寒,皆具清熱解毒之功,相須為用,其效增強。常用于眼瞼化膿性感染、急、慢性結(jié)膜炎、鞏膜炎、角膜炎等病因于熱毒為患者。
(2)黃連、秦皮
二者皆為苦寒之品,能清肝而明目。眼科臨床常作外用,煎湯薰洗,用于急、慢性結(jié)膜炎、瞼緣炎、春季卡他性結(jié)膜炎、角膜炎等病熱重者,具有消腫、止痛、止癢功效。
(3)黃連、半夏
黃連苦寒,清熱燥濕;半夏苦溫,燥濕化痰。二者相伍,善治痰熱之互結(jié),濕熱之膠凝,為目病痰熱證、濕熱證所常用。使用時,一要根據(jù)眼部見證特點(參見卷二目病條辨·水濕證、痰證);二要結(jié)合全身辨證,舌診尤為重要。本藥對辛開苦降,有較好的止嘔功效,故青光眼、視疲勞等病伴惡心嘔吐者,亦常用之。
(4)黃連、厚樸
為連樸飲(黃連、厚樸、石菖蒲、半夏、香豉、梔子、蘆根)中二味主藥。黃連苦寒瀉火,厚樸苦辛溫燥濕,二者相伍,共奏清熱祛濕之效。常用于潰瘍性瞼緣炎、角膜炎、慢性結(jié)膜炎等病濕熱并重者;亦用于球后視神經(jīng)炎、缺血性視乳頭病變等病,屬濕熱郁閉玄府者,使用時,往往以舌紅苔黃膩為重要指征。
(5)黃連、羊肝
即黃連羊肝丸中的二味藥物 。黃連瀉火明目,羊肝益肝補血。二者相伍,清補并進,常用于慢性結(jié)膜炎、角膜潰瘍恢復(fù)期;并可作為視網(wǎng)膜靜脈周圍炎、視神經(jīng)炎等病的輔助治療。
(6)黃連、干姜
二者為末,沸湯泡,去渣洗眼,即姜連散。黃連苦寒清火,干姜辛熱溫散,二者相伍,有較好的退赤消腫止癢效果。常用于客感風熱目暴赤腫者(參見卷三眼科方歌·外洗劑)。本藥對亦為“熱因熱用”之法,干姜為佐,引黃連入熱邪之中,而發(fā)揮瀉火功效。
《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xué)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1)黃連、天花粉
為黃連天花粉丸(方見卷三眼科方歌·瀉火劑)中二味主藥。黃連苦寒,天花粉苦微甘寒,皆具清熱解毒之功,相須為用,其效增強。常用于眼瞼化膿性感染、急、慢性結(jié)膜炎、鞏膜炎、角膜炎等病因于熱毒為患者。
(2)黃連、秦皮
二者皆為苦寒之品,能清肝而明目。眼科臨床常作外用,煎湯薰洗,用于急、慢性結(jié)膜炎、瞼緣炎、春季卡他性結(jié)膜炎、角膜炎等病熱重者,具有消腫、止痛、止癢功效。
(3)黃連、半夏
黃連苦寒,清熱燥濕;半夏苦溫,燥濕化痰。二者相伍,善治痰熱之互結(jié),濕熱之膠凝,為目病痰熱證、濕熱證所常用。使用時,一要根據(jù)眼部見證特點(參見卷二目病條辨·水濕證、痰證);二要結(jié)合全身辨證,舌診尤為重要。本藥對辛開苦降,有較好的止嘔功效,故青光眼、視疲勞等病伴惡心嘔吐者,亦常用之。
(4)黃連、厚樸
為連樸飲(黃連、厚樸、石菖蒲、半夏、香豉、梔子、蘆根)中二味主藥。黃連苦寒瀉火,厚樸苦辛溫燥濕,二者相伍,共奏清熱祛濕之效。常用于潰瘍性瞼緣炎、角膜炎、慢性結(jié)膜炎等病濕熱并重者;亦用于球后視神經(jīng)炎、缺血性視乳頭病變等病,屬濕熱郁閉玄府者,使用時,往往以舌紅苔黃膩為重要指征。
(5)黃連、羊肝
即黃連羊肝丸中的二味藥物 。黃連瀉火明目,羊肝益肝補血。二者相伍,清補并進,常用于慢性結(jié)膜炎、角膜潰瘍恢復(fù)期;并可作為視網(wǎng)膜靜脈周圍炎、視神經(jīng)炎等病的輔助治療。
(6)黃連、干姜
二者為末,沸湯泡,去渣洗眼,即姜連散。黃連苦寒清火,干姜辛熱溫散,二者相伍,有較好的退赤消腫止癢效果。常用于客感風熱目暴赤腫者(參見卷三眼科方歌·外洗劑)。本藥對亦為“熱因熱用”之法,干姜為佐,引黃連入熱邪之中,而發(fā)揮瀉火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