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古病名。屬頸部漏的一種。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其病多因悲思憂慮,情志不遂而得。癥見頸項生核如棗,可移動,且伴有寒熱脹滿的病癥。日久可生孔道,疼痛搔癢??捎眯⑸确?,或手術治療。相當頸淋巴結核潰爛而成漏管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古病名。屬頸部漏的一種。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其病多因悲思憂慮,情志不遂而得。癥見頸項生核如棗,可移動,且伴有寒熱脹滿的病癥。日久可生孔道,疼痛搔癢??捎眯⑸确?,或手術治療。相當頸淋巴結核潰爛而成漏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