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熱)白術(shù)(二兩味甘溫)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
汗出復(fù)煩者。服五合??忠簧嗾摺R朔吆险邽槊?。
桂枝甘草之辛甘。發(fā)散風(fēng)邪而固衛(wèi)。附子白術(shù)之辛甘。解濕氣而溫經(jīng)。
活人云。身腫者。加防風(fēng)一兩。悸氣。小便不利者。加白茯苓一兩半。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浮為在表滑為在里。表有熱。外有熱也。里有寒。有邪氣傳里也。以邪未入腑。故止言寒。如瓜蒂散證。云胸上有寒者是矣。與白虎湯。以解內(nèi)外之邪。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熱)白術(shù)(二兩味甘溫)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
汗出復(fù)煩者。服五合??忠簧嗾摺R朔吆险邽槊?。
桂枝甘草之辛甘。發(fā)散風(fēng)邪而固衛(wèi)。附子白術(shù)之辛甘。解濕氣而溫經(jīng)。
活人云。身腫者。加防風(fēng)一兩。悸氣。小便不利者。加白茯苓一兩半。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浮為在表滑為在里。表有熱。外有熱也。里有寒。有邪氣傳里也。以邪未入腑。故止言寒。如瓜蒂散證。云胸上有寒者是矣。與白虎湯。以解內(nèi)外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