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烏梅(三百個味酸溫)細辛(六兩辛熱)干姜(十兩辛熱)黃連(一斤苦寒)當歸(四兩辛溫)附子(六兩炮辛熱)蜀椒(四兩去子辛熱)桂枝(六兩辛熱)人參(六兩甘溫)黃柏(六兩苦寒)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
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肺主氣。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烏梅之酸。以收肺氣。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之甘。以緩脾氣。寒淫于內。以辛潤之。以苦堅之。當歸桂椒細辛之辛。以潤內寒。
寒淫所勝。平以辛熱。姜附之辛熱。以勝寒?;椎酶蕜t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柏之苦。以安蛔。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shù)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后必便血。
指頭寒者。是厥微熱少也。默默不欲食。煩躁者。邪熱初傳里也。數(shù)日之后。小便色白。里熱去。欲得食。為胃氣已和。其病為愈。厥陰之脈。挾胃貫膈。布脅肋。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傳邪之熱甚于里也。厥陰肝主血。后數(shù)日。熱不去。又不得外泄。迫血下行。故致便血。
王宇泰云。設未欲食。宜干姜甘草湯。嘔而胸脅煩滿者。少陽證也。少陽與厥陰為表里。邪干其腑。故嘔而胸脅煩滿也。肝主血。故后必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jié)M。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手足厥。不結胸者。無熱也。小腹?jié)M。按之痛。下焦冷結也。
吳氏云。小腹?jié)M。俱是熱病。惟冷結膀胱一證為寒。有手足厥冷可辨。
又云。小腹。下焦所治。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或用真武湯。
傷寒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
其后必便膿血。
先熱后厥者。陽氣邪傳里也。發(fā)熱為邪氣在表。至四日后厥者。傳之陰也。后三日復傳陽經。則復熱。厥少則邪微。熱多為陽勝。其病為愈。至七日傳經盡。熱除則愈。
熱不除者。為熱氣有余。內搏厥陰之血。其后必大便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傷寒陰勝者先厥。至四日。邪傳里。重陰必陽。卻熱三日。七日傳經盡。當愈。若不愈而復厥者。傳作再經。至四日。則當復熱。若不復熱。至五日厥不除者。陰勝于陽。
其病進也。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傷寒六七日。則正氣當復。邪氣當罷。脈浮身厥。為欲解。若反脈微而厥。則陰勝陽也。煩躁者。陽虛而爭也。灸厥陰以復其陽。厥不還。則陽氣已絕。不能復正而死。
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fā)熱。邪在表也。下利厥逆。陽氣虛也。躁不得臥者。病勝臟也。故死。
傷寒發(fā)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金匱要略曰。六腑氣絕于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于內者。利下不禁。傷寒發(fā)熱。
為邪氣獨甚。下利至甚。厥不止。為腑臟氣絕。故死。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fā)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傷寒至七日。為邪正爭之時。正勝則生。邪勝則死。始不下利。而暴忽發(fā)熱下利。
汗出不止者。邪氣勝正。陽氣脫也。故死。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復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傷寒五六日。邪氣當作里實之時。若不結胸而腹濡者。里無熱也。脈虛者。亡血也。
復厥者。陽氣少也。不可下。下之為重虛。故死。金匱玉函曰。虛者重瀉。真氣乃絕。
發(fā)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發(fā)熱而厥。邪傳里也。至七日傳經盡。則正氣勝邪。當汗出而解。反下利。則邪氣勝。里氣虛。則為難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删闹?/p>
脈促。則為陽虛不相續(xù)。厥逆。則為陽虛不相接。灸之以助陽氣。
王三陽云。厥逆則為陽虛。陽虛二字。當作陰勝二字。必有差訛。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滑為陽厥。氣內陷。是里熱也。與白虎湯以散里熱也。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手足厥寒者。陽氣外虛。不溫四末。脈細欲絕者。陰血內弱。脈行不利。與當歸四逆湯。助陽生陰也。
(公元 1695 年)清.張溫(路玉、石頑)著。十六卷。采集歷代名家方論,編次成書。門類依據(jù)王肯堂《證治準繩》,方藥主治多依撩《薛己醫(yī)案》、張介實《景岳全書》,并結合自己的體會予以參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烏梅(三百個味酸溫)細辛(六兩辛熱)干姜(十兩辛熱)黃連(一斤苦寒)當歸(四兩辛溫)附子(六兩炮辛熱)蜀椒(四兩去子辛熱)桂枝(六兩辛熱)人參(六兩甘溫)黃柏(六兩苦寒)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
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肺主氣。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烏梅之酸。以收肺氣。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之甘。以緩脾氣。寒淫于內。以辛潤之。以苦堅之。當歸桂椒細辛之辛。以潤內寒。
寒淫所勝。平以辛熱。姜附之辛熱。以勝寒?;椎酶蕜t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柏之苦。以安蛔。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shù)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后必便血。
指頭寒者。是厥微熱少也。默默不欲食。煩躁者。邪熱初傳里也。數(shù)日之后。小便色白。里熱去。欲得食。為胃氣已和。其病為愈。厥陰之脈。挾胃貫膈。布脅肋。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傳邪之熱甚于里也。厥陰肝主血。后數(shù)日。熱不去。又不得外泄。迫血下行。故致便血。
王宇泰云。設未欲食。宜干姜甘草湯。嘔而胸脅煩滿者。少陽證也。少陽與厥陰為表里。邪干其腑。故嘔而胸脅煩滿也。肝主血。故后必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jié)M。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手足厥。不結胸者。無熱也。小腹?jié)M。按之痛。下焦冷結也。
吳氏云。小腹?jié)M。俱是熱病。惟冷結膀胱一證為寒。有手足厥冷可辨。
又云。小腹。下焦所治。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或用真武湯。
傷寒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
其后必便膿血。
先熱后厥者。陽氣邪傳里也。發(fā)熱為邪氣在表。至四日后厥者。傳之陰也。后三日復傳陽經。則復熱。厥少則邪微。熱多為陽勝。其病為愈。至七日傳經盡。熱除則愈。
熱不除者。為熱氣有余。內搏厥陰之血。其后必大便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傷寒陰勝者先厥。至四日。邪傳里。重陰必陽。卻熱三日。七日傳經盡。當愈。若不愈而復厥者。傳作再經。至四日。則當復熱。若不復熱。至五日厥不除者。陰勝于陽。
其病進也。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傷寒六七日。則正氣當復。邪氣當罷。脈浮身厥。為欲解。若反脈微而厥。則陰勝陽也。煩躁者。陽虛而爭也。灸厥陰以復其陽。厥不還。則陽氣已絕。不能復正而死。
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fā)熱。邪在表也。下利厥逆。陽氣虛也。躁不得臥者。病勝臟也。故死。
傷寒發(fā)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金匱要略曰。六腑氣絕于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于內者。利下不禁。傷寒發(fā)熱。
為邪氣獨甚。下利至甚。厥不止。為腑臟氣絕。故死。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fā)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傷寒至七日。為邪正爭之時。正勝則生。邪勝則死。始不下利。而暴忽發(fā)熱下利。
汗出不止者。邪氣勝正。陽氣脫也。故死。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復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傷寒五六日。邪氣當作里實之時。若不結胸而腹濡者。里無熱也。脈虛者。亡血也。
復厥者。陽氣少也。不可下。下之為重虛。故死。金匱玉函曰。虛者重瀉。真氣乃絕。
發(fā)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發(fā)熱而厥。邪傳里也。至七日傳經盡。則正氣勝邪。當汗出而解。反下利。則邪氣勝。里氣虛。則為難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删闹?/p>
脈促。則為陽虛不相續(xù)。厥逆。則為陽虛不相接。灸之以助陽氣。
王三陽云。厥逆則為陽虛。陽虛二字。當作陰勝二字。必有差訛。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滑為陽厥。氣內陷。是里熱也。與白虎湯以散里熱也。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手足厥寒者。陽氣外虛。不溫四末。脈細欲絕者。陰血內弱。脈行不利。與當歸四逆湯。助陽生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