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四葉對[江西]、四葉細(xì)辛、萬根丹、燈籠花[吉林]、分葉芹
為金粟蘭科金粟蘭屬植物銀線草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以根部入藥。夏秋采集,曬干。
注:同屬多種植物都常有四片頂生葉,一般于銀線草同等使用:(1)寬葉金粟蘭Chloranthus henryi Hemsl.;(2)東南金粟蘭(四葉金)Chloranthus oldhami Solms-Laub.;(3)絲穗金粟蘭(水晶花)Chloranthus fortunei (A. Gray)Solms-Laub.;(4)全緣金粟蘭(平頭細(xì)辛、紅線草)Chloranthus fortunei (A. Gray)Solms-Laub. var. holostegius Hand.-Mazz.。
辛、苦,溫。有毒。
有心臟病、吐血史及孕婦忌服。
散寒止咳,活血止痛,散瘀解毒。用于風(fēng)寒咳嗽,風(fēng)濕骨痛,閉經(jīng);外用治跌打損傷,淤血腫痛,毒蛇咬傷。5%的水浸液可殺滅孑孓。
5~8分;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四大天王(《草木便方》),四兒風(fēng)(《分類草藥性》),四匹瓦(《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草木便方》
為金粟蘭科植物寬葉金粟蘭或報(bào)春花科植物重樓排草、狹葉排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曬干。
①寬葉金粟蘭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dá)50厘米。主根粗短,須根發(fā)達(dá),多而粗,長10~14厘米,直徑約3毫米,近先端分枝。莖直立,光滑無毛,具4~5個節(jié)。單葉輪生于莖端,通常4枚,葉片倒廣卵形或長卵圓形,長10~17厘米,寬約8厘米,先端漸尖,鈍頭,邊緣具圓齒,齒端芒尖,基部漸狹,呈闊楔形,兩面光滑,背面葉脈被有白色柔毛;無柄或近于無柄。穗狀花序通常2枝,直出枝頂,長12厘米,花兩性及單性,小形,白色,花徑約2~3毫米;雄花無花被,雄蕊3,倒卵圓形,合生成1片狀體,3裂。核果,卵球形或球形,先端具尖狀突起,外果皮肉質(zhì),果長約3.5毫米,寬約2毫米?;ㄆ?月。
生于中山區(qū)林下陰濕處。分布湖北,湖南、四川、浙江。
②重樓排草,又名:大四塊瓦。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莖直立,分枝少,節(jié)明顯而稍膨大。莖下部葉對生,細(xì)小如鱗片狀,抱莖;莖頂葉輪生,常為4片,闊橢圓形(幼者為卵圓形),先端突尖或短尖,基部漸尖或突尖,全緣,上面光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可見腺狀斑點(diǎn);葉柄極短?;ù厣谇o頂,數(shù)朵至10數(shù)朵;花梗長約7毫米;花萼下部合生成球形,上部5深裂,裂片線狀披釘形;花冠黃色,5深裂;雄蕊5,著生于花冠管內(nèi);子房球形,花柱細(xì)長,1室。蒴果球形,熟后5瓣裂。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于大山林中。分布四川、貴州、湖南等地。
③狹葉排草,詳"追風(fēng)傘"條。
辛,溫,有毒。
①《草木便方》:"溫。"
②《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無毒。"
③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性溫,味澀微酸。"
祛風(fēng),除濕,活血,散瘀。治風(fēng)寒咳嗽,風(fēng)濕麻木、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癆傷。
①《草木便方》:"調(diào)經(jīng)活血,治痰咳,跌打損傷,祛風(fēng),除濕,清毒熱。"
②《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麻木,筋骨疼痛。"
③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活血止痛。治跌打損傷,風(fēng)寒咳嗽,風(fēng)濕疼痛、癆傷。"
內(nèi)服:煎湯,1~3錢;或浸酒。
治風(fēng)寒咳嗽及氣喘:四塊瓦、百部、枇杷葉。水煎,加冰糖服。(《四川中藥志》)
四大天王、四兒風(fēng)、四匹瓦、大四塊瓦、四片瓦、紅四塊瓦、四葉黃
本品以"落地梅"之名始載于《植物名實(shí)圖考》,云:"落地梅,生湖南寶慶山阜,叢生,青莖紅節(jié),節(jié)葉對生,梢葉攢聚,葉中發(fā)綠苞成簇,細(xì)絲如針,開碎白花,花落苞黃,經(jīng)時不脫,搓之,有細(xì)黑子,俚醫(yī)用之。"考其圖,與本品極相似。但落地梅花冠為黃色,文中所述"開碎白花"與落地梅略有不符,可能是原記載有誤。
藥材基源:為報(bào)春花科植物落地梅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林下濕潤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短或成塊狀;根簇生,纖維狀,直徑約lmm,密被黃褐色絨毛。莖通常2至數(shù)條簇生,直立,高10-45cm,不分枝,節(jié)部稍膨大。葉4-6片在莖端輪生,極少出現(xiàn)第2輪葉,下部葉退化呈鱗片狀;無柄或近于無柄;葉片倒卵形以至橢圓形,長5-17cm,寬3-10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稍呈皺波狀,上面光綠色,下面淡綠色,無毛,兩面散生黑色腺條,有時腺條顏色不顯現(xiàn),僅見條狀隆起,側(cè)脈4-5對.在下面稍隆起,網(wǎng)脈隱蔽,葉干時堅(jiān)紙質(zhì)?;o端成傘形花序,有時亦有少數(shù)花生于近莖端的1對鱗片狀葉腋;花梗長5-15mm;花萼長8-12mm,5深裂近達(dá)基部,裂片披針形或自卵形的基部長漸尖,無毛或具稀疏緣毛,有時具稀疏黑腺條;花冠黃色,長12-14mm,基部合生部分長約3mm,先端5裂片狹長圓形,寬約4.5mm,先端鈍或圓形;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成高2mm的筒,分離部分長3-5mm,裂片狹長圓形,寬約4.5mm,先端鈍或圓形,花藥橢圓形,長約1;5mm;雌蕊1,子房上位,無毛,1室,花柱長約8.5mm。蒴果球形,直徑3.5-4mm,淡黃褐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本品浸膏相當(dāng)于原生藥150g/kg給小鼠灌服,觀察3天,無死亡。重排總素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109.2mg/kg。以重排總素2mg/kg(為人用量的 2倍)給小鼠每日灌服 1次,連續(xù)喂藥6天,停1天,共喂藥19天。第22日處死,未見重排總素對小鼠心、肝、脾、肺。腎和腦等重要器官有明顯影響。在急性和亞急性實(shí)驗(yàn)過程中,未見小鼠出現(xiàn)驚厥、抽搐、肢體軟癱或步態(tài)不穩(wěn)等癥狀,也未見厭食、大小便不正常,豎毛、呼吸緩慢或呼吸困難等癥狀。
含有重樓排草甙(paridiformoside),甙元為仙客來甙元(cyc1amiretin) D。
對于宮平滑肌的作用 從本品中提取的重排總素(為混合物),對家兔、豚鼠、大鼠和小鼠的離體子宮,家兔在位子宮和子宮瘺子宮均有興奮作用,其作用機(jī)制可能與興奮子宮H1受體和α受體有關(guān)。又提得一種皂甙名重樓排草甙,以3.3-12μg/ml濃度對小鼠、大鼠、豚鼠及家兔離體子宮均具有興奮作用;以0.4mg/kg靜脈注射于成年雌性家兔,可見在位子宮肌的收縮頻率和收縮振幅明顯增加,以0.8mg/kg靜脈注射可見子宮張力和頻率明顯增加,并呈強(qiáng)直性收縮,具有作用劑量依賴關(guān)系。而對未成年家兔,上述劑量對子宮肌均無明顯作用問。以本品制成沖劑,對101例產(chǎn)婦進(jìn)行臨床研究,連服3天。觀察產(chǎn)后出血量、子宮體積大小以及子官收縮情況,并以麥角新堿作對照,結(jié)果顯示該藥療效與麥角新堿相同。
辛;苦;性溫
祛風(fēng)除濕;活血止痛;止咳;解毒。主風(fēng)濕疼痛;脘腹疼痛;咳嗽;跌打損傷;癤腫療瘡;毒蛇咬傷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四葉對[江西]、四葉細(xì)辛、萬根丹、燈籠花[吉林]、分葉芹
來源為金粟蘭科金粟蘭屬植物銀線草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以根部入藥。夏秋采集,曬干。
注:同屬多種植物都常有四片頂生葉,一般于銀線草同等使用:(1)寬葉金粟蘭Chloranthus henryi Hemsl.;(2)東南金粟蘭(四葉金)Chloranthus oldhami Solms-Laub.;(3)絲穗金粟蘭(水晶花)Chloranthus fortunei (A. Gray)Solms-Laub.;(4)全緣金粟蘭(平頭細(xì)辛、紅線草)Chloranthus fortunei (A. Gray)Solms-Laub. var. holostegius Hand.-Mazz.。
性味辛、苦,溫。有毒。
注意有心臟病、吐血史及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散寒止咳,活血止痛,散瘀解毒。用于風(fēng)寒咳嗽,風(fēng)濕骨痛,閉經(jīng);外用治跌打損傷,淤血腫痛,毒蛇咬傷。5%的水浸液可殺滅孑孓。
用法用量5~8分;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四塊瓦拼音注音Sì Kuài Wǎ別名四大天王(《草木便方》),四兒風(fēng)(《分類草藥性》),四匹瓦(《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出處《草木便方》
來源為金粟蘭科植物寬葉金粟蘭或報(bào)春花科植物重樓排草、狹葉排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曬干。
原形態(tài)①寬葉金粟蘭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dá)50厘米。主根粗短,須根發(fā)達(dá),多而粗,長10~14厘米,直徑約3毫米,近先端分枝。莖直立,光滑無毛,具4~5個節(jié)。單葉輪生于莖端,通常4枚,葉片倒廣卵形或長卵圓形,長10~17厘米,寬約8厘米,先端漸尖,鈍頭,邊緣具圓齒,齒端芒尖,基部漸狹,呈闊楔形,兩面光滑,背面葉脈被有白色柔毛;無柄或近于無柄。穗狀花序通常2枝,直出枝頂,長12厘米,花兩性及單性,小形,白色,花徑約2~3毫米;雄花無花被,雄蕊3,倒卵圓形,合生成1片狀體,3裂。核果,卵球形或球形,先端具尖狀突起,外果皮肉質(zhì),果長約3.5毫米,寬約2毫米?;ㄆ?月。
生于中山區(qū)林下陰濕處。分布湖北,湖南、四川、浙江。
②重樓排草,又名:大四塊瓦。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莖直立,分枝少,節(jié)明顯而稍膨大。莖下部葉對生,細(xì)小如鱗片狀,抱莖;莖頂葉輪生,常為4片,闊橢圓形(幼者為卵圓形),先端突尖或短尖,基部漸尖或突尖,全緣,上面光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可見腺狀斑點(diǎn);葉柄極短?;ù厣谇o頂,數(shù)朵至10數(shù)朵;花梗長約7毫米;花萼下部合生成球形,上部5深裂,裂片線狀披釘形;花冠黃色,5深裂;雄蕊5,著生于花冠管內(nèi);子房球形,花柱細(xì)長,1室。蒴果球形,熟后5瓣裂。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于大山林中。分布四川、貴州、湖南等地。
③狹葉排草,詳"追風(fēng)傘"條。
性味辛,溫,有毒。
①《草木便方》:"溫。"
②《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無毒。"
③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性溫,味澀微酸。"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散瘀。治風(fēng)寒咳嗽,風(fēng)濕麻木、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癆傷。
①《草木便方》:"調(diào)經(jīng)活血,治痰咳,跌打損傷,祛風(fēng),除濕,清毒熱。"
②《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麻木,筋骨疼痛。"
③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活血止痛。治跌打損傷,風(fēng)寒咳嗽,風(fēng)濕疼痛、癆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浸酒。
復(fù)方治風(fēng)寒咳嗽及氣喘:四塊瓦、百部、枇杷葉。水煎,加冰糖服。(《四川中藥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四塊瓦拼音注音Sì Kuài Wǎ別名四大天王、四兒風(fēng)、四匹瓦、大四塊瓦、四片瓦、紅四塊瓦、四葉黃
出處本品以"落地梅"之名始載于《植物名實(shí)圖考》,云:"落地梅,生湖南寶慶山阜,叢生,青莖紅節(jié),節(jié)葉對生,梢葉攢聚,葉中發(fā)綠苞成簇,細(xì)絲如針,開碎白花,花落苞黃,經(jīng)時不脫,搓之,有細(xì)黑子,俚醫(yī)用之。"考其圖,與本品極相似。但落地梅花冠為黃色,文中所述"開碎白花"與落地梅略有不符,可能是原記載有誤。
來源藥材基源:為報(bào)春花科植物落地梅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林下濕潤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莖粗短或成塊狀;根簇生,纖維狀,直徑約lmm,密被黃褐色絨毛。莖通常2至數(shù)條簇生,直立,高10-45cm,不分枝,節(jié)部稍膨大。葉4-6片在莖端輪生,極少出現(xiàn)第2輪葉,下部葉退化呈鱗片狀;無柄或近于無柄;葉片倒卵形以至橢圓形,長5-17cm,寬3-10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稍呈皺波狀,上面光綠色,下面淡綠色,無毛,兩面散生黑色腺條,有時腺條顏色不顯現(xiàn),僅見條狀隆起,側(cè)脈4-5對.在下面稍隆起,網(wǎng)脈隱蔽,葉干時堅(jiān)紙質(zhì)?;o端成傘形花序,有時亦有少數(shù)花生于近莖端的1對鱗片狀葉腋;花梗長5-15mm;花萼長8-12mm,5深裂近達(dá)基部,裂片披針形或自卵形的基部長漸尖,無毛或具稀疏緣毛,有時具稀疏黑腺條;花冠黃色,長12-14mm,基部合生部分長約3mm,先端5裂片狹長圓形,寬約4.5mm,先端鈍或圓形;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成高2mm的筒,分離部分長3-5mm,裂片狹長圓形,寬約4.5mm,先端鈍或圓形,花藥橢圓形,長約1;5mm;雌蕊1,子房上位,無毛,1室,花柱長約8.5mm。蒴果球形,直徑3.5-4mm,淡黃褐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毒性本品浸膏相當(dāng)于原生藥150g/kg給小鼠灌服,觀察3天,無死亡。重排總素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109.2mg/kg。以重排總素2mg/kg(為人用量的 2倍)給小鼠每日灌服 1次,連續(xù)喂藥6天,停1天,共喂藥19天。第22日處死,未見重排總素對小鼠心、肝、脾、肺。腎和腦等重要器官有明顯影響。在急性和亞急性實(shí)驗(yàn)過程中,未見小鼠出現(xiàn)驚厥、抽搐、肢體軟癱或步態(tài)不穩(wěn)等癥狀,也未見厭食、大小便不正常,豎毛、呼吸緩慢或呼吸困難等癥狀。
化學(xué)成分含有重樓排草甙(paridiformoside),甙元為仙客來甙元(cyc1amiretin) D。
藥理作用對于宮平滑肌的作用 從本品中提取的重排總素(為混合物),對家兔、豚鼠、大鼠和小鼠的離體子宮,家兔在位子宮和子宮瘺子宮均有興奮作用,其作用機(jī)制可能與興奮子宮H1受體和α受體有關(guān)。又提得一種皂甙名重樓排草甙,以3.3-12μg/ml濃度對小鼠、大鼠、豚鼠及家兔離體子宮均具有興奮作用;以0.4mg/kg靜脈注射于成年雌性家兔,可見在位子宮肌的收縮頻率和收縮振幅明顯增加,以0.8mg/kg靜脈注射可見子宮張力和頻率明顯增加,并呈強(qiáng)直性收縮,具有作用劑量依賴關(guān)系。而對未成年家兔,上述劑量對子宮肌均無明顯作用問。以本品制成沖劑,對101例產(chǎn)婦進(jìn)行臨床研究,連服3天。觀察產(chǎn)后出血量、子宮體積大小以及子官收縮情況,并以麥角新堿作對照,結(jié)果顯示該藥療效與麥角新堿相同。
性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止痛;止咳;解毒。主風(fēng)濕疼痛;脘腹疼痛;咳嗽;跌打損傷;癤腫療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