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繩·類方》 關格

    作者: 王肯堂

    柏子仁湯

    人參 半夏 白茯苓 陳皮 柏子仁 甘草(炙) 麝香(少許,另研)

    上生姜煎,入麝香調勻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人參散

    人參 麝香 片腦(各少許)

    上末,甘草湯調服。

    既濟丸(《會編》) 治關格,脈沉細,手足厥冷者。

    熟附子(童便浸) 人參(各一錢) 麝香(少許)

    上末,糊丸如桐子大,麝香為衣。每服七丸,燈芯湯下。

    檳榔益氣湯(《會編》) 治關格勞后,氣虛不運者。

    檳榔(多用) 人參 白術 當歸 黃 陳皮 升麻 甘草 柴胡枳殼上生姜煎服。

    木通二陳湯(《會編》) 治心脾疼后,小便不通,皆是痰隔于中焦,氣滯于下焦。

    木通 陳皮(去白) 白茯苓 半夏(姜制) 甘草 枳殼上生姜煎服,服后探吐。更不通,加味小胃丹,加味控痰丸。

    導氣清利湯(《會編》) 治關格吐逆,大小便不通。

    豬苓 澤瀉 白術 人參 藿香 柏子仁 半夏(姜制) 陳皮 白茯苓 甘草 木通梔子 黑牽牛 檳榔 枳殼 大黃 濃樸(姜制) 麝香(少許)

    上生姜煎服,兼服木香和中丸。吐不止,灸氣海、天樞;如又不通,用蜜導。

    加味麻仁丸(《會編》) 治關格大小便不通。

    大黃(一兩) 白芍藥 濃樸(姜汁炒) 當歸 杏仁(去皮尖) 麻仁 檳榔 南木香 枳殼(各五錢) 麝香(少許)

    上為末,蜜丸。熟水下。

    皂角散(《會編》) 治大小便關格不通,經三五日者。

    大皂角(燒存性)

    上為末,米湯調下。又以豬脂一兩煮熟,以汁及脂俱食之。又服八正散加檳榔、枳殼、樸硝、桃仁、燈芯草、茶根。

    大承氣湯(見傷寒潮熱。)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馬培之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及生平經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