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諸病源候論》 三、卒被損瘀血候

    作者: 巢元方

    夫有瘀血者,其人喜忘,不欲聞物聲。病患胸滿,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腹?jié)M,為有瘀血。汗當出不出,內(nèi)結亦為瘀。病患胸滿,口干,膊痛,渴,無寒熱,為有瘀血。腹?jié)M,口燥不渴,唾如漿狀,此有留血爾。

    從高頓仆,內(nèi)有血,腹脹滿。其脈牢強者生,小弱者死。得笞掠,內(nèi)有結血。脈實大者生,虛小者死。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yǎng)宣導,今附于后。

    《養(yǎng)生方·導引法》云∶端坐,伸腰,舉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脅,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瘀血、結氣。

    又云∶鼻納氣,口閉,自極七息。除兩脅下積血氣。

    又云∶端坐,伸腰,舉左手,右手承右脅,鼻納氣七息。除瘀血。

    又云∶端坐,右手持腰,鼻納氣七息,左右戾頭各三十止。除體瘀血,項頭痛。

    又云∶雙手搦腰,手指相對向,盡勢,前后振搖二七。又,將手大指向后,極勢,振搖二七.不移手,上下對,與氣下盡勢,來去三七。去云門、腰掖血氣閉塞。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