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原病式》曰:『淋,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郁結(jié)不能滲泄故也?!粐?yán)氏曰:『氣淋者,小便澀,常有余瀝。石淋者,莖中痛,尿不得卒出。膏淋者,尿似膏出。勞淋者,勞倦即發(fā),痛引氣沖。血淋者,熱即發(fā),甚則溺血。以上五淋,皆用鹽炒熱,填滿病人臍中,卻用筋頭大艾,灸七壯,或灸三陰交即愈。』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原病式》曰:『淋,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郁結(jié)不能滲泄故也?!粐?yán)氏曰:『氣淋者,小便澀,常有余瀝。石淋者,莖中痛,尿不得卒出。膏淋者,尿似膏出。勞淋者,勞倦即發(fā),痛引氣沖。血淋者,熱即發(fā),甚則溺血。以上五淋,皆用鹽炒熱,填滿病人臍中,卻用筋頭大艾,灸七壯,或灸三陰交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