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木耳科真菌植物氈蓋木耳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uricularia mesenterica(Dicks.)Pers.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櫟、楊、榆等闊葉樹的腐木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寧夏、河南、廣東、廣西、云南、西藏等地。
子實體平伏或半平伏,常覆瓦狀疊生,半圓形、貝殼形至不規(guī)則形,直徑5-15cm,厚1.5-4mm,半膠質(zhì),堅硬;邊緣波狀,稍有淺裂。表面松軟,粘,有蛋殼色、灰白色、深褐色相間的同心環(huán)紋,有厚約1mm的絨毛層;絨毛無隔,無色,基部淡黃色,相互交織成非膠質(zhì)層。子實層面膠質(zhì),暗褐色至紫褐色,平滑,有脈紋或網(wǎng)狀皺紋。孢子卵形,基部尖,無色,(14-15)μm×(6-7)μm。
抗癌作用:氈蓋木耳子實體的熱水提取物為多糖,對小白鼠肉瘤S180 抑制率可達42.6%-60%,對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為60%。
甘;平
抗腫瘤。主惡性腫瘤
內(nèi)服:煎湯,9-12g。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木耳科真菌植物氈蓋木耳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uricularia mesenterica(Dicks.)Pers.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櫟、楊、榆等闊葉樹的腐木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寧夏、河南、廣東、廣西、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子實體平伏或半平伏,常覆瓦狀疊生,半圓形、貝殼形至不規(guī)則形,直徑5-15cm,厚1.5-4mm,半膠質(zhì),堅硬;邊緣波狀,稍有淺裂。表面松軟,粘,有蛋殼色、灰白色、深褐色相間的同心環(huán)紋,有厚約1mm的絨毛層;絨毛無隔,無色,基部淡黃色,相互交織成非膠質(zhì)層。子實層面膠質(zhì),暗褐色至紫褐色,平滑,有脈紋或網(wǎng)狀皺紋。孢子卵形,基部尖,無色,(14-15)μm×(6-7)μm。
藥理作用抗癌作用:氈蓋木耳子實體的熱水提取物為多糖,對小白鼠肉瘤S180 抑制率可達42.6%-60%,對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為60%。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抗腫瘤。主惡性腫瘤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2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