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氈蓋木耳

    拼音注音Zhān Gài Mù ěr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耳科真菌植物氈蓋木耳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uricularia mesenterica(Dicks.)Pers.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櫟、楊、榆等闊葉樹的腐木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寧夏、河南、廣東、廣西、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子實體平伏或半平伏,常覆瓦狀疊生,半圓形、貝殼形至不規(guī)則形,直徑5-15cm,厚1.5-4mm,半膠質(zhì),堅硬;邊緣波狀,稍有淺裂。表面松軟,粘,有蛋殼色、灰白色、深褐色相間的同心環(huán)紋,有厚約1mm的絨毛層;絨毛無隔,無色,基部淡黃色,相互交織成非膠質(zhì)層。子實層面膠質(zhì),暗褐色至紫褐色,平滑,有脈紋或網(wǎng)狀皺紋。孢子卵形,基部尖,無色,(14-15)μm×(6-7)μm。

    藥理作用

    抗癌作用:氈蓋木耳子實體的熱水提取物為多糖,對小白鼠肉瘤S180 抑制率可達42.6%-60%,對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為60%。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抗腫瘤。主惡性腫瘤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2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霸王七拼音注音Bà Wánɡ Qī別名萬年炦、炦七。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風仙花的塊根。9~12月間采挖,除去須根,曬干。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野鳳仙花“條。性狀干燥塊根呈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長約2~4厘米,相約1......
  • 《中藥大辭典》:霸王根拼音注音Bà Wánɡ Gēn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春、秋采挖,曬干。用時切段。生境分布生于荒漠地帶砂礫質(zhì)河流階地、低山山坡、碎石低丘和干河床。分布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原......
  • 《全國中草藥匯編》: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刺金剛、金剛纂來源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以全草(乳汁)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苦、澀,平。有毒。注意毒性劇烈,用時宜慎。功能主治祛風消......
  • 拼音注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鞭葉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stichum craspedosoru......
  • 《全國中草藥匯編》:鞭葉鐵線蕨拼音注音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別名巖虱子、有尾鐵線蕨、過山龍來源蕨類鐵線蕨科鞭葉鐵線蕨Adiantum caudatum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長江流域及東南、西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