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針灸大成》 護養(yǎng):

    小兒脾胃嫩弱,父母或以口物飼之,不能克化,必致成疾。小兒于天氣和暖,宜抱出日中嬉戲,頻見風(fēng)日,則血凝、氣剛、肉堅,可耐風(fēng)寒,不致疾病。

    抱小兒勿泣,恐淚入兒眼,令眼枯。

    小兒夜啼,用燈心燒灰,涂乳上與吃,即止。

    小兒腹脹,用韭菜根搗汁和豬脂煎服。

    小兒頭瘡,用生芝麻口中嚼爛,涂之,切忌不可搽藥。

    小兒患秋痢,與棗食之良,或與柿餅子食。

    小兒宜以菊花為枕,則清頭目。

    小兒入夏,令縫囊盛杏仁七個去皮尖,佩之,聞雷聲不俱。

    小兒一期之內(nèi),衣服宜以故帛、故綿為之。用新太暖,令肌內(nèi)緩弱,蒸熱成病。不可裹足復(fù)頂,致陽氣不出,多發(fā)熱。

    小兒不宜食肉太早,傷及脾胃,免致蟲積、疳積,雞肉能生蛔蟲,宜忌之,非三歲以上勿食。

    忍三分寒,吃七分飽,多揉肚,少洗澡。

    小兒不可令就瓢及瓶飲水,語言多訥。

    小兒勿令入神廟中,恐神精閃灼,生怖畏。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