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足部外踝后方,當(dāng)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解剖] 有腓骨短??;有小隱靜脈及外踝后動、靜脈;布有腓腸神經(jīng)。
[主治] 頭痛,項強(qiáng),目眩,癲癇,難產(chǎn),腰骶疼痛,腳跟腫痛。
[配伍] 配風(fēng)池治頭痛、目眩。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l)足太陽經(jīng)所行為“經(jīng)”。(2)《針灸大成》:“妊婦刺之落胎?!?/p>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定位] 在足部外踝后方,當(dāng)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解剖] 有腓骨短??;有小隱靜脈及外踝后動、靜脈;布有腓腸神經(jīng)。
[主治] 頭痛,項強(qiáng),目眩,癲癇,難產(chǎn),腰骶疼痛,腳跟腫痛。
[配伍] 配風(fēng)池治頭痛、目眩。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l)足太陽經(jīng)所行為“經(jīng)”。(2)《針灸大成》:“妊婦刺之落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