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查古籍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圣濟(jì)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xué)全書。
(左右五十四穴) 足少陰經(jīng)穴圖pi-i38.bmp 涌泉(一名地沖)在足心。屈足卷指宛宛中。腎脈所出為井。實則瀉之。(針三分不宜出血灸三壯)治風(fēng)癇熱厥。心痛喉痹。疝氣賁豚。血淋氣痛。
然谷(一名龍淵一名然骨)在足內(nèi)踝前起大骨下陷中。腎脈所溜為滎。(針三分。不宜出血。灸三壯)治咳血喉痹。少氣煩滿。寒疝溫瘧跗腫痿厥男子遺精。婦人陰挺出。
太(一名呂細(xì))在足內(nèi)踝后五分。跟骨上動脈陷中。腎脈所注為俞(針三分灸三壯)治久瘧咳逆。嘔吐善噫。牙疼咽腫。溺黃消癉大便難。
大鐘在足跟后踵中。大骨上兩筋間。足少陰絡(luò)。別走太陽。(針二分。灸三壯)治胸脹喘息。便難腰脊痛。舌干善驚恐。食噎不得下。
水泉在足內(nèi)踝下。當(dāng)太下一寸是穴。足少陰。(針?biāo)姆志奈鍓?治目不能遠(yuǎn)視。女子月事不來。腹痛小便淋陰挺出。
照海在足內(nèi)踝下四分微前高骨陷中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軟骨。其穴居中。陰蹺脈所生。(針三分。灸七壯)治咽干嘔吐四肢懈惰。嗜臥善悲。久瘧卒疝。腹痛淋病。陰挺出。月水不調(diào)。
復(fù)溜(一名伏白。一名昌陽)在足內(nèi)踝后五分。除踝量上二寸前傍骨陷中是伏溜。后傍筋是交信兩穴只隔一筋。腎脈所行為經(jīng)。虛則補之。(針三分灸五壯)治舌干涎出。足痿寒。腹鳴水腫。五淋盜汗。齒齲脈微細(xì)。
交信在足內(nèi)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后廉筋骨間從此斜外上行。過足太陰之三陰交。循筑賓。陰蹺脈之。(針?biāo)姆?。灸五?治五淋疝。漏經(jīng)陰挺。
筑賓在足內(nèi)踝后上分中。陰維之。(針三分灸五壯)治小兒胎疝。癲疾吐舌。嘔吐涎沫。足痛。
陰谷在膝下內(nèi)輔骨后。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yīng)手。屈膝乃得之。腎脈所入為合。(針?biāo)姆?。灸三?治舌縱涎下。腹脹滿。股內(nèi)廉痛。婦人漏下不止。
橫骨(一名曲骨端。一名下極)在大赫下一寸。去臍旁之肓五寸。陰上橫骨中。宛曲如仰月。當(dāng)任脈曲骨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灸三壯禁針)治小便不通。陰器下縱引痛。
(按少腹下尖不可概用腹中分寸太陰經(jīng)沖門至陽明經(jīng)氣沖一寸五分。氣沖至橫骨一寸五分。
橫骨至任脈曲骨五分。此左右各三行。以三寸五分。通針折量方準(zhǔn)○自橫骨至幽門左右二十二穴銅人千金皆云去。中一寸五分。大成分為橫骨至肓俞各去中一寸商曲至幽門。各去中一寸半。詳考甲乙經(jīng)靈樞素問注圖翼經(jīng)絡(luò)考等書皆作去中五分。)大赫(一名陰維。一名陰關(guān))在氣穴下一寸中極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三分。
灸五壯)治虛勞失精。陰器上縮。莖中痛女人赤帶。
氣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在四滿下一寸。關(guān)元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三分灸三壯)治奔豚痛。婦人經(jīng)不調(diào)。
四滿(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石門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三分。灸三壯)治積聚疝瘕。臍下痛。女人惡血痛。
中注在肓下一寸。陰交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五分。灸五壯)治小腹熱大便堅燥。女子月事不調(diào)。
肓在商曲下二寸。(舊本一寸誤)臍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一寸。灸五壯)治腹痛寒疝大便燥。
商曲在石關(guān)下一寸下脘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五分。灸三壯)治腹中積聚。時切痛不嗜食。
石關(guān)在陰都下一寸。建里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五分。灸三壯)治噦噫嘔逆氣淋小便黃。大便燥閉。婦人無子或惡血上沖腹痛。
陰都(一名食宮)在通谷下一寸中脘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三分。灸三壯)治寒熱瘧。氣搶脅下熱痛。
通谷在幽門下一寸。(當(dāng)作一寸半)上脘旁五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五分灸五壯)治口暴喑。積飲癖胸滿食不化。
幽門(一名上門)在巨闕旁五分。步廊下一寸六分。足少陰沖脈之會。(針五分灸五壯)治胸中引痛。心下煩悶。小腹脹滿。女子心痛逆氣。
步廊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中庭旁二寸仰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治胸脅滿痛??饶娲?。嘔吐不食。
神封在靈墟下一寸六分。膻中旁二寸。仰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治胸滿不得息。乳癰灑淅惡寒。
靈墟在神藏下一寸六分。玉堂旁二寸。仰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治胸脅滿痛。嘔吐咳逆。
神藏在中下一寸六分陷中。紫宮旁二寸。仰取之。(針?biāo)姆帧>奈鍓?治咳逆不得息。嘔吐不嗜食。
中在俞府下一寸六分。華蓋旁二寸。仰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治咳逆多唾。胸脅支滿。
俞府在巨骨下璇璣旁二寸陷中。仰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治咳逆上氣。嘔吐不食。
胸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