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兒科萃精》 麻疹證象并主治大綱

    作者: 陳守真

    麻疹之證,其初發(fā)熱,與傷寒相似,但疹則面頗紅,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目中淚出,呵欠喜睡,或吐或瀉,或手掐眉目鼻面之為異耳,不可誤作傷寒施治,而妄用汗下也。

    妄汗則增其熱,而證一變,或鼻衄,或咳嗽,或口瘡咽痛,或兩目赤痛,或煩躁,或大小便不通。

    妄下則虛其里,而證又一變,或滑泄,或滯下。

    經曰∶必先歲氣,勿伐天和,言不可妄汗妄下也,故治麻疹者,于未出之先,宜用表發(fā),不宜過用寒涼,恐冰伏毒熱,雖出也不能盡透,其毒反內攻于心,若已出透,又當用清利之品,以祛內之余熱,況麻疹屬陽,留熱則傷陰,陰分傷則血耗,最后以養(yǎng)血為正宗,至臨時權變之方,則又當隨證為轉移,非楮墨之所能盡述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