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傅青主女科歌括》 腰酸腹脹不孕(三十七)

    作者: 傅山

    婦人有腰酸背楚,胸滿腹脹,倦怠欲臥,百計求嗣不能如愿。人以為腰腎之虛也,誰知是任督之困乎!夫任脈行于前,督脈行于后,然皆從帶脈之上下而行也。故任脈虛,則帶脈墜于前;督脈虛,則帶脈墜于后。雖胞胎受精,亦必小產(chǎn)。況任虛之脈既虛,而疝瘕之癥必起。疝瘕礙胞胎而外障,則胞胎縮于疝瘕之內(nèi),往往精施而不能受,雖餌以玉燕,亦何益哉?治法必須先去其疝瘕之病,而補(bǔ)其任督之脈,則提攣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包裹成形,力足以勝任而無虞矣。外無所障,內(nèi)有所容,安有不能生育之理。

    方用

    升帶湯。

    白術(shù)(一兩,土炒)人參(三錢)沙參(五錢)肉桂(一錢,去粗研)荸薺粉(三錢)鱉甲(三錢,炒)茯苓(三錢)半夏(一錢,制)神曲(一錢,炒)水煎,連服三十劑,而任督之氣旺。再服三十劑,而疝瘕之癥除。此方利腰臍之氣,正升補(bǔ)任督之氣也。任督之氣升而疝瘕自有難容之勢,況方中有肉桂以散寒,荸薺以去積,鱉甲之攻堅,茯苓之利濕,有形自化于無形,而滿腹皆升騰之氣矣,何至受精而再墜乎哉?

    眉批∶

    此方為有疝瘕而設(shè),故用沙參、荸薺粉、鱉甲以破堅理氣。若無疝瘕,去上三味,加杜仲一錢半,炒黑、澤瀉一錢半炒、甘枸杞二錢,三味服之,腰酸腹脹自除矣。鱉甲破氣,不可誤服,惟有疝瘕與肝郁者服之。

    歌括∶

    腰酸腹脹不孕生,任督受困疝瘕橫。

    治宜先去疝瘕病,兼補(bǔ)任督法最精。

    升帶人參沙參并,荸薺鱉甲白茯苓。

    肉桂神曲術(shù)半夏,日久服之孕自成。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