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五噎,謂氣噎、憂噎、食噎、勞噎、思噎等是也。皆由陰陽不和,三焦隔絕,津液不行,憂恚嗔怒所生。謂之噎者,言噎塞而不通也。方用∶
干姜 蜀椒 食茱萸 人參 桂心各五分 細辛 白術(shù) 茯苓 附子(炮)各四分 橘皮六分
上搗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酒下三成,日再。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總結(jié)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五噎,謂氣噎、憂噎、食噎、勞噎、思噎等是也。皆由陰陽不和,三焦隔絕,津液不行,憂恚嗔怒所生。謂之噎者,言噎塞而不通也。方用∶
干姜 蜀椒 食茱萸 人參 桂心各五分 細辛 白術(shù) 茯苓 附子(炮)各四分 橘皮六分
上搗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酒下三成,日再。